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共情的力量》 所属活动: 喜乐拆书®演武场·总第642期;08月06日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共情式倾听

开场:

开场(1分钟):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耿耿,一名资深的课程设计师,热爱阳光和自由,擅长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分组:为了更好地学习,我先分个组,今天现场有X位伙伴,从我左手边开始,X人一个小组;

场景法介绍图书(1分钟)
事件场景:最近,我的闺蜜失业了,跑来跟我吐槽,我听她说了几句,就安慰她说:“我也被裁过,挺挺就过来了,没什么的;而且你这么优秀,肯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等会回去你简历可以投起来了。”听我说完,她给了我个白眼,说更焦虑烦躁了。

提问:你是否有遇到过亲友向你倾诉和吐槽呢?当时是什么情况? 你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对方的反应如何?是否有帮到对方呢?对方的情绪是否得到了舒缓呢?

影响:对于正处于苦恼、痛苦或焦躁的人来说,他们需要的是被理解,被关怀,如果得不到有效倾听,那么他们将感受不到关怀和理解,从而造成情绪上的压抑,进而影响到家庭和职场关系,甚至有可能引发心理疾病,以及家庭关系的破裂。

解决:《共情的力量》这本书的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正是因为痛失自己的亲弟弟之后,专事研究共情领域,用这本书为我们分享了如何理解他人,如何通过共情式倾听,来帮助他人和自己,构建美好的人际关系。
接下来给大家1.5分钟时间,一起阅读原文拆页,读完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共情式倾听总是以对方为中心,目的是要让他感觉到他这个人被理解了。
几个月以前,我参与主持的波士顿电台脱口秀专门做了一期节目,讨论“遗失的聆听艺术”这个话题。节目播出之后,一个朋友问我她能不能给我讲个故事。
“当然,我喜欢听故事。”我说。
“这是个真事。”她说。
“那就更好了。”我说。
她的故事是围绕着聆听的失败展开的。“我最近在考虑要不要跟一个男人再续前缘,”她开始讲,“一年多以前我就跟他断了,但是他一直都在给我施压,对我极尽赞美之词。不管我跟他说什么,比如我感觉很低落、我感觉没有能量、我感觉没有热情、我现在很不喜欢自己,他的回应总是那些——我有多么好,我多么需要相信我自己。没有人像他那样欣赏到我的天赋。虽然我也一直在怀疑他这么赞美我是为了达到他的目的,可我还是被这些赞美之词所吸引,真的在考虑要跟他旧情复燃。”

“听了您在电台节目中讲的共情和倾听的艺术后,我突然明白了其实他根本就没有在听我说话。他只是在跟我说那些他觉得我想听的话。然后,我还意识到了一些更深层的东西——我也没有在听他说话。我也只是沉浸在他的那些奉承和表扬里面,让他来操控自己。”

倾听看起来是如此简单——就是不要说话,集中于他人说的话。然而,在共情所需要的所有技巧之中,倾听是最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太容易被转移分散了。很多人只是用“半只”耳朵在听,就等着什么时候能轮到自己说话,一直在准备着自己要说的话。我们还很容易带着倾向性去听,在听完整个故事之前就已经做好决定了。我们也会带着同情心去听,把他人说的每件事情都跟我们自己的经验关联起来,然后说些对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够尊重的话,比如“我非常明白你的感受”或者“我知道你现在的心情”。最后,我们自己内心里的声音也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开始对我们自己进行评判和推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家都已经看完了。
(简短互动)
拆书家:在这个片段中,作者给我们分享了一个什么概念呢?
学习者:共情式倾听
拆书家:片段的事例中,男友有倾听女主的话吗?
学习者:没有
没错,男友根本就没有听她说什么,只是把他预设好的那些话说出来。如果这位男友知道什么是共情式倾听,相信大概率不会是分手的下场了。
(概念)那什么是共情式倾听呢?
共情式倾听是以对方为中心,聚焦在对方所说的话上,感受对方的情绪,而不是自己想要说什么,让对方感觉到被关怀、被理解;

(概念辨析)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们举几个例子:
(例1)爱人加班回家,满腹委屈的和你抱怨说:“领导一点都不考虑实际,也不看看部门里现在还有几个人干活,我们难道不累?难道没有家庭?说起来很简单的,加班加班,他自己是单身无所谓的.......”你听完了就说:“这很正常啊,职场就是这样的”;
请问,这是共情式倾听吗?不是,虽然事例所描述的职场加班很普遍,但共情式倾听需要将对方看做独特的个体,感受对方此刻的情绪,而不是把它归为普遍的现象;

(例2)爱人回到家跟你吐槽工作上的狗血遭遇,你一边回复手机上的工作短信一边说:“我以前那个公司比你们还要狗血。我完全明白你的感受。亲爱的,我们都是为了这个家,咬咬牙就过去了,坚持坚持。”
请问这是共情式倾听吗?不是,将自己的经历和对方做比较,并不能降低对方的痛苦程度。同时,共情式倾听需要集中注意力,专注在对方身上,关注她此刻的一言一行,边看手机边回复可不能让对方感到被理解;

(例3)闺蜜找你倾诉,谈了半年多的男友分手了,自己多么多么难过,对方多么多么渣,你听了后对她说:“别难过了,你这么漂亮,这么温柔,他不选择你是他的损失,我和你说啊,你以后要......”
请问这是共情式倾听吗?不是,共情式倾听需要聚焦在对方所说的话上,不需要你给到对方建议;

(How)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共情式倾听”呢?
1、专注聆听,聚焦在对方身上;
1)放下手中的事,专注聆听;
2)不带倾向性的听;(不要站队)
2、感受对方所表达的情绪;
1)感受对方语言中所包含的情绪;
2)关注对方表达时的表情和肢体动作;
3、放慢节奏,鼓励对方表达倾述;
1)用提问的方式,例如“后来呢?”、“然后呢?”、“是吗?”等问题,去鼓励对方把情况、情绪全部表达出来;
2)用复述的方式向对方确认自己的理解;
4、可以通过肢体等方式向对方表达关怀,如:对方情绪比较激烈时,可以抱抱对方;

(正例)仍然以前面爱人和你抱怨工作辛苦的例子为例,我们一起来看看共情式倾听是怎样发生的:
爱人:“今天累死了。”
你(放下手机,看向爱人):“哦?发生了什么?”
爱人继续:“领导一点都不考虑实际,也不看看部门里现在还有几个人干活,我们又不是机器人,难道不累?”
你感受到爱人语气里的不满和埋怨:“嗯,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这让你感觉很累。”
爱人继续诉苦:“今天快下班的时候领导让我写份汇报,说明天早上交给他。”
你抱抱爱人:“然后呢?”
爱人稍稍平复一些:“我当时已经有点生气了,这已经是这个星期第三次了,我难道没有家庭吗?说起来很简单的,加班加班,他自己是单身无所谓的…”
你专注地听爱人表述,复述她的感受:“宝贝很生气,领导总是下班前加任务。”
爱人基本发泄完毕:“就是。摊上这么个领导。哎,晚饭吃什么?我饿了。”

(预防异议)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共情式倾听既然是倾听,那我一言不发行不行?确实,共情式倾听的核心是听,也可以适当地和她同仇敌忾一下,但别说教,认真地听对方吐槽就好。目的始终是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这是核心。
(适用边界)
最后再提醒一下,共情式倾听适合在有充分时间前提下,与关系比较亲近的人进行沟通时使用。比如孩子和你说不想写作业,老妈跟你抱怨老爸几十年不改的坏习惯。不是所有关系的社交都适合用这个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
学会共情式倾听,可以帮助他人走出困境,构建更亲密度人际关系。接下来我邀请小伙伴们打开思维,放飞想象,来编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需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变化,尽量包含人物的对话、动作、表情等等。
小故事可能是你可能会遇到的场景,例如,你的朋友对职场危机的担忧,或者是你家人对亲戚糟心事的埋怨,也可以是你的同事吐槽自己项目里遇到的奇葩合作方,孩子抱怨最近考得不顺利等等。你将如何运用“共情式倾听”的技能点来回馈他们呢?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准备,请将编出的剧本概要写在纸上。然后我会请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分享-帝天宇)
时间:上月的某个晚上
地点:一家小饭馆
人物:好哥们和我
事件:好哥们被女朋友绿了,跟我喝酒吐槽女朋友的渣,我听他发泄的时候主要就是陪他喝、听他宣泄情绪,最多问一下:“后来呢?”等等,鼓励他说出来。我并没有告诉他应该怎么怎么去做,他需要的不是我的指教,而是倾听、理解、支持他的做法。

谢谢帝天宇,分享地非常好,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使用“共情式倾听”解决好哥们倾诉感情难题的故事。从分享的故事里,我有看到,小伙伴对今天的技能点已经能够做到理解并应用了。

结尾
我们最后再来回顾一下,今天分享的共情式倾听,需要以对方为中心,聚焦在对方所说的话上,尽可能的去感受对方的情绪,而不是自己想要说什么,让对方感受到来自我们的关怀和理解,这就是共情的力量。我的拆书就到这里,我是耿耿,感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