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自我介绍
大家晚上好,很开心今天能够和大家开启一段愉快的学习旅程。我是戴兰,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1、我是一位旅游从业者及爱好者,希望能够走遍世界,2、我也一名瑜伽爱好者,喜欢通过瑜伽可以锻炼 及放松自己。3、现在我也是一名正在路上的拆书家,希望自己通过拆书法,能够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
图书介绍
我今天的拆书级别是TF1-2,拆解的书籍是《谈话的力量》,这是一本超级畅销书,全球销售超过100万册,这本书是美国国知名的沟通学咨询专家艾伦.加纳的著作,本书用大量的科学研究及作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分享了许多谈话技巧,简单实用,被封为社交指南类图书中的经典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教授谈话技巧图书。
现在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给我一起来阅读一下原文的片段
(大家能看清楚吗?如果可以我就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阅读)
R 原文片段 2分钟
《谈话的力量》P41
对非语言信息的积极"倾听"
非语言信息常常比语言信息更加难以正确理解,因为同一个信息(比如微笑或者交叉手臂)可能传达着完全不同的几种意思。因此,最好通过下面三个步骤来检验你的理解是否正确:
1、告诉对方你所看到和听到的,借以得出自己结论的内容。
2、试探性地告诉对方你对其动作的理解。
3、问对方你的结论是否正确。
例如:
1.“我问你是否愿意一起去我学习结花边的课堂,你只是轻轻地说:‘听起来好像很有意思。’然后就转移了话题。我觉得你不是真的想去,对吗?”
2.“你刚才说喜欢你的职业,可是又皱了皱眉头。是不是有什么令你不太满意?”
3.“你不停地打哈欠,我觉得你是不是想回家了?”
如果你没有做出任何结论,你也可以把你所看到的作一下陈述,请求对方给出解释。例如:“自从上个月认识你以来,你只想和我吃午饭——从来没有一起吃过晚饭或看演出。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刚才提到去佛蒙特州滑雪的时候,你咧嘴笑了笑。我想知道你在想什么?”
What
这个片段分享了如何用三个步骤来检验我们对于非语言的信息的理解是否正确,告诉我们如何积极倾听非语言信息。
WHY
非语言信息其实频繁的出现在我们日常的交流或者沟通中,它包括我们的肢体语言,例如微笑或者点头,也可能是语气语调的变化,甚至是眼神或者表情的变化。据统计,高达93%的沟通是非语言的,其中55%是通过面部表情、形体姿态和手势来传达,38%是通过音调语气来传递,因此非语言信息在沟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非语言信息的表达是复杂的,独特的,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常常有不一样的含义,例如,来回的踱步,可能是焦急,也可能是紧张。对于非语言信息,我们最常见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忽视非语言信息
最常见的是忽略对方一些微表情或者微动作,这样很容易忽视对方的情绪,造成对方不满,容易给人留下不细心,不体贴的印象
第二种:误解对方的非语言信息
非语言信息是一种比较复杂,比较委婉的表达方式,所以也经常会让出现误解,误解对方的非语言信息,会造成沟通的不畅,容易产生隔阂,甚至更严重会造成冲突。非常不利于沟通者之间关系的发展。
HOW
那么怎么样做才能检验我们对于非语言的信息的理解是否正常呢,文章给了三个步骤来帮助我们:
第一:客观描述。
这一步是要向对方客观的描述你看到或者听到的内容,要尽可能的客观、准确。
第二步:表达理解
诚恳的向对方表达你对于他的动作行为或者表情及语气等非语言信息的理解或者得出来的结论。
第三步:检验确认
询问对方你的理解或者结论知否正确。在没有结论的时候也可以是提出一个具体的请求。
举例说明一下:
1、上个和朋友一起去一家新的餐厅吃饭,我问她,感觉午餐怎么样,她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皱一下眉头,耸了一下肩膀,这个时候为了确认我可以这样问:(我刚刚问你今天的午餐怎么样?你只是皱了一下眉头,耸了一下肩膀
(第一步:客观描述),是觉得今天的午餐不符合你的口味(第二步:表达理解),对吗(第三步:检验确认)?),朋友给给予了我肯定的回复。
这样我运用了片段中的方法可以更加清楚的确认朋友对于午餐的感受,而不是我通过他对他动作及表情的猜测。
WHERE
片段中分享的,检验对于非语言信息的理解是否正确的方式,非常适用于我们无非法确定自己是否完全理解了对方给予的信息时,也适用于需要询问对方建议,意见,结果,对方没有给予我们明确回复时。
使用这个方法时需要注意场合,例如对方话还还没有说完,不要随意打断对方。或者对方情绪异常激动的时候,可能会无法得到积极的反馈。例如孩子和小伙伴玩耍时,突然生气的把玩具扔了,然后嚎啕大哭,虽然你想知道原因,但是这个时候孩子是不会跟你沟通的。
A1:激发学习者经验
提问: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在我们的过往的生活中及工作中,有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些情况?你兴致勃勃的跟爱人讨论假期的旅游计划,爱人确语气很平淡,你误以为她不想去这个地方,两人发生争执,?或者你跟孩子在一起吃饭,孩子突然离开去拿他的玩具,你训斥他吃饭不认真,只想着玩,而他委屈的大哭起来。还有在工作中,同事可能出现一些行为,让你的工作不是很顺畅,你误以为是他对你有意见,故意为难你?
现在来分组讨论一下,我们将分为2个组,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下自己过往遇到的一些关于非语言信息误解的案例,给大家2分钟时间的讨论,讨论结束后我们每组请一位代表来分享一下她的一些经历
学习者分享:
1、恋晴分享:上周兴致勃勃的给孩子做了网上学一道的新菜,吃饭的时候孩子只夹了一筷子,把菜端到一边,吃奶奶做的菜,她误以为孩子不喜欢吃她做的菜,在没有确认的情况下责怪并训斥了孩子,后面孩子委屈表示,妈妈做的菜好吃,他是想吃完饭后再慢慢的吃。表示委屈
2、学习者2:董老师分享小时候跟家里一起吃面,姐姐习惯先吃完面条再吃自己喜欢吃的青菜,于是吃面时把青菜先夹到一边,爸爸误以为姐姐不爱吃青菜,后面煮面就再也没给姐姐煮过青菜,这个事情姐姐现在长大成人了都印象非常深刻。
A2:学习者运用
那么学习了今天文章片段中关于如何检验非语言信息的理解方法,对于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启发呢。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未来的一周,跟家人,朋友或者同事沟通中,如果看到对方的一些非语言信息,你会怎么样使用今天学习的方法来跟她确认你的理解是否正确呢?给大家1分钟思考一下,可以把这个行动计划写下来,然后请1位朋友来分享一下他的目标及具体的做法,提醒一下大家,写这个行动计划的时候最好要有一个具体的时间和场景,你想达成什么样的的沟通效果,具体有哪些做法。如果想好的朋友可以直接开麦分享也可以在评论发出来。
学习者恋晴:以后回家看到孩子把书包仍在地上了,她会先描述:“毛毛,妈妈看到你把重重的把书包仍在地上”然后询问“你是不是今天有什么生气的事情发生吗”最后确认“是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吗,可以跟妈妈说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