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反惰性-如何成为具有超强行动力的人》 所属活动: 《反惰性》——幻想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用幻想探索自我

开场:

大家好,我是路飞,是一名财务师。

【事件场景】我有一个朋友茂鑫,经常在我和朋友面前幻想自己买彩票中大奖,然后在上海买房买车,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有一次我实在受不了了,就问他,既然你想的这么好。那你倒是买一张彩票啊。

【提问】大家想想看我们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很多美好的愿望?既然你的愿望这么美好,可是你为什么没有行动呢?

【影响】如果愿望只是停留在幻想里,它永远不能成为现实。长时间的幻想还会腐蚀掉你的行动力,使整个人变得更加懒惰。

【解决】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厄廷根教授的《反惰性》。她在说中介绍了一种提高行动力的woop思维理论,它不需要我们发誓,下决心,也不用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调整自己。只需要简单将幻想与现实进行连接就能够激发出强大的行动力。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拆页是这个思维的基石,有关幻想的拆页。下面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拆页。

【学习目标】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运用幻想,明确自己想要的东西。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幻想是一个很有用的“探索”方式,因为通过在幻想中模拟,你可以预先体验自己的愿望得以实现的情景。这些愿望可能涉及遥远的将来,也可以只与下一个小时或明天有关。比如说,珍妮是一家大型服装生产商的市场部经理,她有时候就喜欢坐在办公室里幻想明天将会达成什么愿望。这一天,她知道自己第二天晚上就要出差,于是她开始想象着自己明天上午的事情,“收拾行李,跟同事打电话,跟3位下属开会讨论即将到来的商品展示会”。她向办公室窗外看去,想象着“坐在飞机里,知道手边的工作都已经完成;她喝着冰镇饮料、悠闲地浏览着报纸并安然入睡”。

接着,现实中的珍妮慵懒地点开了一封电子邮件,却突然发现自己忘了一件事。她儿子到这个城市里来了,而他们最近一直没见过面,她真正盼望的是跟儿子好好聚聚。接着,她想象着“跟儿子 一起骑自行车到他们最喜欢的那家法国餐馆一起吃早餐。 他点了法式果酱长面包,或是他小时候特喜欢吃的巧克力杏仁羊角面包,而她点的是双份意式特浓咖啡。他们娘俩坐在餐桌前,都没说话,有好的侍者把他们的食物端上来,接着他们就谈起了过去几周时间里彼此的生活。”是的,这才是珍妮真心盼望的。于是他就把愿望改了,同样改了的还有她的日程安排。

——《反惰性》P43,44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部分

说起为什么没有行动,有人说哎呀这个太难了,一开始就觉得不可能。也有人会归咎为自己就是一个没有行动力的人。甚至有时候压根就没想过行动这件事,只是想想而已。可是还有一部分人明明有行动的心,但却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应不应该辞职?中午吃麻辣烫还是黄焖鸡?我要不要考研,要不要跟他结婚...。然后在纠结,权衡和选择中忘记了行动。一小时,一天,一个月,甚至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强化讲解概念】

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是你采取行动的第一步。这个拆页告诉我们可以用幻想的探索功能,来帮助我们明确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你到服装店买衣服通常会挑选几件衣服然后试穿,如果你幻想着自己穿这件衣服,你的另一半会夸你好看,你可能就会立刻买单。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幻想和想象混为一谈,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幻想,什么是想象。这里说的“幻想”和我们平时说的想象有什么不一样吗?搞不清楚这些,自然也就谈不上用好幻想这个工具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心理学家。要想区分幻想和想象,我们就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不同。

一言以蔽之,幻想其实是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首先:想象分为:无意识想象和有意识想象。

比如我们睡觉时候做的梦,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想象。他是一种不由自主产生的。

而我们大多数的想象都是有意识的。有意识地想象又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再造想象就是你根据别人的描述在大脑中形成的场景,比如:我跟大家讲,一身黄毛的孙悟空带着一个粉红色的发卡。大家在大脑中想象出来的场景这就是再造想象。

而创造性的想象,是大脑中独立产生自我脑补出来的新形象的过程。比如菜心你今天工作非常辛苦,结果马上下班了,老板让你加班两个小时。你敢怒不敢言,心里非常抓狂,然后在大脑中想象着自己怒吼着掐着他的大腿,或者拿一把AK突突他。这就是创造性的想象。

而幻想其实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想象,只是他有一个前提,就是指向未来还未发生地事情。比如,我有时候会幻想60岁退休是什么样的场景。我想我会和我的爱人,在海边有一个小木屋,白天晒晒太阳,晚上吹吹海风。至于孩子吗,一年过来看我们几次就可以了。这就是幻想。

【具体行动步骤】

所以,所谓的幻想就是指向未来的还未发生的创造性的想象。那我们知道幻想的概念了,当我们运用幻想时,我们就知道:

首先:明确一个愿望

第二:想象愿望达成时地场景

最后:评估感受:记录场景带给你地感受和冲击力。然后去评估愿望是不是你想要的。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第二步幻想中的场景,就像拆页里,主人公幻想和孩子一起吃法国大餐的场景,吃的什么,聊的什么以及服务员上菜都很详细。所以你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将幻想的场景更加贴近现实。你在场景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你是什么感受等等,场景越贴近现实,你做的决定就越接近真实。

【案例分享】

比如前段时间我2014年去的驴友多吉亚培(是我2014年去西藏认识的藏族青年,我去过很多次)邀请我十一去他家乡那曲(那曲就在西藏),我就用幻想呈现以下去他家乡的场景。我看到,我开着车行驶在高原上,天那么蓝,云那么白。遍地是牛羊。我到她家,他妈妈给我献了一个哈达,我抱着他儿子亲了她一口。然后把这本反惰性送给他。哈哈哈,我心里特别开心和兴奋。我就答应他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学习者应用。

下面请大家想一想,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你会在面临哪些决策时,运用到幻想这个探索工具?请在脑海中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并把它编成一段小剧本,设计出有人物、有情节、有对话的小故事。

备注:行动是他做出了日式便当的选择,并且点了一份日式便当。选择也是一种行动。

学习者分享:

人物:carol和蔡心

起因:国庆节去三亚还是去新疆

人物对话:

carol:蔡心,国庆节旅游三亚沙滩和新疆喀纳斯湖不知道怎么选。(明确愿望)

菜心:打个比方,你喜欢在湖边做什么?(幻想场景)

carol:湖水非常的清澈,湖边还有很多草地,我坐在草地上,看看书,欣赏湖景,看看蓝天白云。晚上还可以打一个帐篷宿营。看星星看月亮,多美呀。

菜心:如果你去三亚会是什么体验?

carol:三亚太热了。(评估感受)

carol:我要去新疆

好的谢谢carol和菜心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够运用幻想的探索功能,明确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