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是今天晚上的拆书家刘琴,大家也可以叫我琴子。用三个标签再次介绍一下自己:成长赋能师、终身学习者、拆书实践者。
【分组】
今天的拆书分享过程中会有讨论和联系环节,咱们需要先做一个分组,按照座位,我的左手边为第一组,我的右手边为第二组。
【学习目标】
希望通过跟随我今天的RIA现场学习,学习者能够在一场因观点不同而有可能产生语言暴力的对话中,有效运用对比说明,顺利的完成对话,并且增加双方的感情。
【图书介绍】1分钟
【Feature特征】(以书为核心来满足好奇心)
今天的拆页选段源自《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
这本书对“关键对话”的定义是指双方观点不一致、双方情绪都很强烈、有很大的风险的对话。我们常常认为一旦在沟通中到达如此关键的时刻,就很难再进行下去,可是这本书提出了简单易学的方式和模型,让我们能够轻松应对沟通中遇到的艰难时刻。
【Advantage优势】(用比较建立安全感)
我们要说说这本书的江湖地位
《关键对话》在2012年一经问世便高居《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每一个沟通技巧都给出案例来帮助读者理解,并且这些案例是作者团队基于20多年对全球10万人的实证调查所写,具有很强可操性和实用性。
【Benefit利益、好处】(强调学习者能学到什么以引发兴趣)
【B1】(学完本书可得利益)
它好在哪里呢?本书告诉我们一套完整的对话流程,从明确对话目的,到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让他人畅所欲言,不但有方法,而且有实际的案例的供参考学习,帮助我们在面临关键对话场景时能通过高效沟通达成目的。
【B2】(学完此片段可得利益)
如果你在生活和工作的沟通中,当对方出现观点或意见与你不一致,或者有言语攻击时,而你又比较容易因此生气发怒,控制不住脾气的话,那么今天的拆页就能帮助你摆脱这种非黑即白的傻瓜式选择,顺利完成对话,改善人际关系。
【R】阅读原文拆页(大家花1分钟进行阅读)
接下来,我们就正式进入到拆页片段,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进行原文阅读,现场小伙伴们在阅读完了之后可以举手示意一下哦。
【片段来源】: 《关键对话》P41-42
【主题】: 拒绝“傻瓜式选择”,学会对比说明
对话高手在拒绝“傻瓜式选择”时会提出新的选择。他们会面对更为棘手的问题,排除非此即彼的选择,转而寻找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比说明。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首先,你应当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做到审视自我可以让你在对话中占据领先优势,如果能明确对话可为自己、他人以及你们的关系带来的重要意义,那你就能成功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了。例如,“我的目的是,让丈夫变得更加可靠。每次他承诺的事情都做不到,我已经受够了这种失望。”
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这一点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所在。想想看,如果你放弃战胜对方或明哲保身的想法,会发生哪些对你不利的情况?如果你停止咄咄逼人的表现会带来哪些不好的结果?如果你不逃避问题,情况又会出现怎样的转变?例如,“我不希望看到的是毫无意义的激烈争论,这样不但让人心烦,而且无法改变情况。”
最后,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你应当把前两步结合起来,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迫使自己跳出沉默或暴力的怪圈,寻找更具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
“我该怎样和丈夫展开坦率对话,一方面能和他讨论更负责任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不会破坏情绪或浪费彼此的时间?”
对那些从“傻瓜式选择”过渡到理智思考这个新问题的人来说,观察他们的表情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们会逐渐陷入沉思,眼睛慢慢变大,大脑飞速运转。令人惊奇的是,当我们问他们“你觉得有可能做到两全其美吗”时,他们的回答非常一致,都承认这种可能性其实很大。
【I】重述原文(5分钟)
(好,时间到,内容很简单相信大家都浏览完了,下面我将对这个片段进行讲解,大家跟着我一起再来详细看)
What:原文片段告诉我们在对话场景中,若因意见不同可能会造成的暴力沟通时,可以运用“对比说明法”,找到你对话的初衷,做出更优选择,顺利完成对话。
Why:我们发现,在沟通中大家经常会因双方观点不一致,或者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比较容易失去理智和判断力,要么直接怼回去,要么直接用沉默或回避的方式来终结对话。作者把这种“打”或者“逃”的现象称之为“傻瓜式选择”。
若可以很好的运用作者提供的“对比说明法”,就是一种拒绝“傻瓜式选择”的有效办法,能让我们的大脑时刻明确最初的沟通目的,既能完成高风险对话,达到自己的目的,又不影响你的人际关系。
How:那究竟怎么做呢?“对比说明法”一共就三个步骤,分别是:
1-明确沟通目的:一定在沟通前问自己,我希望通过本次的沟通,为自己,为对方及我们的关系达到什么目的。
2-结果自我预警:我最不想看到什么情况产生?
3-找到更优选择:那么为了完成这些想法,我要怎么做?
【案例说明】
我举一个自己的案例来加深大家对于“对比说明”三步骤的理解:
就在上周三,我们部门来了一位新的培训老师,经过了两天的培训。在第三天我们交流复盘,询问她在哪些地方还有疑问的时候,她竟然说出了:对于岗职,对于公司的架构和主营业务等都是不清晰的。当时我的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认为这不应该是一位拥有丰富培训经验老师应该有的状态,而且在她第一天入职的时候,这些内容我都已经一对一的讲解过了。 就在我想开怼的时候,我想起了这几天一直在写的对比说明的这个拆书稿。我不应该是要拒绝“傻瓜式选择”,因此我深呼吸了一下。
【反思】
1-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找新人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目的是希望她能快速上手,能分担工作,把我从事项上解脱处理,让我有时间做更多规划性和全局的工作;
2-在这样一个沟通环境下我最不想看到的结果是什么(结果自我预警):下属按照我的方式去加速了解或学习,但会觉得她的上级是一个脾气不好、或无法解决问题的一个人。
3-为了达到我想要的一个目的,解决当前的问题,我要怎么做?(找到更优选择):所以当时我就很坦诚的问了她一个问题:闵老师,因为您本身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培训老师,那针对目前你的现状,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吗? 果然她给我一个惊喜:她说:刘老师,目前我想通过与一线业务做一次深度的沟通和交流,去协助我梳理我对公司及业务的理解。
因此,在我们沟通完之后,我就找到了我们的一位资深的一线的业务人员,让他与这位新培训老师做了一次沟通,这个问题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并在当天下班前,再次找我沟通了目前学习进度和情况,状态还很不错。
【预防异议】
你可能会想,面对他人的不友好,我怎么能不回击呢?
而且在非常激烈的沟通中,我的情绪已经上来了,我肯定想先怼为上,对吧?
不可否认,在我们练习初期,大家可能有一点的抵触情绪,尤其是当我们情绪激动,在肾上腺素的影响下,可能更倾向于做出“打”或者“逃”的简单选择。但是只要你能够开始拒绝“傻瓜式选择”,学会对比说明的三步法,你便能慢慢习得 如何在情绪化,高风险,分歧多的对话中完成你的观点共享,聆听对方的想法,并且牢固你的人际关系的技能。
Where:此方法既可以在双方情绪激动,观点不同,或者谈话结果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对话中使用,也可以在闲聊对话氛围紧张时使用。
【A2】催化应用(9分钟)
【分步催化1】(4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
好了,现在请大家想一下,在接下来一周或者半个月内,你有可能和谁进行关键对话,并且会出现时因为观点不同而情绪激动进行“言语攻击”或者“沉默”的行为。
如:比如让孩子不要看电视和手机等电子产品,多和小朋友一起玩;
让老公每天能按时下班,并能陪家人和孩子一起吃饭,增进亲密关系;
让老板加工资,并认同你的方案;
与同事讨论工作,让他能按照你的方向执行等等;
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把你能想到的对话对象,目的、场景写下来,然后在小组内分享,2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李林)分享:针对“老公下班回家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会影响小孩”的现象,进行一场对话沟通
好的,非常感谢李林老师的分享,场景非常的具体,而且这样的情况下确实很容易造成冲突。可需要我们开展一场关键对话了。
【分步催化2】(5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
好的,接下来就请大家,根据你刚才在小组内分享的场景。你试想一下当对方出现什么样的言论、回应、语气时,会让你有“沉默”或者“情绪激动”。
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你会如何运用今天所学的对比说明来拒绝这种“傻瓜式选择”,这里需要大家“对比说明”三步骤的主要内容,并在小组内分享,每人约2分钟的时间。之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提示:1、明确沟通目的;2、结果自我预警;3、找到更优选择;)
【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李林)分享:1-明确沟通目的:时刻记住我的沟通方向,是希望他能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
2-结果自我预警:他可能会有反对意见,说上班比较累,想放松等~
3-找到更优选择:不反对他玩手机,只是希望你在与小孩共处的这样一个场景中,不玩手机,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替代方式放松自己:比如躺沙发上休息,或者看书等;
感谢李林老师的精彩分享,从你的分享中我能清晰的感受到你沟通目的的明确。我们唯一能控制的是自己,因此改变从自我做起,希望通过今天分享的内容,各位能和我一起拒绝“傻瓜式选择”,学会对比说明,逐步成为对话高手。
【结束语】
好的,今天我的拆页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陪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