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简单爱,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拆书练武场。
用三个关键词介绍一下我自己,吃货、思维导图、人力资源从业者。我是一位美食爱好者,不仅爱好美食,还喜欢品尝各地的特产,欢迎大家来跟我讨论各地的美食;平时遇到喜欢的知识点,我会用思维导图来记录,这个工具逻辑清晰又方便分享他人;我在人力资源领域从业十年以上了,大家如果对这个领域感兴趣,欢迎一起交流探讨。
今天我们的参与人数小于6个人,就自成一组,不再做分组安排了。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小伙伴们在学习一项新技能时(界定),能使用联机学习法的三个步骤(澄清),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行为),从而让自己有效地学习该项新技能。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
想要学习一项新技能,比如想要自学思维导图,周末,在网上搜索各种画思维导图的方法,研究了几个星期,下载了几款思维导图软件,买了各种彩色笔和纸,结果还是不得要领,花了许多时间,但是还没有入门;又或者是你想去学习演讲,买了很多演讲的书,但是依旧不敢上台演讲。
【提问】
遇到类似的要学习新技能的场景?你是怎么做的呢?是网上找很多资料,买很多书籍,还是听一门课程呢?怎样才能有效地学习到一项新技能呢?
【影响】
从我们走出校门进入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在我们的职业道路上,就需要学习一个又一个的新技能,比如:PPT演示、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汇报技巧等等。如果我们不能快速有效地学习这些职场软技能,单凭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将会限制我们在职场的向上发展或是横向发展。
【解决】
在古典老师的《跃迁》这本书里,有比较多的新概念和方法论,当这些新概念和方法论解释我们当下遇到的事情,会倒逼我们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习焉不察的事,从而获得完全不同的思考角度。
这本书有一个联机学习法,教我们通过社交式联机学习,有效地学习一项新技能。
今天的拆页将告诉大家什么是联机学习法,当我们需要学习一项新技能时,如何使用联机学习法,制定我们的学习计划,从而有效地学会新技能。
【量表自测】【A1】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做几道测试题,了解一下在联机学习这个维度,自己的情况和位置。
【解释自测题】【A1的讲解部分】
大家分数都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不同的分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1、请问有没有小伙伴的得分是在24分及以上的呢?24分及以上,表示你的联机学习能力很强,今天的拆页会让你了解你都做对了什么。
2、19-23分的小伙伴请举一下手,在这个区间的得分,表示你已经初步掌握了联机学习的方法,这次拆页会告诉你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3、最后,请问有没18分及以下的?我想说你太幸运了,今天的分享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希望学习之后能够帮助你建立联机学习意识,有效地学习到你想要的新技能。
做完了自测题,相信大家对自己的联机学习程度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在拆页中继续学习。
现在请大家用1分钟阅读拆页内容,如果你阅读完了,请举手示意,让我知道你的进度。
【拆解片段】《跃迁》,作者:古典,P141
联机学习法
联机学习方式之所以让人一开始不舒服,是因为它超越了我们原来的学习方式。
过去自己学自己悟,才是真本事。信息爆炸时代,“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显然更加重要。
过去一定要自己完全学通了,大彻大悟了才出来教别人。100分教5分的人,老师站着讲,学生“跪”着听;信息时代,往往是一个15分的人教5分的人,大家商量着来,偶尔学生还能教老师几招。
在传授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层面,前者更优;但是在学习最新的,还未有人整理过的知识方面,后者显然更快。
【互动提问】结合我们刚才做的自测量表,我们来捋一捋原文的重点:
【提问】
过去的学习和教学方式适合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还是更适合最新的,没有人整理过的知识?
回答:过去的学习和教学方式适合教学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
反馈:对的,那么对应的,信息时代的学习和教学方式是更适合最新的,还没有人整理过的知识。
【What】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个片段讲述了二种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分别是过去的学习和教学方式、信息时代的学习和教学方式,以及这二种方式适用的情形。
【Why】一般做法和不这么做的坏处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随手可得,我们学习一项新技能时,已经习惯向度娘要答案,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在网上找到一些通用的信息。极个性化的、在特定条件下才有用的信息是不容易在网上找到的,而通过联机学习法,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How】具体步骤
如何使用联机学习法让我们学习新技能时,学得更高效呢?它有三个步骤:
1、订立小目标,明确自己想学习的新技能。
2、调用和整合,向会这项新技能的人交流、请教,从网络的文章、最新的书籍学习,参加技能培训班,注重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进行学习。
3、实践与优化,分享所学的内容,实践后不断总结和优化,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论。
【举例】
这几年流行OKR绩效管理工具,我们公司小,一直没有用这个绩效管理工具,作为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一直对这个工具很好奇,还是想学OKR绩效管理工具(第1步 订立小目标)。
今年5月底参加了OKR的培训班,与培训现场的小组成员对OKR绩效管理工具的使用做了充分的交流、探讨,对这个绩效管理工具有了理论了解,知道它在事务型、项目型的岗位用得比较多(第2步 调用和整合)。
我琢磨着先在我们部门小范围地试用一下,如果用得好再推广到其他部门,就跟我的下属分享了这个OKR绩效管理工具,征得她同意的情况下,我们一起试用这个OKR绩效管理工具。我们一起试用了三个月,复盘后,发现OKR针对日常的琐碎事务、常规性的工作不适用,更适合一些非常规化、具有一定难度和需要一定时间的工作,为此我们调整为只做季度OKR管理,而每个季度只列出最重要的二件事纳入OKR管理(第3步 实践与优化)。
【Where】适用边界
适合学习一项比较新的新技能,不适合学习传统理论知识。
【促进参与、制订方案】【A3】(技能点:拆书家提供一个可以应用新知识的场景)
通过概念讲解和举例说明,我们已经了解什么是联机学习法啦,现在我给出一个场景,大家应用一下,场景如下:
小A是一位小红书的美食博主,她烧得一手好菜,她有很多好朋友;她的朋友小B制作短视频很棒。
小A有个小目标:想学习制作短视频,如果学会了这个技能,她不但可以在小红书上发美食照片,还能发美食的短视频,多形式地展现自己制作的菜肴。
现在请大家打开脑洞,二二一组讨论,如何应用联机学习法,帮助小A制定学习计划,实现她的小目标呢。4分钟以后,我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钟海分享】2分钟
小A的学习计划:
1、【订立小目标】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小A学习制作短视频。
2、【调用和整合】小B是小A的朋友,小B擅长制作短视频;周末时,小A可以邀请小B到家里来吃饭,在饭后看电视闲聊的时候,小A可以询问小B,是否愿意教自己制作短视频,同时表示还可以管饭一个月,小B单身一个在宿舍也比较无聊,欣然答应。
小B将制作短视频的流程分解为三步:(1)拍摄。(2)剪辑。(3)后期音效与文字。小A每三天学一个步骤并实操,最终学会了独立制作小视频。
3、【实践与优化】小A第10天就学会了制作短视频。接着,小B给小A制定了10天的强化计划,小A每三天制作出一个成品短视频,发给小B点评,做进一步的指导,优化和迭代小A制作短视频的技能。
4、最终小A花20天完成短视频的学习,如愿在小红书上展现自己制作菜肴的短视频,现在她每周都会在小红书上周更自己制作的菜肴,展现的形式都是以短视频为主啦(短视频传递的内容更多、信息量更大)。
【回应与反馈】
非常感谢钟海小伙伴的分享。他的分享当中应用到了本次学习的联机学习法,同时在学习过程当中做了细节的拆分,非常棒。
【催化应用,布置作业】【A2】(特定任务)
我们拆书呢就是要学以致用,我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后作业:
未来的一周,你计划学习一个什么样的新技能呢?比如学习插花,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乐趣;学习瑜伽,锻炼身体;学习数据处理和分析,让自己的工作更高效;学习复盘,不断总结提高自己……。
大家的作业是:
1、选定一个想学习的新技能,用今天学到的联机学习法,制定和实施你的学习计划。
2、在下周日之前将你的学习计划和实施感受发到微信活动群,完成作业的小伙伴可以与我“联机学习”一次,我向你分享一个我的技能。
钟海小伙伴的课后作业计划是:学习自媒体写作技巧,争取2023年10月前完成写书目标。
忧忧小伙伴的课后作业计划是:学习思维导图,计划一个月时间学完。
【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讲解和案例分享,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联机学习法,它有3个步骤:订立小目标、调用和整合、实践与优化,其中订立目标是最为重要的一步,目标一旦确定,我们就能采用多种学习方式,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不断地实践和优化,最终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希望联机学习法能帮助大家有效地学会新技能。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时间!
【来自钟海小伙伴的课后作业】
一、小目标:学习自媒体写作技巧,争取2023年10月前完成写书目标
背景信息:在体制内撰写材料多年,但因为缺乏刻意练习,所以几乎没有积累太多的写作技巧,为了完成2023年10月前完成写书目标,亟待学习关于写作方面的技巧。
二、调用和整合资源:
1、向已经出过多本书的前辈老师学习,报名学习了秋叶《写书私房课》,进行系统学习,从如何选题策划、如何构思目录,如何撰写样章和搜索素材等方面进行全面学习。
2、与一同参加培训的同学探讨交流,彼此给意见和建议,同侪督导,共同学习精进。
3、筛选当当网排行榜靠前十名的写作书籍采购回来,进行主题式阅读,全面拆解不同作者关于写作方面的认知和技巧。
4、建立自己关于写作的认知体系,按照相应的方法去实践,目前正在构思书籍目录环节。
三、实践和优化:
1、发现公文写作与自媒体写作的不同,公文写作往往是单向的,如报告、请示、通知等,只要将想表达的内容,清晰简洁的表达清楚,对方能准确接受到即可。而写书,则完全不一样,写书不能是单向,如果这样的话,就会非常的枯燥乏味,需要进行互动式的双向沟通进行表述,才能达到要求。所以虽然前面积累了公文写作的基础,但是完全用不上,甚至都需要打破公文写作的固化思维,比小白从新学习要难得多,需要进行专项刻意练习才行。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初稿只是冰山一角,最关键的环节是在修改的过程,好点子来自好多点子,搜索素材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运用好搜索技巧,也显得格外重要,所以梳理出来关于搜索的技巧,制定了《素材收集对照表》,每天进行清单化收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