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妙妙。
我的三个标签:我的职业是培训人,户外旅游爱好者,文艺女青年。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拆页来自《别让你的嘴,拖累你后腿》,分享的主题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情商》,为了确保我们拆书的效果,需要提前给大家分好组,两两为一组。我先提前分下组。
【F特征】
《别让你的嘴,拖累你后腿》,这是日本畅销书作者,五百田达成,全球职业规划师著作的人际交往指导指南书,书中采用具体场景+实例解说的方法,详细介绍分析了工作、恋爱、家庭、交友等场合“得”“失”两种效果完全相反的说话方式。
全文囊括44种具体场景+实例解说,涵盖工作、恋爱、家庭、交友等场合,适用范围极广,全方位承包你的生活,另附有15则实用技巧,只需套用,便可轻松扭转人际关系
【A优势】
如果大家看过很多人际交往或者沟通类型的课,就会发现,那些书上来就是各种交际理念和沟通的概念,而这本书通过是通过调研全日本20~60岁人群,针对各项说话方式开展问卷调查后,得出来用“益”和“损”各自的百分比,每个说话技巧相应的好感度、反感度指数,极具参考价值
【B利益】
阅读这本书,可以让你把“吃亏的说话方式”转变为“得利的说话方式”,糟糕的人际关系就能得到改善,并将迎来新的机会。
今天我选择的片段,是本书的第63页,主题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情商》。在跟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与家人朋友的非正式沟通中,运用DDF法则与对方产生共鸣,实现高情商的沟通效果。
某一天,家中的水管破裂了,待在家里的妻子感到很棘手。夜里,她对回家的丈夫诉苦。
妻子:“今天家里的水管破了,真的很辛苦!”
丈夫:“这种情况需要马上找修理工。”
妻子:“但是,一时怎么也找不到修理工的电话。”
丈夫:“所以,我说过的,平日里为预防万一,要把相关电话贴在冰箱上,对吧?”
妻子:“为什么你要这么说,够了!”
这种情况下,妻子首先希望丈夫听到水管破了,自己是多么辛苦,希望得到对方的共鸣。
然而,丈夫这边说的却是道理和对策,“水管破裂时该怎么办”“为此平日要做怎样的准备”,这里二人存在着偏差。
丈夫这种试图用讲道理的方式解决一切的态度是会让自己受损的。
无法理解对方想谋求共鸣的心情,不知不觉总是讲道理的人,平日里说话和思考都爱讲道理。这种人多会被认为是“聪明”、很“冷静”。
他们惯于采用好用的说话方式,因此不会尝试自己不习惯的说话方式。这种人首先要养成理解对方情感的习惯,哪怕只是形式上的也好。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发生刚才那种纷争的时候,是对方最需要情感共鸣的场景。
因此,如果对方说“今天家里的水管破了,真是很辛苦”,丈夫不要说“然后怎么样了?”‘已经招到修理工了吗’而是首先充满理解地说“那真是好辛苦啊!”
这是并不是要对水管破裂这件事有所反应,而是应关注对方的感受——很辛苦。仅仅这么做,对方就会感到“他在倾听我说的话”“他和我很有共鸣”
好的,我看大家基本都看完了,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个片段~
【What】这个片段用一对夫妻日常沟通的场景作为案例,向我们描述男女之间不同思维方式造成的对话冲突和矛盾,从而告诉我们,在沟通的时候,要将逻辑和共鸣运用于不同的场景。
【Why】在日常沟通交流中,我们更多侧重的是情感的共鸣,而不是逻辑,因为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的认同,接纳和理解,其实很 多事情很多问题他们自己都可以解决,但这种能被他人。特别是亲密关系的人,看到并接纳的状态,永远是倾诉想得到的反馈。如果做不到共情,我们就会看到各种生病的相处模式:如对抗,冷战,疏离,僵化……有个朋友很贴切的形容到:我都在上吊了,他还觉得我在荡秋千。
【案例】反面做法,加工成正面案例
举个我自己亲身的例子吧,上个星期因为某事和同事发生矛盾,然后我就在小号上发了个朋友圈,写了一篇长文去吐槽我的奇葩同事:我只是去提醒新人可以上系统看课程学习给我反馈,结果被某人以为我要让他下属做事,不明事理的臭骂了我一顿,好生气!
结果倒好,我弟这个钢铁直男,在评论区留言到:你应该先去找新人的上级说明情况,再去跟新人说事情的。
我直接回复:我的工作就是要让新人知道学习的路径,这种小事都要事无巨细地跟新人领导汇报,新人领导是很闲这些小事都要管吗?
他又回复到:所以,我是说,以后要找人家下面的人沟通,要提前知会以下领导。
本来还在气头上的我,看到这评论,直接炸了:我谢谢你哦,滚远点吧!
这种情况下,我吐槽同事的为人处世,需要的不是你告诉我,我做的不够好,而是跟我一起吐槽,站在我这边啊,让我知道有人坚定地站在我这边,能理解我的难过,委屈和悲伤。
【How:细化行动步骤】那具体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在日常沟通交流中与对方达成共鸣呢?在这里给大家一个FFD法则:
Fact 事实,重复事实
Feeling 感受,高度概括的感受
Deep 提出一个更深入的话题
在对方说完后,先重复肯定对方的话,然后加入自己的感受,接着提出一个更深入的问题。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结合刚才的例子,让大家进一步的感受一下。
在我发朋友圈吐槽同事的时候,假设我弟换一种说法,他跟我说:
——你只是跟新人沟通让她了解学习平台的渠道,并关心的告诉新人有问题可以跟你沟通反馈,新人上级就觉得你冒犯到他,对吗?
——这一定很委屈吧,好心帮助新人成长却被不知情的人臭骂一顿,简直是不可理喻!
——那后面是怎么解决的呢?没事,也许我们下次可以做的更好,就不给别人留下找茬的把柄了,比如说下次可以找新人沟通之前,先跟他们的领导打声招呼说下情况就好了。
【预防异议】可能这时候会有小伙伴感到疑虑,直接告诉他解决方案不好吗,还要绕来绕去,说事实谈感受,不是很麻烦吗?万一对方的沟通只停留在第二步,很难走进第三步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解决问题这里怎么办?
所以我们这个FFD沟通共鸣法则,并不一定要全部按这三部走完才能让对方感觉到你跟他有共鸣,只要你做到了前两步,可能对方已经感觉到你的真心,已经觉得足够了,并不需要真正通过第三步深入讨论解决问题,也许有些问题根本就不需要被解决呢?
【Where】那是不是所有的场景都适用FFD法则与对方形成共鸣呢?并不是,如果这是一个讲究逻辑和解决问题的商务场合,就不是很适用于共鸣法提高沟通情商,所以FFD法则提高沟通情商,比较多适用于日常与家人,朋友的非正式场合沟通场景。
我们刚刚讲解了在日常沟通中使用FFD法则更好地与对方共鸣的运用方法:在对方说完后,先重复肯定对方的话,然后加入自己的感受,接着提出一个更深入的问题。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以致用,接下来给大家1个场景,会给我们线上的小伙伴随机两人分为一组,来模拟一下以下场景进行练习。
场景1:
小花的上级领导离职了,由于公司最近业务发展不是非常顺利,所以暂缓招聘领导,老板让小花一个人暂时先顶起整个商务组的工作;而在统筹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跟多部门的负责人沟通与协调,但小花很明显的感觉到,其他人并不太配合他的工作,要么爱理不理敷衍至极,要么就是随口应下拖延时间,这让她的工作很被动,所以这段时间她感觉非常的抑郁和焦虑。这天她和朋友小白约出来吃饭,过程中小花时不时唉声叹气。
请大家两两一组,一个扮演小花,一个扮演小白,运用共鸣法DDF法则,去感受小花的情绪,探究她情绪产生的原因,让她敞开心扉,告诉小白焦虑的真正原因。【学习者分享】
小花:小白,今天找你吃饭,主要是想跟你吐槽下我的工作,现在一个下属,做着两份工作,别人又不配合,工资又没涨,太难了
小白:确实是啊,领导的事情又要你做,不仅做两份工作,领导的责任还要你承担,同事又不配合,确实是太难了
小花:对上不好讨,对下不配合,夹在中心,吃力不好讨就是这种情况。
小白:夹心饼干,确实不好弄,我能感受到,你以前都是那么开心那么乐观,现在愁眉苦脸,与以前完全不一样,谁遇到了都很烦躁,我以前也遇到过,真的很烦人。
小花:确实是找个人倾诉一下,你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破局呀?
小白:根据我的经验,小花如果你还看好这个公司,想继续发展的话,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可以拆解行动,这也是我以前的经验,第一步,领导离职后,公司想要你承担这个职责,首先公司要授权你代理这个职责,第二点,要求把这个授权公开发布给相关部门,让公司其他部门都知道你在代行这个职责;第三点,主动去跟你以前合作的部门了解,你现在代理的领导职责,承担的责任,需要大家的配合。希望可以帮到你,回到开心的小花,说不定你这次就真的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导了。
小花:听到你说你也有类似的经验,也许可以成为真正的领导,突然没有那么难过了,顿时觉得很感动了,谢谢你的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