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从尿布到约会》》 所属活动: 拆书帮广州小蛮腰分舵第265次线上练武场 【腾讯会议室】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如何理性回答“我是从哪儿来的?”

开场:

大家好,我是饶优花,昵称优优。用三个词汇介绍自己:

医生:这是我的职业,而且是一名妇产科医生,作为一名医生,有义务去治病救人,但也有责任去宣传一些正确的知识。

简单:我的职业不简单,但是我的生活很简单。

学习:喜欢学习这个过程,可以不在乎结果。

学习目标:今天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拆书学习后,能够更理性的回答“我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

我今天给大家拆解的书籍是《从尿布到约会:家长指南之养育性健康的青少年(从婴儿期到初中)》

F特征:这部书由美国性知识教育理事会会长黛布拉·W. 哈夫纳博士结合30多年性教育工作和研究经验创作的经典著作。

A优势:作者黛布拉 ·W.哈夫纳(Debra W. Haffner)是美国性知识教育理事会前会长兼首席执行官,创立全美支持性教育联盟、全美青少年性健康委员会。该书在美国已经畅销了20年,并被美国权威教育机构推荐为“父母必读丛书”,被誉为“性教育圣经”。书中给与读者权威、周到、实用的性教育指南,在解释“是什么”、“为什么”的同时告诉读者“怎么办”,帮助家长读者养育一个性健康的孩子。

B利益:在性方面,我们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作为父母,您真的要等到孩子感染艾滋或者其他性传染疾病、等到孩子意外怀孕,给孩子“擦完屁股”,再来给孩子做性教育吗?作为父母,您真的放心让性信息狂轰滥炸的网络给您的孩子进行性教育吗?若您不是、不想、不放心,可以从本书开始,系统学习家庭性教育,获得权威、周到、实用的性教育指南,指导您的孩子,让他预防性问题危害,同时让他们成长为性健康的成人。

今天给大家带的片段是:我是从哪儿来。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从尿布到约会:家长指南之养育性健康的青少年(从婴儿期到初中》P83-84

我是从哪儿来的

下面是进行这类谈话的一些方法:

孩子:我是从哪儿来的?

父母:你指的是,你在哪里出生?还是宝宝是怎样形成的?

孩子:我是指宝宝。

父母:多好的问题呀!宝宝是在妈妈身体内一个叫子宫的地方生长的。

孩子:子宫是什么?

父母∶它是女人身体里一个特殊的地方,就在腹部下方。只有女人有子宫,所以只有女人才会生孩子。但是宝宝在肚子里诞生之初,爸爸也会扮演一个特殊角色。

现实是、这类谈话一般能满足大多数3~4岁孩子的好奇心。但是,不要惊奇于他们走开后,想了想,带着更多的问题回来。如果他们是这样的话,你真的应该感到高兴。例如—

孩子∶爸爸,我一直在想,宝宝是怎样进到子宫里去的?

父亲∶宝宝在妈妈肚子里诞生之前,需要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女人身体里有一个微小的卵细胞,男人身体内有一些微小的精子细胞。当这个卵细胞和精子细胞结合在一起时,就开始有了宝宝。

对于你的孩子来说,理解精子细胞、卵子细胞和受孕这些概念可能有些困难。但事实上,精子直到1677年才被确认,卵子甚至更晚才被发现。从人类历史角度看,过去人们认为女人只是个简单的孵卵器,而男人对孕育孩子却贡献了实际的物质。你的孩子也可能会这样想。

目前,这类谈话对大多数学龄前孩子来说可能足够了。但如果你的孩子仍然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继续问道,"但是那个卵子和精子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呢?",你可以非常简单地介绍性交是什么:

当两个成人彼此相爱,他们会互相亲吻、拥抱,,以感到舒服的方式爱抚对方。有时候男人把他们的阴茎放进女人的阴道里,阴茎把精子射进阴道里,精子沿着阴道游啊游,游进女人的子宫里,当精子遇上子宫里的卵子时,一个宝宝可能就开始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片段告诉了我们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我是从哪儿来的”。片段中通过一段对话及对话解析展开讨论回答问题的方法。我把它概括为两步:

一、澄清孩子的问题。比如可以这样问:宝贝,你好奇的是什么呢?或者:你是指你在哪里出生?还是指小宝宝的出生?

二、跟着孩子的认知程度回答

1、第一阶段:胚胎的生长,胚胎在子宫里生长

2、第二阶段:胚胎的形成,精子和卵子结合后就形成了

3、第三阶段:形成的过程:精子和卵子怎么结合的

这里我举一个我在前段工作中的一个例子:

我有个男同事,也是妇产科医生,刚好有个4岁的儿子,那天幼儿园放学后,接到我们办公室,小男孩吃饱喝足后兴致勃勃的问他爸爸“我是从哪儿来的?”。他爸爸,也就是我的男同事,因为是专业医生,从人体结构开始到生育,足足讲了10分钟,然后小男孩打断他说“爸爸,班里的老师说她是从广州来的,那么我是从哪里来的?”.小孩说完,我们办公室的所有人就哄堂大笑。(在这个例子中,爸爸是没有做到第一步“了解孩子的问题内涵”,比如可以这样问:宝贝,你好奇的是什么呢?或者:你是指你在哪里出生?还是指小宝宝的出生?)

【不这么做的坏处】心理学家说,孩子在大约4岁左右,会懂得婴儿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在出现之前,一定还有什么事情发生。但对于孩子的这个问题,父母的回答总是很含糊不清的,没有一个明确的回答。比如经常会有家长回答孩子,你是捡来的!还有的家长会说你是从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而更多的家长选择了逃避式的方法回应孩子,会告诉孩子你长大了就知道了!这样的父母不仅仅错失了一个性教育的可教时刻,而且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失去孩子对您寻求知识的依赖,孩子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很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相关的性知识(方式和知识都可能是您不可控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拆书家提问设计:

好的,大家以前遇到“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你收到什么样的回答或者你是如何回答他人的呢?比如有小孩的小伙伴,回忆一下您是怎么样回答“我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的;比如没有小孩的小伙伴,请回忆一下,以前父母是怎么回答你的?然后您是什么时候、怎么知道自己从哪儿来的?(显像提问)

请大家回忆以上类似的一个具体场景,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大家用1分钟回想,带回我们请一位伙伴来分享你的场景。

学习者案例记录:

简单爱:我小孩五岁的时候,在家里也问过这个问题,我当时是直接告诉他从肚子出来的的。

墨玉:我儿子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放学回来在家就问我是从哪儿来的,我们有时候说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有时候又回答他厕所里捞起来的。

钟海:我儿子小的时候,在农村老家也问过这个问题,村里的人更加不明白,所有理所当然的回答说是充话费送的。

拆书家反馈:大家的的场景很有画面感呢,也许正如各位小伙伴医院,在回答孩子“我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的时候,确实有些不着边际,错失了一个性教育的可教时刻,而且容易破坏孩子的安全感,也容易失去孩子对您寻求知识的依赖。

[A1+]

拆书家提问设计:好的,那么请我们来反思一下,刚刚的回答是不是可以更优化一点,当时有没有真正了解过小孩的问题,他想问的是故乡,还是关于胚胎的,如果是关于胚胎的,他已经知道哪些些,他想知道的又是哪些。如果按照我们刚学习的步骤,回到当时的场景,跟着孩子的思路走,达人应该怎样回答。请大家小组思考1分钟后,1分钟后,请1个人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简单爱:我的孩子已经长大,但是如果时光倒转,他五岁的时候在家里问我这个我这个问题,我首先会弄清楚他问的实质问题,比如问他:你是指你在哪里出生?还是指小宝宝的出生?

在确定他是对小宝宝出生有疑惑,会告诉他宝宝在子宫里生长,出生就是宝宝了;如果他继续追问宝宝怎么形成的,再结合绘本告诉他精子和卵子结合就行了宝宝;如果孩子还继续追问精子和卵子怎么结合的,我就再结合绘本告诉他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当然,我的孩子很可能到第二阶段就满足了。

拆书家反馈:

今天简单爱分享的案例非常好,真正做到了澄清问题、根据孩子的认知阶段回答“我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希望大家尝试对幼儿理性的回答这个问题,实践到自己的生活中,然后把的实践分享到我们的拆书群,谢谢。

时间总是过得有点快,希望经过了20多分钟的学习,您可以更加理性的回到“我是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了。今天我的分享到这里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