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雷三午,我先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一个是宝石学家,获得过钻石、翡翠、彩宝的鉴定证书;第二个标签是培训师,是从事培训工作的;第三个标签是绘本阅读公益者,公益分享绘本;
今天过级TF2-3,首先我先想请大家,从我右手边开始,两人分为一组,方便一会进行小组的学习。
【此次学习目标】:
通过今天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当孩子做错事情时,不是直接用惩罚来约束孩子,而是运用本片段里学习的这3个步骤,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今天与大家一起拆解《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书中的“代替惩罚”片段。
F:这本书的作者是全球最畅销的家教书、国际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法伯和玛兹丽施。这本书讲述了亲子之间、日常生活的5种情境下,有效沟通的沟通技巧与方法。
A: 这本书在在美国畅销300多万册,并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相比别的亲子教育的书籍,更加简单易懂,大量的图文并茂、剧本、角色扮演等类似互动环节,并且配有练习,读起容易理解与记忆,
B1:你有没有表扬孩子的时候,孩子有时候喜欢,有时不喜欢的经历?这本书会帮助你学会怎么赞赏,不仅让孩子觉得他受到了肯定,而且还会给到他继续努力的勇气与动力。那如果你想掌握如何建立一个快乐的亲子关系、与孩子达成美妙交流沟通的技巧与方法,那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启发。
B2: 当孩子在做了非常糟糕的事情时,想让他长记性,不知道除了处罚还有什么方法?今天学习的拆页介绍了3个步骤,就是用激励孩子做事有担当,让孩子一起想方法解决问题,让他长记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来先阅读原文,时间3分钟。
惩罚的问题
许多父母相信约束孩子不当行为的办法就是惩罚,他们深信这是让孩子受教的唯一途径。
妈妈:老师告诉我说你在班上不干正事。为这个你得受点惩罚。这周不许看电视。
孩子:对不起我从现在开始好好表现。
但是,大多数孩子对待惩罚并不是这样的反应。
有些孩子会这样想......她真讨庆!我要报复她。
另有孩子会这样想......不让看电视也不会把我怎么样。我下次还会这样做,只是别被抓住!
还有些孩子会这样想……我是个坏孩子。我活该受罚。
解决问题
父母如何才能激励孩子做事有担当?有没有代替惩罚的方法?有一个方法是和孩子坐下来,一起想方法解决问题。下面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倾听并且回应孩子的感受和需要,不要评论他所说的,鼓励他把所有的感受都说出来。总结孩子的观点。
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和需要(这部分最好要简短)
第三步:邀请孩子一起寻找解决方案
第四步:写下所有的想法,不要对想法的好坏做评论。 (可能的话,让孩子先来)
第五步:挑出哪些想法你们不接受,哪些你们能接受,以及你们计划如何执行。
第六步:为所达成的共识握手。
【What】:这个片段向大家介绍了一个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来代替惩罚。
【WHY】:小孩做了非常糟糕的事情时,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用初暴的惩罚,来约束孩子不好的行为,让他以后不再犯。但是大多数时候,孩子并不理解,也不接受,甚至会产生一些逆反心态,或者想下次小心些不被抓住等等,这样,不仅让小孩没有变得更有担当,反而影响他的成长。(不这样做的坏处)
有一个方法,当孩子做错事情时,我们除了惩罚,还可以激励孩子,那就是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寻找解决方案,解决问题。(这样做的好处)
【行动步骤】HOW:
我们来看一下具体要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用3个具体步骤来一起解决问题:
第一步:共情感受
倾听并且不评论回应孩子的感受和需要,说出你的感受
第二步:共创方法
邀请孩子头脑风暴一起寻找解决方案,写下来
第三步:达成共识
选出可行方法,制定计划,击掌达成
【举个例子】:
五岁大的妹妹与六岁大的姐姐抢玩具,姐姐走开,妹妹又去打扰,姐姐不知怎么就把妹妹推到了,怎么办呢?我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
父母问:刚刚妹妹抢了你的玩具,你很生气,所以你就推他,是这样吗?
姐姐说:是的,她很讨厌,好烦,她把玩具弄坏了。
父母问:所以你推她的时候,就是想要她离你远点,是吗?
姐姐说:是的。
姐姐问:我理解,你想你在玩的时候,不想她打扰,以及不要她破坏玩具。
父母:可一个孩子伤害另一个孩子,我很难过。(共情感受)
父母:我们一起想想,看有什么办法,把这件事情解决好,OK
孩子:送他到奶奶家
父母:我把他写下来,还有吗?
孩子:给她另外的玩具,可以随她处置的,弄坏也没关系。
父母:写下了。如果你想要自己玩的,你就告诉他,我现在要自己玩。(共创方法)
父母:第一个方法,不赞同,把她送到奶奶家,或者你,我都不想送走。
孩子:好滴,如果我告诉她,我自己玩,她不听,怎么办?
父母:如果她不听,你可以来找我,我带她出去。好了,感觉你会找到好多的方法与你妹妹相处,会越做越好的。来,为我们的的约定,击掌。(达成共识)
【可能出现的异议】:
有的伙伴可能会说,孩子有可能说不出自己的感受;其实只要用平等的态度,尊重他们,不做评论、指责,用“嗯”、“还有吗”等去倾听,多点耐心,还孩子会告诉我们的。当然如果不说,也可以写,或者画,不说给我们听,可以说给他想倾诉的对象都可以的。
【A3】促动参与
【场景设计】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们刚刚学习了一起解决问题的3个步骤来代替惩罚,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A3演练。我们给出的案例有两个角色:小刘;小刘妈妈。场景背景是小刘在学校打了他同学,因为他同学把他的书撕掉了。老师打电话告诉了小刘的妈妈,说小刘在学校和同学打架。
【小组讨论】
下面请大家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如果您是小刘妈妈,接到老师电话,说小刘在学校和同学打架。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帮助小刘解决问题,要怎么做呢?
我们一起复习一下这个方法:共情感受、共创方法、达成共识。
给大家5分钟讨论,可以先写在纸上。稍后呢我们来请两位小伙伴进行角色扮演,一个扮演小刘,一个扮演小刘妈妈,来现场演练一下。
好的,现在开始讨论。(5分钟)
【角色扮演】
好的,时间到,现在请大家两位小伙伴进行角色扮演(5分钟)
记录:
云飞 (小刘)
Sunny (小刘妈妈)
小刘:妈妈,今天我同学把我的书撕了,我很生气。我就把她打了。
妈妈:哦,是吗?撕了哪本书呀?
小刘:语文书。
妈妈:天啊!那可是你最喜欢啊书呢,怪不得你这么生气。你刚刚说你把他打了,那他怎么样了?
小刘:他哭了
妈妈:哦,这样,那看到她哭了你感觉怎么样呢?
小刘:有点愧疚,不好意思。
妈妈:哦,这样。那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让她不撕书,又不让你们都难过呢?
小刘:嗯……告诉老师。
妈妈:呀!那老师肯定会帮你的,真是个好办法。还有吗?
小刘:跟她成为朋友,分享好吃的好玩的给她。
妈妈:哇!这个办法太好了,妈妈都没有想到,成为朋友她肯定不会那样对你的书。
好啦,那下次万一真的又出现这种情况,你还会打她吗?
小刘:不会了!我可以告诉老师,或者跟她成为朋友,分享好吃的好玩的给她。她也不会撕我的书。
妈妈:好棒哦!击个掌
好的,感谢两位小伙伴的精彩演绎,看到小伙伴的演绎,说明大家已经掌握了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方法,那就是“共情感受、共创方法、达成共识”3个步骤,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帮助我们让孩子成长。希望今天学到打方法,对我们以后对生活有所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