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洪欢Vivivan,三个标签介绍自己,爱学习的HR;涉略多种舞蹈,最爱爵士;专注于心理学、沟通类书籍拆解。
【学习目标】
目标1:当我们有负面情绪时或陷入沟通冲突中,能够通过行为方式回顾梳理自己思路,发现自己情绪背后的事实。
目标2:和他人谈论敏感话题时,能够从事实出发进行沟通,通过“综合陈述法”5个步,使彼此能顺畅交流想法观点,让对话有效进行下去。
目标1、2是层层递进关系。
【图书介绍】
观察家观察项目:在介绍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F、A、B。
F:我今天分享的书籍是《关键对话》,这本书由科里.帕特森4人团队创作出版,书中分享了如何应对沟通中观点不一致、误解、冲突的技巧,帮助我们达成有效对话。
A:相比同类型的其他书籍,这本书是沟通领域非常经典书,《纽约时报》《商业周刊》强烈推荐,位列亚马逊沟通类图书畅销榜榜首长达4年多,同时这本书基于20多年对10万人实证调查编辑而成,500强公司中有300家在运用,由此可见本书内容实用性和受欢迎程度。
B:我们经常在不自知情况下陷入沟通冲突中,明明是想关心对方、想解决问题可是最后却事与愿违,甚至发展到激烈争吵。你读了这本书后能够更好的识别关键对话,避免无谓的争吵,达成有效沟通。今天的拆页将帮助你有负面情绪时通过行为方式回顾,发现事实真相,并以事实为基础展开讨论,说出彼此想法,从而更好的达成沟通目的。
【分组】
为了便于后续讨论,我们进行分组,两两一组。
观察家观察项目:2个拆页【R】至少一个包括How的内容,有一定逻辑关系,比如递进关系;且总内容未超过4页图书内容。
拆页一
图:人的行为方式
行为方式回顾
要想放缓转瞬即逝的主观臆断过程,避免随之出现的激动行为,你应当一级一级地沿着行为方式模型向前反推。这个过程需要费点儿脑力,首先你应当停止当前的做法,然后分析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整个反推过程是这样的:
·[行为]关注自己的行为表现。询问:我是否表现出沉默或暴力应对的方式?
·[感受]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询问:是什么情绪导致我做出这种行为的?
·[想法]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询问:产生这种情绪的想法是什么?
·[见闻]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询问:这种想法的形成有何依据?
通过这个反推过程,你会让自己置身于思考和质疑活动中,进而改变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
观察家观察项目:2个拆页的【I】中,涵盖了二级的4种讲解引导技巧:1)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2)给出了学习者可能异议的预防性讲解,3)细化了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4)根据原文案例脉络,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拆页一
What:通过行为方式模型可以看到人从所见所闻到产生某行为有四个步骤,所以当我们有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行为方式回顾,发现事实,减少主观误断,从而避免过激行为。
Why:一般情况我们有负面情绪时,容易将自己想法作为事实指责控诉对方,对方会认为你无中生有,蛮不讲理,拒绝沟通或者反击。最后自己发泄了情绪,却没解决问题,还伤了感情。(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
上个月快递员没给我电话直接把我的快件扔到门口,导致丢失。我感觉他不想承担责任,嬉皮笑脸的很遭人烦,就开始在电话中指责他,工作不合规,我要投诉他。”他就开始辩解,我继续指责。我当时气坏了,也浪费很多时间争执(举反面例子)
How:如果通过行为方式回顾,就可以减少我暴力对抗情绪和时间,彼此争执也会减少。具体怎么做呢?
1、留意行为:我是否陷入沉默或暴力应对状态?比如指责对方,嗓门变大
2、关注感受:我现在情绪感受是怎样的?用更准确词描述自己的情绪,比如难过、委屈、尴尬、无助等等。
3、探寻想法: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我对对方的行为有什么样的看法?
4、发现事实:我的想法依据是什么?有没有可听到或看到内容做依据?
当时挂完快递员电话,他又给我打,我想再次挂断那刻,我忽然意识到我好像偏离了沟通目的,我立刻运用了“行为回顾方式”梳理情绪:
留意行为:我语音语调已经变得愤怒,我开始挂断对方电话,我已经暴力应对;
关注感受:我当时的情绪是觉得很生气、烦躁,感觉时间被浪费;
探寻想法:我认为他工作不认真导致我快件丢失,现在还在找借口不想负责;
发现事实:他擅自把东西放在门口导致丢失,且说:因为上次放门口没丢,别人也没丢,为什么这次丢了呢?语音语调慢悠悠的
当我这样回顾完,认识到自己生气其实是因为我认为他是个不负责、浪费我时间快递员,可这不一定是事实;事实是我东西丢了,我需要把东西找回来。我的关注点转移,生气愤怒情绪也没有了。
(反面例子加工成正面)
有人可能会说我按照这个方式回顾了,并且根据回顾得到事实和对方沟通了,可是对方不认可,说我歪曲事实,怎么办?这时候你要留意自己是否存在极端想法“我没有错”、“他是个大坏人”、“我也无能为力”,这些极端想法情绪可能会使自己完全陷入情绪中,促使自己歪曲或杜撰事实,为后续的沟通带来障碍。这时候要提醒自己,有没有别的更具体想法存在呢?(给学习者可能异议的预防性讲解)
拆页一
观察家观察项目:使用【A1】技能点的环节提问和指令清晰,学习者能够根据提问中的场景联系自己过往的具体经验,且加工出假如在遇到同等情况,可以如何做。
请大家回忆下最近一个月内,在你工作或生活的场景中是否有出现冲突,比如你和同事沟通工作,和配偶分配家务,辅导孩子学习,和服务人员交流等等?具体什么时候(When),和谁发生争吵(Who),因为什么争吵(Why),你说了什么、结果怎样(What)?大概2分钟时间。(显像提问法)
学者者案例记录:艳丽分享
具体场景:上周给孩子安排了课外辅导班,当天孩子说不想去,改天再去,劝说了也不行,我就朝孩子发脾气了。
如果时光倒流回到过去场景,尝试用行为方式回顾四步法你会怎么做?找到事实后,是否有可能减少过激的行为?大家简单写下来,然后小组内彼此讨论,大概4分钟时间。(A1+)
学习者案例记录:艳丽分享
若用行为方式回顾四步法来做:
行为:我对孩子发脾气,指责她不听话;
感受:当时很生气,觉得时间被打乱了;
想法:感觉孩子太任性,不听话,想怎样就怎样,完全不考虑父母的时间安排,不尊重我;
事实:上周给孩子安排了去上辅导班,当天孩子却说不想去,和她说了她还是拒绝去辅导班。
拆页二
鲍勃:亲爱的,今天过得怎么样?
凯罗尔:不怎么样。
鲍勃:怎么啦?
凯罗尔:今天检查信用卡账单时,我发现有一笔48美元的消费,地点是街头的晚安汽车旅馆。[分享观察到的事实]
鲍勃:啊?会不会弄错了?
凯罗尔:没错,确实如此。
鲍勃:别担心,哪天有空的时候我去那家旅馆核对一下情况。
凯罗尔:我觉得还是今天晚上就弄清楚比较好。
鲍勃:不用了吧,还不到50美元,回头再说吧。
凯罗尔:可我担心的不是钱的问题。
鲍勃:那你担心什么?
凯罗尔:我担心的是旅馆问题。要知道,我妹妹就是在那家旅馆发现她老公菲尔有婚外情的,她也是发现了一张可疑的旅馆账单。[试探性地提出想法]这件事我不必担心吧?你觉得这个账单会有什么问题吗?[询问对方观点]
鲍勃:我不知道,不过你可一定要对我放一百个心。
凯罗尔:我知道不该怀疑你的忠诚,我也不相信你会搞婚外情[对比陈述],不过,如果我们能今晚把问题查清楚的话,我肯定就安心多了。你觉得行吗?[鼓励尝试]
鲍勃:好吧,我没意见,咱们这就打个电话过去问问清楚。
拆页二
【细化原文行动步骤】
What:当遇到敏感问题需要沟通时,可以通过五种技巧让对话进行下去,简称“综合式陈述法”。
Why:如果我们在激动的情绪中,随着自己感受和想法随意说,很容易让对话陷入僵局,对方拒绝沟通或怒怼;而“综合式陈述法”能创造安全的沟通氛围,有利于对话进行下去。
How:那具体怎么做呢?
1、分享事实经过。从看到的、听到的事实谈,事实是真实发生的,不容易产生争议。
2、做出试探表述。谦逊自信说出自己根据事实产生的想法,不要用过于绝对词。如用“我认为”代替“事实上”,“我有点怀疑”代替“很明显”。
3、询问对方观点。鼓励对方说出他看到事实、想法和感受。
4、说出你的想法。告诉对方你对这件事儿的看法或建议,可以使用对比说明法明确你的意图。如我不是希望……而是想……。这个想法和步骤2”试探性表述“的观点有区别,是相对敏感的观点,不适合开头立刻说。
5、鼓励对方表达。创建安全感,鼓励对方说出自己的不同或甚至对立观点。
有人可能会说步骤好多,好复杂,我不能“分享完事实”就直接“说出自己想法”吗?可是过犹不及,过早提及敏感话题容易让对方抵触,拒绝沟通;前面做了一些铺垫,更有利于对话展开。(给学习者可能异议的预防性讲解)
【根据原文案例脉络,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我外甥毕业两年,家里想让他考公务员,他一直很抵触,虽然考了几次,都没过,一门心思想去健身房当教练。上周他主动找到我沟通:将4个技巧分别打印了4张A4纸张,每个技巧演练时展示给大家看,帮助在场的学习者熟悉此技能点.在案例演示过程中,对难些的题目技巧进行简单点评。
小杰:我想做健身教练,可是爸妈不赞成,他们就想让我考公务员,我根本不是学习的料。
我:你去健身房看到健身教练一般多大呀?有超过35岁的吗?
小杰:健身房教练都比较年轻,35岁的很少。
我:那35岁的健身教练去哪了?
小杰:可能他们年纪大了干不了了,少数开健身房了。(分享事实经过-事实可以由我说出也可以由对方说出,而现在我在引导他说出事实)
我:是呀,你自己也看到健身房教练做不长久。我认为找工作要从长远来规划,至少5-10年在你的领域是不被迅速淘汰的(做出试探表述-委婉表达我的想法)
小杰:那我该怎么办呢?
我:你觉得在鹰潭一份工作35岁之后还能继续从事的工作有哪些呢?(询问对方观点)
小杰:嗯,公务员或老师还是很好的选择,至少我不会在35岁失业。
我:小杰,小姨不是说非要你考公务员,而是希望你做选择时候要从长远考虑,公务员考试确实难,但从长远看是值得的(说出你的想法-通过对比说明我心中想法)
小杰:小姨你说的有道理,那我好好准备下吧。
我:那你这次考公务员有没有什么顾虑的?(鼓励对方表达)
小杰:听你说完我确实想考,可是考了几次没过,题目有点难。
我:那我们可以约个时间分析下如何更好的备考。
经过这次沟通,外甥也从心理认可公务员工作,目前他在南昌集中学习备考公务员,状态比之前还是好很多
拆页二
观察家观察项目:使用【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应用知识点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刚我们学习了如何应用“综合陈述法”表达观点,那我们现在来做个现场演练,请大家仔细听下具体演练场景:
小林(女)和小李(男)是一对新婚夫妻,小林加班回来看着桌上吃完的外卖包装袋凌乱的摆放,老公窝在沙发投入的玩着游戏,莫名生气:“老公真是不思进取就知道玩游戏,暗示他那么多次都没改变,凭什么我在外辛苦工作一天回家还做保姆?”小林思考了一会儿,打算用“综合陈述法”和小李好好沟通。
那现在请每两个人一组,一个扮演小林,一个扮演小李,进行对话沟通演练。6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小李”和一位“小林”现场分享。
现场演练记录:
小林:老公,家里餐桌好乱,餐盒什么都没收,汤都洒了。(分享事实经过)
小李:嗯,刚吃完饭还没收。
小林:那你能帮忙一起收下吗?这看着有点乱。(试探性表述)
小李:等会儿哈,等我玩完这一局。
小林:哦,那我等会儿你。
小李:好嘞,我现在弄完了,老婆我来收拾了。
小林:老公,我有时候下班挺累的,你下班早吃完饭能不能及时收拾下呢?(征询对方观点)
小李:有时候吃完饭感觉有点累了,就想歇一会儿再弄,一玩游戏时间就过的比较快,忘了。
小林:老公,我不是不想让你玩游戏,只是我加班很晚回到家看到家里凌乱就会有点烦躁。若你能主动帮忙分担些家务,就太好了。我也知道你忙,你能不能以后主动帮我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呢?(鼓励对方表达)
小李:我确实不太擅长干家务,但若能给你分担一些,我可以尝试,做不好的你可以指导我。
观察家观察项目:使用【A2】技能点指令清晰,至少一个【A2】环节提问中包括情境或场景,有学习者受启发联想到自己的具体应用场景。
请大家思考下最近一个月有哪些事情你觉得很重要,需要认真沟通解决,但话题比较敏感,比如领导分配奖金不合理,公婆对于孩子教育干涉过多,孩子学习磨磨唧唧等?选择其中你觉得话题很敏感但是你最想解决沟通的场景,小组内进行分享(显像提问法)。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1小漫:男朋友做动漫设计,经常需要晚上工作,白天他睡觉,我就很难找到他,我最近因为这件事儿很生气,发生争吵。
如果你想更好的达成沟通目的,如何运用“综合陈述法”和对方沟通?请大家列下行动计划,需要又清晰的目标,行动时间,大概步骤(A2+)
学习者案例记录:准备这两周用“综合表述法”和男朋友沟通作息时间
分享事实经过:很多次白天我有事儿找到,可是根本没法联系上你,打你电话一直打不通,我就很着急。
试探性表述:我希望我们能有沟通交流的时间,这对我们感情很重要。比如你白天上午睡,其他时候空出点时间。
征询对方观点:你看是否能调整下你作息时间,为我们每天沟通预留个几小时的固定时间?
说出你的想法:我不是想要监督你,让你没有自由,只是你白天睡晚上工作到很晚,作息都有点混乱,我比较担心你身体。这也不利于我们感情沟通。
鼓励对方表达:你怎么想的呢?你觉得时间怎么调整合适?或你有别的想法?
观察家观察项目:结尾时给出了强有力的结语
我们日常沟通不能完全避免矛盾冲突,但我们若能察觉自己和他人情绪的变化,通过“行为回顾四步法”区分自己个人想法和事实情况。再通过“综合陈述法”运用,帮助我们有效表达想法,既解决问题又不伤感情。这就是我今天带给大家拆页的全部内容。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决定生命的品质,愿我们都能通过学习让生活更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