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自我介绍】
各位来参加拆书活动的小伙伴们,大家下午好呀。我是张韫,在一家做汽车智能座舱的企业负责培训工作。同时我也是一名儿童戏剧教师,曾经去四川做过儿童戏剧的支教老师,现在也会利用周末时间,给小朋友们上儿童戏剧课程。所以如果各位有关于如何在公众面前讲话的问题,或者如何提升家里小朋友的沟通协作能力的问题,我很乐意从戏剧的角度出发与大家分享。
【拆书/拆书帮】
那么首先我们会聊一聊什么是拆书。今天能来到这里,相信大家平日里或多或少都会有看书的习惯,然而我们会发现,虽然看得认真,做了笔记,却很难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并且过不了一个月,学习的内容就遗忘了。而拆书法有别于以上这种传统学院式学习的方法,它更适合成人学习,以解决问题为核心。通过三张便签的形式,将所看的知识内化,并且对自己未来要做的事情写下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计划。这样目标明确,行动入口容易,会更好的帮助自己将所学内容拆为己用。拆书法有两种学习形式,一种是自我学习法,用于自我成长学习,另一种是组织一群人学习的现场学习,就比如我们今天的学习形式。
而拆书帮就是这么一群爱学习的青年们自发组织起来,非盈利的社群。拆书帮也在很多城市有分舵,并且会不定期的组织拆书活动,邀请帮内成员,或者社会上对读书学习有兴趣的伙伴一起参加,共同进步。
今天我们拆解的《逻辑思维,只要5步》讲述的是如何掌握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技巧,让日常工作沟通顺畅、效率翻倍。这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容易落地,适合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本书也是逻维思维小白的入门主推书藉之一。本书的作者下地宽也,是日本百年品牌企业国誉文具株式会社的高级培训师。因为他在企业内训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案例,从中找出共性问题,从思维方式、逻辑技巧、工作方法上进行了便于操作的总结。所以你完全可以把本书当成工具手册,放在办公桌上,有问题时翻开查找,哪里不会点哪里。
相信大家都拿到本次拆页的原文了,今天我们拆解的主题是“逻辑性语言所需的3个重点”,接下来我们就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
如果各位看完了,也请抬头示意我一下。
有时,向对方传达的信息虽然正确,但是表述未必有逻辑性。这个问题经常发生在上司和部下的交流中。
部下:“客户打电话抱怨产品上有划痕。”
上司:“那么,准备怎么办?”(焦急)
另一情况:
上司:“不好意思,这份企划书得提前到明天提交上来。”
部下:“知道了!”(怎么突然这样!焦急)
这样的交谈,虽然传达的信息都是正确的,但是交流并不顺畅。
之前已经提过“结论”在逻辑性语言中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需要记住两点,也就是完成逻辑性语言的重点有三个。
1、有结论;
2、有理由;
3、将结论和理由联系起来。
这三点看似很简单,但是在平时的交谈中,这三点我们很少能够完全具备。
第一个例子中,从部下的话中可以看到有理由(情况)的说明,但是没有结论。因此,上司才会问:“结论是什么?”第二个例子中,上司的话语中有结论,却没有理由。因此,部下才会觉得“理由是什么啊?是这么不讲理”。
以上三点无论缺少哪一个都无法形成有逻辑性的语言。
好的,时间也差不多了,我看大部分的伙伴都看完了,接下来就有我来讲讲今天学习的内容吧。
<What>
在工作中如何能有逻辑、清晰快速的将事情交代清楚让对方理解,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就比如书上的第一个例子,部下说:“客户打电话抱怨产品上有划痕。”作为上司来说,他听到的只是理由,没有结论,他的心理一定会想:你讲这话是什么意思,是希望我和你一起去与客户道歉,还是希望我们退货?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这让听者内心产生焦虑和担心的情绪。
再比如,第二个例子上司说:“不好意思,这份企划书得提前到明天提交上来。”这是一句结论,没有说明理由。下属没头没脑的听到这句话,虽然也会做这份企划书,但是心理是不舒服的。
<Why>
如果我们的沟通没有逻辑,说事情不交代其理由或结果,会造成明明说了很多对方却依旧不理解你在说什么。而如果我们使用今天学到的这个方法,可以让我们的沟通更高效。
<How>
完成逻辑性语言的重点有三个。
1、有结论;
例如:小吴,今天下班后一起去吃烤肉吧。
2、有理由;
例如:我们本月业绩目标达成了,去庆祝一下。
3、将结论和理由联系起来。
例如:小吴,今天下班后一起去持烤肉吧,因为我们本月业绩目标达成了,去庆祝一下。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各种交流的场合,,例如报告、联络、指示、建议、说明、提案、交涉、会议中的发言、事故应对等。
但是也有不适用的地方,比如别人和你倾诉烦恼的时候;或者在头脑风暴发散性思维,不考虑常理的时候,都不建议采用这种方法。
理论部分讲完我们举一个生活中实际的案例吧。
【A1】
就比如上周,我做的一场培训中,有一位讲师临时有事不能参加,我就用了这个方法与我的领导说“领导,刚刚接到电话,张老师由于临时住院不能来上明天的课,于是我问了一下李老师,他可以来给同学们上课,并且他之前的授课反响也很好,要不我们就临时更换成李老师授课?”领导听后二话没说立马同意了我的提议。
在这次沟通中:
1、我有明确说明张老师不能来上课的理由;
2、也给出了让李老师代课的结论;
3、同时也用“于是”一词,将理由和结论联系在了一起。
实例就讲到这儿,之后我需要如何将今天所学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呢?那么对于我之后的目标和行动计划,我是这么定的。
【A2】
目标:
下周五下午我有一次月度培训情况总结汇报,我需要将我的汇报效率变得更高效,控制在10分钟内将要讲的内容说完。
行动计划:
1、内容:
本次汇报包含新员工培训情况、基层经历培养项目的方案、内训师选拔情况。
a.首先,我要用”逻辑性语言所需的3个重点“的方法拆分需要汇报的内容;
b.其次,将要讲的话逐字写下来,并熟读;
c.再则,找其他同事练习;
d.最后,自己手机录一遍,回看视频找改进
2、时间:周二、周三、周四、周五的午休时间,拉上同事一起练习
3、频次:4次
4、地点:公司小会议室
5、评估标准:如果我在会上可以顺畅的将汇报的内容讲完,领导在过程中没有反复在同一个问题点询问,并且同事反馈是正向的,则说明练习有效果。
6、奖惩:奖励下班后去吃烤肉。
【结尾】
时间过的好快,到这里,我的分享就快要到尾声了。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我们今天拆的是《逻辑思维,只要5部》中“逻辑性语言所需的3个重点”,它能让我们的沟通更高效,更便于理解。它需要我们在沟通的时候有理由、有结论、并且能将结论和理由联系起来。希望各位小伙伴能将今天学习到的内容运用于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下期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