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第557期资江茶社 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区分感受与想法

开场:

大家好,我叫杨玉梅,三个标签分别是:16岁双胞胎男孩妈妈,12年教育创业者,2年阅读演讲教练

今天我要通过的级别是TF3-1,片段来自《非暴力沟通》,工具类图书

事件场景:一周前,我给自己点的减脂餐,看到儿子的牛肉饭,忍不住夹了一筷子,味道很不错,夹了一块又一块,儿子说,你能不能少夹点。我顿住了,儿子嫌弃我。

提问: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觉得自己被嫌弃,不被爱,被冷落,在刚才的案例里,大家觉得儿子嫌弃我吗?这是感受,还是想法?这是一个想法,一个认为他人嫌弃我的想法。

影响:当我们有了自己被嫌弃,不被爱,被冷落的想法时,我们的内心戏很多,联系过往,一点点证明自己就是被嫌弃,不被爱,被冷落。我们可能会攻击,会逃避,会隐忍。 当我们攻击的时候,会跟对方大吵大闹,关系更糟糕,当我们逃避的时候,我们会跟对方越来越远,关系变得薄弱,而当我们隐忍的时候,我们不会快乐。

解决:要怎么样说才不会引起误会或是激发情绪呢, 那就是表达感受而非想法,当对方感同身受时,才会引起重视。

【学习目标】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区分(行为)“感受与想法”(澄清),在日后的沟通中,能准确地表达感受(界定),让对方能感同身受,引起重视,甚至达成所愿哦。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区别感受与想法

现在请大家花2分钟阅读原文,读完的小伙伴可眼神示意我。

在一次工作坊上,一位大学生提到他的室友在夜晚将音响开得很大声,一整夜他都无法入睡。我询问他对此事的感受,他说:“我觉得晚上把音乐放得这么大声是不对的。”我提醒他,虽然他用了“觉得”这个词,但他所表达的是他的想法,而非感受。我请他再次试着表达感受。这一次,他说:“我觉得,那样做会打扰到别人。”我向他解释,这依然是一个想法而非感受。他想了想,激动地大声说:“我对这件事情没有任何感受可言!”

很明显,这位学生有着强烈的感受。遗憾的是,他体会不到感受,更不用说表达了。对许多人来说,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对律师、工程师、警察、企业经理人、军人尤为困难,流露情感与他们的职业形象相冲突。而在家庭中,家人之间无法交流情感,是很悲哀的。乡村歌手瑞芭·麦克英特尔(Reba Mc Entire)在父亲过世时写了一首歌,名为《我未曾认识的伟大人物》。许多人渴望与父亲建立情感连结,却从未能做到,她表达的正是这样一份感伤。

下面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阅读完以后请举手或眼神示意我。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目测小伙伴们读完了,现在注意力先跟上我的节奏。

[What概念]大家刚才阅读的片段是区分感受与想法。

这个片段涉及一个重要概念“感受”,感受指的是接受外界的刺激(事情、语言、行为、动作等)产生内在情绪状态或身体感觉的变化,包括心理情绪和身体感觉,如快乐、欣喜、悲伤、失落、愤怒等。例如,我感受到拆书帮的友好。这里的有好是感受。

想法指的是接受外界刺激(事情、语言、行为、动作等)后经过大脑思考加工出来的评价、判断、观念等,比如说对错,好坏等,或模糊或绝对,不具有当下的真实性。拆书帮很友好。这里的友好是评价性的想法。

我们来看关于感受与想法在语言和对象两个维度的对比。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我们回到前面的例子,我吃减脂餐时,夹了几筷子儿子的牛肉饭,儿子说我快吃完了,我说儿子小气,我还觉得被儿子嫌弃了。

我们先看语言层面,儿子说我快吃完了,明明我就只夹了三筷子,这里的语言特征是什么, 夸大事实的想法。

我说儿子小气,形容对象是我还是他,一看就知道这是我对儿子的暴力评价和指责。

在这个场景里,我到底如何表达感受呢。

【how】怎么表达感受呢?可以采用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关注事实。关注当前发生的事情,将看到的,听到的事实描述出来,特别是感觉不爽的时候,停下来,看看是什么事,什么语言、行为、动作让你不爽了,把这件事(语言、行为、动作)客观的描述出来。比如刚才的例子,儿子,我吃的减脂餐,很馋你的牛肉饭,我吃了三筷子,你说都被我吃完了。

第二步:寻找感觉,透过情绪对应的身心反应来匹配感受词。

例如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兴奋、喜悦、欣喜、甜蜜、精力充沛、兴高采烈感激、感动、乐观、自信、振作、振奋、开心等。

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害怕、担心、焦虑、忧虑、着急、紧张、心神不宁、心烦意乱、忧伤、沮丧、灰心、气馁、泄气、绝望、伤感、凄凉、悲伤等。

儿子说我全吃完了,我愣住了,有生气,有难过。

第三步:表达感觉。记住:这里的感受是“我的”。而不是对他人的要求和绑架,他人是导火索,我才是本质。

我跟儿子说,听到你这么说妈妈,妈妈刚开始很生气,现在还有点难过。

表达感受三步法,知道了吗。心要让你听见,爱要让你看见。这就是表达感受三步法。

注意:感受是对“我”状态的描述,感受跟需要有关,感受的背后关联着已被满足或未被满足的需要。

【适用边界】

在意你感受的人际关系里,当有冲突、误会等消极情绪时,区分想法和感受尤其重要,人类想象力太丰富,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不被想法绑架,放大事实,歪曲事实,或预测不好的结果,或侧重对他人的评价,尤其是否定评价。走出想法,寻找感受,表达感受,才有机会引起对方重视,因感同身受和在意你关心你而稳固你们的关系。

而对于不在意你的陌生人,不会在意你的感受,也不会在意你的想法。当然你也不需要在意ta的感受。

但如果你需要在意对方,就反过来关注他的感受,去建立一段新的关系吧。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学习者拆为己用(10分钟) 拆书家案例设计

现在请大家以生活场景为样本,比如朋友吐槽孩子老公家庭工作的时候,说的是想法还是感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如何帮她梳理感受,关注事实,匹配感受,表达感受与需要。

编一段小故事,100字以内,设计出故事背景、人物、事件过程、对话和事情进展的结果,需要去运用我们的避免“想法”,而是寻找感受的三步法:关注事实,寻找感受,表达感受三步骤。写出大概的关键词即可。

4分钟准备,4分钟后我们请小伙伴来分享他的剧本。

4分钟时间到,看到婷婷准备好了,那就请婷婷先来分享

现场分享:我儿子最近抓着我搞运动,我回去要跟他表达我的感受

婷婷:儿子,你让我做100个开合跳。我感觉很难受,气喘吁吁,(过去我会说我真的想揍你,你再让我做,我就要生气了)

今天我要告诉你,你拉着我做100个开合跳,我已经40岁了,开合跳让我很难受,气喘吁吁,我很恼火你让我跳100个开合跳。

感谢婷婷的分享,在刚才的练习中,让我们放下大脑中的想法,威胁, 能找到自己感受和恼火的感受,能勇敢的跟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特别棒。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相信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寻找感受并表达感受会有所帮助,真诚的表达感受,让关心我们在意我们的人感同身受,从而理解和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