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拆书帮长沙麓山分舵第435期线下活动(河东曼哈顿分场)总第466期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移情聆听的四个阶段

开场:

大家好,我是甜甜,对,是生活甜蜜的甜甜,我的三个标签
1.个人成长教练践行者;
2.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3.升级打怪的拆书家。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在分享前,我想请大家分一下组,,以中间为界限二人一组,谢谢!
【学习目标】
通过今天的拆页学习之旅,当学习者在日常交流中,当遇到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观点时,能够运用“移情聆听的四个阶段”去真正倾听,了解对方内心的真实感受,以让对话达到有效的沟通。

【F特征】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在美国号称影响力仅次于《圣经》。最早出版于1989年,在商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该书全球销量过亿。

作者史蒂芬·柯维博士,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入选美《时代周刊》“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启蒙家。

那么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七个基于原则的方法论,这七个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个人和职场上的各种问题,本书被称为个人成长和管理的经典。

【A优势】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曾高居《纽约时报》最畅销书籍排行榜之首。并占据畅销书排名榜长达30年,2002年,《福布斯》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评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书籍之一。

这本书和其他同类型管理型书籍不同的是:它不仅给了七个基于原则的方法论,还基于这些方法论,给了读者非常多的小行动,帮助你可以达到原则方法,它还举了非常多例子,让你在读故事中,感受这些方法的力量。所以这是一本放在书架上,时看时新,时看时有用的书籍。

【B利益】

当下社会信息海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人们无时无刻不被信息裹挟往前走,越来越多的人迷茫,焦虑。而如果我们想改变现状,首先要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也就是思维定式。我们需要由内而外的成就自我,这也是这本书先讲述个人领域成功,再讲述公众领域成功的缘故。

那么今天这个片段的学习是本书中习惯五知彼解己--同理心交流方法论其中之一的有效沟通。学习了这个片段,将帮助你解决,为什么越亲密的人越沟通不了。

先花1分钟来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之后眼神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移情聆听的四个阶段

片段来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P263史蒂芬.柯维

这个例子充分显示有效的沟通多么不易,了解他人又是多么重要。正确的沟通方式也就是移情聆听,至少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能使人专心聆听。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你已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纯用自己的词句表达,但仍用左脑的逻辑思考去理解。

父:“你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渗入个人的感觉,右脑发挥作用。

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

父:“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

父:“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运用第四阶段的方式沟通,不仅能了解对方,更能帮助对方认清自己,勇于表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移情聆听是什么呢?

是一种我们把自己的想法与思维放下,真正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思想,感受他的感受,从而达到他愿意和自己多倾诉的目的,但这并不一定是完全赞同或否定对方的观点,沟通交流前需要充分先去感受他的世界。

Why:

有个数据说,当别人和我们说话超过7秒时,我们的头脑就开始想如何回应了。所以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我明明在劝他,给他说的那么有道理,但他却听不进去,或者怎么越劝越劝不好。

其实这就是我们没有走进对方的世界里,不了解他,那么我们所有的再有道理,对方是听不到的。因为没有满足他被听到,被认可,被肯定,被欣赏的基本需求。所以我们需要移情聆听先满足对方的基本需求,再去往下交流沟通。

(不这么做的坏处)

而大部分人在听别人说话时,总是会给一些建议,判断,自己的经历,大道理等等,但这些,当一个人没有被满足精神基本需求时,他是听不到的,即使你说的非常有用,对于此次对话都是无效的。还会影响你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之后或许他就不想和你沟通交流了!

比如:我妹妹和爸妈现在住在一起,她上周和我打电话说,咱妈怎么对晓泽(妹夫)那么不满意,人本来在我们家做事,就挺难的,结果咱妈还老是讲他这里不好,那里不行;你说我俩都结婚了,她怎么还是这样?然后我说:唉,咱妈这是更年期了,你理解理解,毕竟她在家里也不容易。我妹然后说,那谁容易,我容易吗?真的是。我说,那你想一想,现在她经济压力大,然后想要你更好,但他们的表达就是这样子,你还不习惯。我妹说,我习惯呀,但人家小泽不习惯呀,搞得我们俩都不好了。我说,你别把她的话当真,我妹说,我没当真,但架不住她天天说呀,······。然后这场对话就是这样子的感觉结尾了,我感觉我在说自己,她在说她。没有一点交流感觉。

How:

我们来如何来打破这个沟通交流的魔障呢?移情倾听四步骤

一、不加自己的评判,重复对方的话

顾名思义,就是我们不要加自己世界的判断与评论,去重复对方说的话。

比如上一个反例中,我妹妹说第一句话,我说:嗯,你在说咱妈在家总是讲小泽这里做不好,那

里做的不对?

在妹妹和我说话时,我要清空自己的世界,不加自己的评论与判断,去重复她的话。

二、试着去总结对方的话,看是否正确,如果不对,继续去总结

运用我们的逻辑脑,去总结对方的话,试着说出对方心中的定论。

比如:当我妹妹说完后,我可以总结说:你是不是觉得“婆媳”中,自己夹在中间,好为难。

去总结她给我说这件事背后的结论,可能在正确,也可能不正确。需要一次次交流,感受她的世界,倾听她所想要表达的。

三、当对方有情绪时,去感受她此刻的情绪,并说出来。

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他此刻的心情。多留意对方言谈中所传达的信息,当感受到对方此刻有情绪时,不断感受他此刻有的情绪,一旦你说对了他的情绪,对方的情绪就会缓和一些。那么他就会愿意回到理性层面继续沟通。

比如说我妹妹和我说的过程中,我可以说,“婆媳”关系中,你夹在中间,是不是觉得很无奈,委屈?确实,人都说和父母住在一起,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摩擦,夹在中间的人挺难的。

去理解她此刻的感受,引导她可以说出更多。

四、当对方情绪稳定时,再说出他当下的现状与感受。

理性与感性并存,说出对方当下面临的事情与情绪。得到对方的确认后,引导对方找到解决方法。如果对方想要建议,可以给予建议。交流中对方一旦有情绪,继续说出他的感受,再进行下一步。切忌,对方有情绪的时候给建议。

比如:我妹妹说完后,我可以说,嗯,你觉得当下,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调节吗?和她一起找到方法。如果她说我就是和你说说当下的情绪,没什么,我还是会调节他们的。那我就听听,让她舒解压力就好了。

Where

移情聆听其实是有效沟通的前奏,如果这一步你没有做到,那么其实后面的交流沟通就无效了。

所以它可以适用于我们身边亲近的人找我们倾诉烦恼,不顺心,或者想要寻求帮助时,这个方法很适用,还有一个是工作场景中,当下属或同事找你抱怨某件事或人时,也可以适用。

如果对方只是单纯想要聊八卦,那么这个方法就不适用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了解了移情聆听三步骤,请大家回忆下,最近的一个月内,你身上是否发生过类似的经历,如果有,是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
(显现化提问:)
比如:当你的爱人在事业中遇到麻烦,然后下班回来跟你抱怨,还带着情绪,“领导今天让我加班,本来也不是我的事......”,结果你理性地分析问题,并给出诸多建议,然后你的爱人,非但没领情还跟你争吵了起来“要你来管呀!”。然后你也很委屈,不知道怎么回事?!
还有当某天下午,你和朋友约会在咖啡店,你的朋友和你说她生活家庭的琐事,你却给她教练以及引导,结果她说我只是想和你随便聊聊,结果你就给我拆解案例,不想和你说话了。这场聚会不欢而散,而你在原地说怎么好心当驴肝肺了?
生活中是不是经常发生这种与他人沟通不顺畅的场景?
我们找一个伙伴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闺蜜一个人带孩子,又要工作又要带娃,忙不过来,就请到婆婆帮忙,但婆婆不适应这边的生活,要走。所以闺蜜找她说这个事。她觉得带娃是自己的事,婆婆不适应这边生活,要走正常呀。然后导致闺蜜不想和她聊下去了。她也很不舒服。

提问设计:刚刚大家都回忆到自己沟通失败的例子,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应用刚才所学的“移情聆听”去回应,大家可以怎样做?
两两分享下,三分钟后,我们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学习案例记录:
学习者:闺蜜说,我自己带娃,婆婆来帮忙却要走,我真的太难了!
我说:哦,你现在觉得自己有些难,又要工作又要带娃,婆婆还不帮忙,是吧?
闺蜜说,是呀,让她来帮下忙,结果她还这样那样,都不为我们想想吗?
我说,嗯嗯,你觉得挺为难,委屈,婆婆不在此刻帮你。
闺蜜说,是呀,
我说:嗯嗯,你想要婆婆帮你度过这个忙碌阶段
闺蜜说,是的,我想她先留三四个星期,我忙完这一段就可以了,其实。
......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移情聆听”的拆解和学习,那如何设身处地的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想表达的内容和感受,让对方感受他被你认可,接纳。之后对你打开心扉。你们的关系从而更加亲密。

希望大家以后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有意识的运用起来,改善你的人际关系。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