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这次1-2过级拆的亚茹,前面环节已经介绍过了,开场就不再自我介绍了。很高兴大家利用宝贵的周末时间聚集在这里拆书学习。
好,稍后我分享的拆页活动中会有小组讨论的环节,刚才已经进行过分组了,我就沿用刚才的分组了。
今天我选的拆页是来自《认知觉醒》这本书,《认知觉醒》这本书的作者叫周岭,这本书作者觉醒后连续三年“每日反思“进行汇总的书籍。作者36岁前是个每天熬夜晚睡,从没办法早起,起来也是浑浑噩噩刷手机的普通人,“认知”觉醒后,连续三年,每天花两小时学习书籍,并坚持写每日反思。书中作者汇集,归纳,总结,反思了许多经典书籍的精华理论。
不发生真正改变的学习都是无效学习,我今天选择的这个拆页主要讲述的是深度沉浸的练习方法。
现在请大家花一分钟看一下这个拆页的内容,看完了可以抬头示意一下。
就方法而言,绝大多数人缺乏指导下的努力都属于“天真的练习”,即反复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改善表现、提高水平。这种只靠重复的“埋头干”和“正确的方法”相去甚远。“正确的方法”通常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有定义明确的目标。比如你要练琴,那就告诉自己:“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奏完曲子。”而不是“我要练琴半小时”这样宽泛的目标。目标定义越明确,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会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越精进。如果目标太大,那就将它分解成小目标,这样做也是为了使目标更具体、精细。
第二,练习时极度专注。谁都知道专注的重要性,但沉浸的关键是要做到“极度”专注,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投入100%的精力比长时间投入70%的精力好,因为专注的真正动力并不是毅力和耐心,而是不断发现技巧上的微妙差异和持续存在的关注点,精力越集中则感知越细微。
第三,能获得有效的反馈。一般而言,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识别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以及为什么会存在不足。缺少反馈,我们既容易出错,又容易走神,而且很难快速提升个人能力。因此,有教练指导是极好的事,有老师批评也是好的,闭门造车式的练习不仅容易让人分心走神,也会让自己长期在低水平层面徘徊。所以,想方设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反馈是不断精进的重要条件。如果条件有限,反馈也可以通过书籍影像、与他人交流或者自我反思来获取。
第四,始终在拉伸区练习。一味重复已经掌握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但挑战太难的任务也会让自己感到挫败,二者都无法使人进入沉浸状态,好的状态应该介于二者之间。
好的,一分钟时间到了,现在我先来谈一下我对这个拆页的一个理解,稍后我会请大家做一个自己的一个关联和分享。
【what】
这个拆页介绍了正确的练习方法应该具有的四个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的获得深度沉浸的能力,那什么是深度沉浸呢?深度沉浸指的是一种专注的心理状态,就好像吃饭时就关注吃饭这件事,认真细致地体味饭菜的可口,一口吃完再吃下一口。获得深度沉浸的能力可以使学习发生真正的改变,成为有效学习。
【why】
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明明很努力,每天花了大量时间用来看书,练习,也舍去了很多娱乐的时间,努力到感动自己,但似乎发现努力的效果很微小,也无法让自己变得卓越。这世上能聚焦的人很多,但卓越的人很少,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多数人都缺乏深度沉浸的能力。然而获取深度沉浸的能力不能仅靠热情,它更是一项技术,是有方法论的,通过正确的练习方法能帮助我们提高深度沉浸的能力,从而让自己得到真正的提升。
【how】
我是去年刚从事这份工作的,其中有一项需要做的基础工作是需要每周写信息周报,我们的信息周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媒体舆情,也就是总结本周股吧等相关媒体关于公司的舆论导向(这部分内容是外聘媒体机构提供);第二部分是总结本周股市的变动情况及政策的走势情况(这部分需要自己通过参考大量文献归纳总结);第三部分是市面上金融法规政策的更新及违规案例(这部分也是有外聘的中介机构提供)。刚开始做信息周报的时候我经常会在第二部分出各种错误,逻辑结构不清晰,归纳总结不到位等各种问题,也被领导批评过好几次,接下来我为大家讲述一下我是怎么克服这个难题的。
我们刚才提到了正确的练习方法应该包含的四个特征,其中
第一,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刚刚提到我总是在写信息周报第二部分时出各种错,那我的目标就是确保以后信息周报第二部分少出错,不被领导批评。经过分析,我把第二部分归纳为两段来写:本周股市走势及本周重大政策,在产出内容时进行严格核对,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疏漏或错误。
第二,练习时极度专注。
在每次写信息周报的时候,我预测大概需要五个小时完成这份报告,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我会花大概两个小时完成,用三个小时完成第二部分,我会在准备第二部分编写的时候先记录一下时间,第一个小时里我只收集关于本周股市行情方面的开盘收盘情况及查看股市相关的研究报告这一项工作,第二个小时我只收集本周有关政策更新情况的相关报告这一项工作,最后一小时里我会将前面两小时搜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汇总,这一小时我也只做归纳总结这一项工作。
第三,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第二部分编写完成后我会单独将这段内容发给工作经验比我丰富的同事查看,她会从自己的角度查看是否有问题。
第四,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如果我把目标设定为每次错误少于五处,这对我来说太简单了,但如果我把目标设定为每次一个错误都没有,这对我就太难了,那什么样的目标是难度适中,就是我们所说的处于拉伸区呢?这里我就把第二部分的目标定义为每次错误少于三处,那这个练习的界限就属于我在拉伸区练习,介于超越现有能力也不是很难达成两者之间。
【where】
深度沉浸练习的这四个方法可以用在生活、工作或是兴趣爱好培养等各个方面,主要针对学习目标比较具体的情景下,以此达成提升的目的。
其实深度沉浸的练习方法在我们上学时候也经常用到,我不知道大家在上学时候会不会有错题本,错题本中针对错题的练习也属于深度沉浸练习中的四个方法。
好的,刚刚我为大家举了“深度沉浸练习这四个方法”的例子,接下来我们做一个三分钟的小组讨论,请小伙伴们结合今天拆页所讲的内容,回想一下在日常的工作、学习或是培养某项技能时有没有遇到运用了深度沉浸四个方法中的一个或者两个的案例,无论有没有成功的都可以。
学习者经验分享:
我之前有一个直播的经历,在进行直播时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一周只直播两场,直播内容只讲财商方面的内容,每场直播只讲一个点(属于极度专注),直播结束后平台给出的数据属于有效反馈,自己也会写复盘,然后发给教练,根据教练的反馈再进行练习(属于拉伸区)。
今天听了深度沉浸练习的四个方法,是对我们平时工作生活中非常实用的一个东西。那我们说拆书拆书就是要“拆为己用”,去解决我们实际遇到的一些问题,大家可以想一下自己是否有想学习某项技能或者养成的习惯,你准备用深度沉浸这四个方法中的哪一个去做,比如:第一点有定义明确的目标,那你的具体目标是什么?第二点练习时极度专注,你打算怎样做到极度专注?第三点能获得有效的反馈,你打算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反馈?第四点始终在拉伸区练习,针对这个目标的拉伸区是什么?
好的,现在小伙伴们可以在便签中写下自己的一个行动计划,这个行动计划是需要SMART原则,目标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还有一点就是要和今天的拆页有相关性的,必须符合深度沉浸四个方法中的其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