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徐欣,今天是我的TF2-1的过级,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我的过级分享。我当过记者,自己创业开过培训机构,现在是国企员工。而今天,我的身份是一名一级拆书家。
【分组】
首先在开始前,我们先来分组。我看到今天咱们现场的人数不够分组,那咱们就自成一组吧,待会分享就直接开始好了。
【学习目标】
人人都会陷入负面情绪,希望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当下次再有负面情绪袭来的时候,学习者能够使用贴标签的方法使情绪快速平复下来。
【FBA图书介绍】
F:这本《跳出头脑,融入生活》的作者是史蒂文.海斯。海斯是语境行为科学的奠基人,关系框架理论创始人,美国内华达大学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本书介绍的是接纳承诺疗法,其中包括认知解离等技巧。
B:相比其他的心理类书籍,这本书中有大量非常简单又有意思的练习,这些好玩的练习能够使我们轻松看到语言、思维、心态是如何一次一次让我们陷入痛苦,在做练习的同时,渐渐就培养了我们接纳痛苦、活在当下的心态。
A:你是不是也有被负面情绪困住的时刻,你是不是也想轻松应对内心的冲突,你是不是也想拥有快速平复情绪的能力,那么来读这本《跳出头脑,融入生活》吧,相信一定能带给你惊喜!
【用贴标签法平复情绪】
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你在想法、感觉、记忆和身体感受出现时抓住它们,就是按照其本来面目给其过程贴上标签。大声准确地讲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思考自己的想法。
比如,你想到自己今天晚些时候有事要做,那么不要说“我今天晚些时候有事要做”,而是给这类事情贴上标签,就像:“我现在正在想晚些时候我有事要做。”如果你感觉难过,就为自己记下这样的备忘:“我现在正在感受悲伤。”在你贴上标签的时候,应该使用如下的形式:
·我正在想......(描述自己的想法)
·我正感觉到......(描述自己的感觉)
·我正在回忆起......(描述自己的回忆)
·我正感觉自己的身体感受到......(描述自己身体感觉的特征和部位)
·我注意到自己想要......(描述自己的行为冲动或是倾向)现在你可以试试亲手贴上标签了。让自己的思绪随意流淌,然后在其出现时,给它们标上恰当的标签。
这个过程会使你从自己的个体体验的内容中解放出来。比如,你可能会注意到,“我很沮丧”和“我现在正有沮丧的感觉”这两个句子之间有巨大的差异。我们鼓励你以这样自言自语的方式来做贴上标签的工作,也就是说,自己和自己交谈,并且至少要在一个星期之内严格地运用这些标签。在此之后,不管什么时候陷入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并且觉得需要建立起某种距离时,就可以用标签的方法。
【what】
今天这个片段是用给我们的想法、感觉、身体感受等贴标签的方法帮助我们平复负面情绪。
【why】那么为什么贴标签能够平复情绪呢?我们都知道人类的大脑由爬虫脑、情绪脑和理智脑组成。理智脑到情绪脑之间的回路时间仅仅只有0.3秒,也就是说从情绪平静到情绪升起根本就是瞬间的事,我们完全意识不到的瞬间情绪就已经升起了。所以,想要让情绪升起的时间慢一点,就要尽量延长理智脑和情绪脑之间的回路时间,据最新的研究显示,这个时间只要达到6秒,人们就依然能待在理智脑区。所以,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贴标签法就是尽量延长这一时间的方法之一。
【how】
具体该如何做到呢?今天的拆页教给我们可以从下面5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描述自己的想法——我正在想……
二是描述自己的感觉——我正感觉到……
三是描述自己的回忆——我正回忆起……
四是描述自己身体感觉的特征和部位——我正感觉自己的身体感受到……
五是描述自己的行为冲动或是倾向——我注意到自己想要……
这里有两处需要说明一下,一个是上述5个行动建议不是逻辑关系,我们可以任选2-3个来做,当然全做也更好。二是在描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要不加评判,同时能够区分出想法和感觉的不同:想法是一句话,而感受是一组形容词。比如“我觉得自己被小看了”,就是想法,而“我感到很焦虑,很沮丧”,这里的焦虑、沮丧就是感受。
【通常做法】
当人们感受到负面情绪来袭的时候,通常人们都会采用向他人诉说,试图寻求安慰,或者批判对方,把自己的情绪归因为对方的行为让自己痛苦了,再甚至试图改变别人,觉得只有外因改变了,自己才会愉快。这都是情绪脑在工作,所以情绪不可能消散。
【糟糕后果】
极力否认,压抑,逃避痛苦,试图改变他人的办法几乎都是无用功。如果有用的话,使用了这个方法几十年的我们,肯定没有痛苦了,但我们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我们常常被负面情绪牢牢抓住,越压抑,越逃避,负面情绪爆发的越猛烈,对自己和周围人的伤害越大,痛苦也就越严重,而正是痛苦阻碍了我们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举反例】
这就让我想起,就在前几天,辅导儿子做作业的时候,看到又要改一连串的错题,孩子当场就来了情绪。而看到孩子情绪升起,我也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心想这孩子怎么变得这么脆弱了?这么不爱学习,将来怎么考得上高中,没有高中上哪来的大学,没有个文凭将来这一生怎么过?难道真去工地上搬砖?焦虑、担心、失望、无助的感觉纷至沓来,顿时感觉浑身无力,口干舌燥,特别想冲上前去强迫孩子必须改错题。
【反例变正例】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当天可以用贴标签法这样来完成平复情绪——
我会觉察自己的想法,并用一连串的“我正在……”来给我的想法、感受、回忆、身体感觉以及行为冲动贴上标签。比如:
给想法贴标签——我正在想儿子不愿意认真学习的各种可怕后果。
给感受贴标签——我正感觉到自己有焦虑、担心、失望、无助的感觉;
给回忆贴标签——我正在想起小时侯寄居在大伯家,等待父母来看我的时候,就有焦虑、担心、失望、沮丧的感觉。
给自己的身体感觉贴标签——我正感觉自己四肢无力,口干舌燥;
给自己的行为冲动或是倾向贴标签——我注意到自己想要强迫孩子必须改错题。
我注意到,当我给想法、情绪等贴上标签后,我立即发现“儿子不愿意认真学习的各种可怕后果”,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这不是将来一定会发生的客观事实。我之所以有情绪,是孩子的行为唤起了我小时候的创伤,和孩子没有关系,是我自己需要疗愈下自己了。情绪应该就会烟消云散了!
【Where]】贴标签法重在打破思维造成的假象,适合使用在我们遇到情绪困扰的时刻。而面对具体事务性的困难或者完成某项任务时,就不适用。比如说处理拖延症给我们带来的自我批评情绪时就可以适用,但对于如何打破拖延症,高效完成任务就不能适用贴标签法。
【A1 显像提问】 我相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肯定也会像我一样有遭遇负面情绪爆棚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愤怒、焦虑、担心、沮丧,无助等等各种各样的情绪。那现场的小伙伴们,你最近有在亲密关系、亲子沟通或者工作协调中产生过什么负面情绪吗?是在什么时候,那种情景下,和谁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大家想一想,30秒后,请伙伴们在小组内分享。分享时间8分钟。
【学习者分享】
蕊泽老师:上周我出去上课,上课的时候我做了课程的录音。上完课回来后,我整理好课程录制资料,准备把资料分别发给学员和我的老师。发给学员的和发给我的老师的课程录制资料是不同的,但我一个疏忽,把课程刚好发反了,当时我还没有注意到。后来同去的另外一个老师发现了这个疏忽,她提醒了我,我才知道发错了。知道自己发错了课程后,我当时就感到特别懊恼,就想,从前到后课程都准备的特别好,课程也上的很顺利,但就在最后发课件时出了差错,我就特别的自责,心理非常不舒服,就是这样一件事。
筱媛老师:就在上个周末我出门去参加一个活动,临走前和儿子约定:在我不在家的半天当中,孩子要完成的一些作业和复习任务,孩子答应了这些要求,但同时孩子也要求我把手机留下来,保证他会在我回来之前完成学习任务,中间他自主玩会手机。但当我回来之后,我发现孩子玩了好久的手机,但作业任务并没有完成。我当时就觉得孩子说话不算数,也觉得自己很失败,因为我的办法——责骂孩子不行,指责也无效,和他约定也总是没有结果。反正就是觉得自己很失败,在教育孩子上很无力,不知道该怎么办。好的,我的案例就是这样。
【A1+ 反思加工】
好的,我看到小伙伴们纷纷分享了自己被情绪淹没的时刻,我确实也感同身受,觉得当时的我们好痛苦啊,那今天我们学到了贴便签法平复情绪的技巧,我们可以用描述的方式给想法、感受、回忆、身体感觉以及我们的行为冲动贴上标签。一旦贴完标签,我们会马上意识到刚才的情绪反映是个思维假象,或许我们的情绪就能平复下来了。
那么分享故事的两位小伙伴,如果让你现在回到刚才你讲述的那个被情绪淹没的时刻,用贴便签的方法来帮助自己情绪平复下来,你会如何给想法、情绪、回忆、身体感受和行为冲动贴便签呢?请想一想,我们依然在小组内分享。每位分享3分钟。
筱媛老师:好的,那我已经想好了,我先来分享。我想用贴标签法来给我当时的负面思维做这样一个转化:
我正在想儿子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
我正感觉到自己有愤怒的情绪;
我正在回忆起小时候朋友也有说话不算数的时候,让我感到很愤怒;
我正感觉到身体非常的紧张和僵硬;
我注意到自己很想指责和批评儿子。
好的,我的分享到此结束。
我:那筱媛老师,你刚才给情绪贴上标签后,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察觉呢?
筱媛老师:之前的方式下,我认定儿子是个说话不算数的人,对孩子的教育也总是感到无能为力和无力的,情绪就很沮丧。但是有了这样一个转化后,问我发现自己好像从情绪李跳脱出来了,我意识到,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转换过之后,我可能就想静下心来询问一下儿子,想听听他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也许有我不了解的原因呢。好,结束。
蕊泽老师:好的,我也想分享一下,那今天学完这个贴标签法平复情绪的方法后,我也可以就是做这样的贴标签,
给感受贴标签:我正在感受到懊恼,有点自责;
给想法贴标签:我正在想自己这么认真的准备课程,怎么到最后犯了这样一个错误,有点不太原谅自己。
给身体感受贴标签:正在体会到身体有紧缩,还有微微出汗的感觉;
我就在这三个角度上。
我:那蕊泽老师,现在当你给情绪贴上标签后,你有一个什么样的觉察呢?
蕊泽老师:我其实最大的感受是,当我使用了这样一个贴标签的方法后,我有一个把自己抽离情绪的感觉。,像是站在外边看自己身上发生的这个事情,而当这样的时候,首先变得比较的离职了,情绪得到了平复。
我:那你觉得给情绪贴完标签,情绪平复了吗?这个方法有用吗?
蕊泽老师:我觉得是有用的,我觉得站在情绪旁边看这个事的时候,好像没有那么难受了。
【结语】
好的,谢谢两位老师分享的案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用贴标签法完成平复负面情绪的技巧方法。它包含五个方面内容:描述想法、描述感受、描述回忆、描述身体感觉、描述行为冲动。相信很快你就能看到想法仅仅是想法而非客观事实,你不必受它的羁绊。亲爱的小伙伴们,您学会了吗?最后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活在当下,随时觉察想法,念头,让自己成为自己思维的观察者,从而迎回自己的力量,过上要想的生活。
今天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