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2-2原文片段
完美主义者对于一切未知有着焦虑,所以他们经常要考虑很多事情后才会决定一件事情,这是决策中是缺点。有一种方法可以用来对抗这种焦虑——“感知行为疗法”。这种方法的根据和目的,在于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尤其是那些导致焦虑的思维方式。
方法是:列一张表格,把你焦虑的所有事情写下来,然后分门别类。
首先,从第一个类型询问你自己,这其中有哪些选项是没有必要的?在你焦虑过后,这些事情有得到解决或缓解吗,它们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
其次,你的焦虑会促使你在未来的一两天内采取行动或发生某些行为吗?
最后,你会做一些事情来消除这种焦虑吗,哪些事情?如果你不那样做,这些焦虑选项会一项项地发展下去吗?
如果不是,那么就证明这些是无效的焦虑。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第一步:请大家用2分钟阅读原文片段,接着分享理解原文的含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最好能用实例说明。
第二步:运用案例引导和讲解大家对理解原文的回答。
案例:别人干活慢一点,完美主义的人就会说:“喂,你就不能快一点吗,为什么不能像我一样干净利索?”对同事的工作效率,他们充满蔑视,而且十分生气。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第三步:提出两个问题,请大家分组讨论,要求每组选一位组长分享讨论结果。
一、目前你有社交危机吗?如在公交车上有人不给老人或抱孩子的让座,你会怒气突发,抱怨别人没有素质吗?
二、工作中你存在障碍吗?不想跟一些同事合作、共事,无法接受他们的工作行为,总感觉不如自己吗?
讲解:让大家判断出无效焦虑,改变那些导致焦虑的思维方式,对于他人的行为,自己不受影响,做好自己,带动周边的人也传播正能量,看不顺眼的事越来越少。
A1晓千:以前看到公交车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自己特别生气,就抱怨说别人没有素质。总是看不惯一位同事的一些做法。
A2晓千: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做好自己,不抱怨,提醒一下别人,只要自己做到给老人或抱孩子的让座就好了,改变思维方式,不把自己的行为标准强加于
人。工作中与同事和谐相处,宽容对人,理解他人,换位思考。
A2追风:有一次打的士,一路上夸奖司机,下车前司机少收费用,以此类推,对家人、同事多夸奖,抱怨没有用,稳定自己的情绪。
A2天南:不放大别人的缺点,看顺眼别人,多发现他人的优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克服强迫症的倾向,如过马路有人闯红灯,你就站立着,等着绿灯亮,你身后的人一定会跟着你。
A2杨倩:片段和现实相对照,发现自己的好多行为属于完美主义的焦虑,以后改变思维,用感知行为疗法对事对人,如孩子们写作业说话,幽默地劝导,不要大声呵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