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心情手册》 所属活动: 喜乐拆书®演武场·总第640期丨4月2日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确立“最低安全阈值”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耿耿,一名教育行业的资深课程设计师,热爱阳光和自由、擅长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分组]在开始之前,我先来分个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这边两位为1组,对面三位为2组,待会讨论环节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FAB图书介绍【1.5分钟】

F)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好心情手册》这本书,光听名字好像是一本小学生读物。但其实这是一本可以让你变开心的心理学实用书。它的作者邵夷贝,是一名优秀的斜杠青年,读的是北大,学的是新闻,出了自己的原创音乐专辑,又去清华进修了心理学,然后出版了《好心情手册》这本书。

(A)与其他同类型心理学书籍最大的不同是,它从读者的角度而不是心理师的角度给出了一套亲测有效、一看就会的工具,你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场景式的目录迅速地找到匹配的内容。

(B)想想看,在你过去的经历中,你有没有过不开心、惶恐、焦虑不安的时刻?如果你想走出疲惫的生活状态,找到从容不迫的感觉,那么相信这本书可以帮助你实现想法。今天将为大家分享如何找到你的“最低安全阈值”,收获自在生活的勇气。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原文,读完请举手示意。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大多数人无法活在绝对的从容之中,关于未来的未知和不确定始终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那么,那些面对未知和风险依然可以从容笃定、自在生活的人是如何获得行动的勇气的呢?他们的安全感来自哪里?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变得更从容,那就是找到你自己的最低安全阈值阈值是一个临界值,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一个大概的最低标准值,在此之上能够保证生存,在此之下则面临生存的风险。

回答下面的问题,可以帮助你找到自己的安全阈值,建立一个风险防空洞

如果突逢变故、遭遇破产,你的最低物质需求是什么?

你现在是否已具备所需?没有的话还需要在哪些地方努力?

能够让你从零开始,重新找到机会的能力和优势有哪些?

你的身体状况能否应对新的机会和挑战?有没有为重大的风险预备保障?

有哪些可以为你提供帮助的外部支持和资源?

如果想过上那种能做热爱之事、拥有自由选择权利的生活,你还需要哪些具体的现实保障?这些保障都是必需的吗?

根据自己的现状逐一回答上述问题,你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已有的东西、欠缺的东西,也能为自己建立切实的安全感和后方阵地

理解和确立最低安全阈值,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自己不再陷入盲目的焦虑和紧张中。它会使人变得更有勇气。当我面对一件事情却不敢去做的时候,我常常会问自己一句话:这样做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如果结果是可以承受的,如果失败不至于让自己彻底倒下,那就可以试着去做。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时间到。

(问题)在我的周围有不少人,常年被996甚至007的工作和生活压得喘不过气,脾气是一年比一年坏。(通常做法)面对这类问题,人们通常都不会采取什么行动,甚至不认为这是问题,因为身边的大多数人都是这个状态,似乎一切都很正常。

(坏处)像这样漠视问题,将使得自己始终被焦虑、恐惧和不安全感所支配,无法做到笃定从容,更别提有勇气尝试一些稍有挑战的事。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身心健康、财务安全等问题。

(反例)我在二十多岁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做了一件事——强迫自己合群。举个例子,进公司的第一年,吃饭要和大家一起的,如果哪天吃饭大家不叫我,我就担心是不是被孤立了。有一天同事提议去吃江西菜,特别辣的一家,其实我那几天正好在冒痘痘,嘴角也上火的厉害,尤其不能吃辣。但是我做了什么?拍着手假装开心附和,硬着头皮和同事social。这类的事数不胜数。所以那个时期的我其实是有些压抑的。但也没有找到什么解决办法。

那今天将为大家带来解决这类问题的对策:找到自己的最低安全阈值,收获自在生活的勇气;

阈值的意思就是一个临界或者极限,超过这个临界可能会发生某些情况。浴缸放水的时候能放到的最高水位,就是它的阈值,超出这个水位,水就要溢出来了。

How)具体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或工作的最低安全阈值呢?步骤如下:

1. 确定你的生存底线:假如突发战争或者濒临破产,你需要什么才能保障生活的最基本需求?

2. 理清你的现状: 你当下已经达到了生存底线的基本条件吗?如果没有,是哪些方面还需要提高?如果已经有了,你是否能做到无后顾之忧奔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做?

3.分清生存之上的更高发展需求:你可以问自己当下追求的是属于生存底线需要,还是更高发展的需求。为了这些发展,你需要具备什么资源和保障?它们是必需的吗?

正例)回到开头我举的强迫自己合群的例子:

三十多岁之后,突然有一天,我问自己:难道同事们会因为我每天和他们一起吃饭就更加认可我的工作能力吗?我现在具备哪些职场技能?是否满足我的工作需求?没有的话还需要在哪些地方努力?与跟人天天一起吃饭有没有关系?如果我自己带饭或者单独行动,最坏的影响是什么?我是否能承受结果?如果是,那就大胆按自己的想法行动吧。

现在的我,在公司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个人吃饭,我喜欢吃完去户外散步半小时、同时戴着耳机听广播,这个午休是完全属于我自己的。我和同事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疏离。我在社交这件事上找到了自己的“最低安全阈值”,不用再无谓地焦虑和不安,而把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地方。

(边界)最低安全阈值需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水平或者不同人的需求,最低安全阈值肯定有差异。因此不同人之间的阈值是不适合来做比较和参考的,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自己实际情况和需求是什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显像提问)那么,接下来就是大家思考和讨论的环节。请你回忆一下,最近有没有感受到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可能是天天加班加得你想立马辞职,但一想到家中白发苍苍的双亲、嗷嗷待哺的二胎,又让你觉得自己离退休的日子还遥遥无期。也可能是社会上裁员浪潮一波接着一波的时候。或者是家庭生活中日复一日的家务和孩子学习的不给力带给你的挫败感。

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分享,自己最近经历的一次缺乏安全感或者比较“丧”的场景:什么时候?在哪里?因为什么事?当时是什么个情况?你是怎么想的?

时间到,有小伙伴主动分享的吗?好的,欢迎Patric朱晖主动分享他的经历。

(学习者分享):我在超市做拣货员,需要整理分拣货物。前几天,我被同事嫌弃,说我“手脚太慢”。我听到这样的指责,心里还是很不安的。

感谢朱晖的分享。刚才在他分享中我感受到了朱晖在被同事给了负面评价后的那种焦虑和难受,是非常贴切的案例。

A1+反思加工

(发放互动资料+提问+小组讨论)那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如果能找到自己的“最低安全阈值”,就可以重新收获勇气,勇敢面对这些不安焦虑的场面。请大家试想,如果再次回到那个场景,感受到很丧、很不安,但是你已经知道了“最低安全阈值”这个工具,你可以怎样应对呢?请你们花3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时间到。 我刚才旁听到你们这组讨论的很激烈呀,我想邀请小木木给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其实,前面在讨论的缺乏安全感的场景时,我就在说我经常在刷手机的时候,看到一些跟我差不多年龄的人分享的帖子,会提到他们目前的生活状况,比如年入百万,或者有房有车、生活无忧等等。我内心里其实是有一丝丝焦虑或者说是不安的,因为我代入了我自己当前的状况,会觉得跟他们差距差了不是一点点。那我就在分析我的“最低安全阈值“是什么。按照这几个步骤的话,首先,我觉得只要有口吃的,有地方睡觉,就可以了,这是我的最低安全阈值。那么现在我已经达到了这个最基本的生存标准。所以,我老公有个想法,他想创业,试一把,那我觉得我们俩目前的收入和状况是可以承受这个冒险的。所以我会觉得可以奔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去试一把。

(点评)谢谢小木木的分享,请大家掌声鼓励。小木木在她的分享中展现了如何通过一步步反思确立自己的最低安全阈值,找到从容不迫的感觉,在这个基础上去勇敢地挑战一把。看来是已经掌握了今天分享的技能呀。再次感谢小木木的分享。

收尾

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最低安全阈值”,你就会发现生活并没有那么难,世界也并不都是黑暗的,祝福大家都有勇气在适合你的极限范围内跳出现实的束缚勇敢去闯一闯。我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我是耿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