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叫甜甜,甜蜜的甜,希望每个见到我的伙伴生活甜蜜。我的三个标签:
一是个人成交教练,知识付费学习国外顶尖的个人成长体系,成为助教,帮助将近50位女孩走出迷茫,找到方向。二是我是社群创业者,利用社群陪伴用户成长;三是终身成长者,喜欢阅读与写作。今年我的愿景是帮助50位女该走出迷茫,找到力量。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成甲的《好好学习》 ,得到有一门很火的知识类栏目《成甲说书》,他为大家浓缩、解读一本书,很多人听完他解读都觉得非常受益。那么这本书就是他总结了自己对于学习思考与实践的方法论。如何把信息变成为我们所用的知识,并且用系统把知识串联起来。
【原文片段】
下面是我的拆页选文片段:
主题:迅速看透问题本质的利器
片段来源:【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P220
原文片段:
《好好学习》成甲P193-195
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绝大多数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从what的角度出发,很少有人能够从how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站在why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最早将why——how——what的思考方式总结成黄金思维圈的人,是西蒙·斯涅克。他是在TED的一次演讲中提到黄金思维圈的,那个演讲的名字叫“伟大的领导者如何激励行动”。不过显然这个方法应用的领域远远超越了激励别人。
西蒙在他的演讲中举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关于电脑行业的例子:大多数电脑生产厂商思考和表达问题,都是站在what的层面。他们在营销时,大多都是说:“我们生产的电脑性能非常好,使用很便利,要买一台吗?”这是站在what的层面上去思考,“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有什么特点”。
而西蒙提到,苹果公司是完全不一样的。苹果公司做营销时,传达的理念是: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
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把我们的产品设计得十分精美,使用简单,界面友好。
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最棒的电脑。想买一台吗?
可以看到,这两种情况,同样是在销售电脑,同样是在讲自己很棒:一个是从what出发,“我们做了什么,我们的电脑是什么样的”;一个是从why出发,“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为什么生产不一样的东西”。
如果你去电脑公司(比如戴尔)购买MP3(一款音乐播放器),你会感觉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从苹果公司购买MP3,看起来却是理所应当。
当我们能够从why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时,我们显然能够和别人更好地建立信任和共识。事实上,西蒙举的这个例子,也就是营销的最高境界——营销你的价值观,也就是营销你的why——你为什么存在。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同样是卖电脑,为什么普通的电脑公司那么努力销售,销量还是起不来,而苹果公司,不用推销,不用广告,电脑却供不应求。本质的的区别在哪里呢?
西蒙教授通过大量的分析数据发现;普通公司在思考问题过程中,先what,我们是做什么的,有什么特点?再思考how,我们要怎么卖。
而苹果公司的思维是先思考why,用户为什么要买我们的产品,我们为什么生产不一样的东西?再思考how,为了让用户购买产品,我们该怎么做?最后在思考what,定位清晰后在考虑,我们究竟要卖什么?
What:这种先why再how最后what的思维方式叫做“黄金思维圈”。
How:具体该如何做呢?
从原文的例子中拆解到
第一步:why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初心是什么?是初心与目的
第二步:how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达到目的?是方法与途径
第三步:what 我们要做什么?是具体行动与内容
再举一个例子:
之前我有个朋友,看到我每天都跑步,所以就和我一起跑步。跑了几天之后,她就不想跑了。可是不跑时,她会懊恼,为什么自己这个事情都做不好?反而陷入了自责中。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坚持不了?怎么跑更好呀?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在思考怎么做,然后越想越累。
之后我和她进行了这样的交流,按照我们的黄金思维圈去分析这件事。
Why:你为什么想着和我一起跑步呢?
她说:因为感受到你的生活很健康,跑步也可以让自己更健康。我想通过跑步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
How:如果想要健康水平提升的话,你觉得除了跑步,还需要怎么做呢?
团队:我想还可以从饮食,睡眠和运动上提升健康水平
What:嗯呢,特别好,那你觉得基于这个可以怎么做呢?
她说:嗯嗯,我想我可以先从吃早餐,以及十一点睡觉开始,另外如果我没有跑步,我可以每天走八千步。
这样健康水平也可以提高。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如果遇到一件事情,从what表面思考,会一直陷于事情中,而从why本质出发,可以以终为始,让我们从事情中抽丝剥茧,找到核心问题,达成目的。
它适用于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择偶,创业,营销,职业选择,工作计划,生活安排等等。
如果你做这件事只是享受生活,那么此方法不适用,只需享受即可。
A1:
好了,大家读完这个片段,也听了我个人对于片段的理解后,是不是已经感觉到:看透问题本质至关重要。了解了黄金思维圈的思维方式:先why--how--what;请回忆下自己过去一周自己经历,遇到事情,是从why思考,还是what?
接下来我们两两一组,小组内分享下。
分享时,记得带上时间,起因,经过,结果。分享两分钟,一人一分钟,一会儿,我们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现在开始计时。
学习者案例:最近在考司法考试,考试内容很枯燥,但是一定要考,自己知道怎么做,但是内容枯燥,自己总是拖延,有惰性。一拖再拖。可是休息后,又觉得很愧疚,有负罪感。那么自己其实在做这件事,更多思考怎么做,如何做,而并没有去想我为什么这么做,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从WHY思考,会更让自己有动力。
A2:
谢谢小伙伴的分享,非常赞。
那么大家在经过上一轮的讨论后,相信已经对“黄金思维圈”这个思考逻辑有了新的认识。
那么接下来大家可以写一件未来可以运用这个方法的事情,具体怎么用?
比如我要每天阅读半小时,那如何用黄金思维圈呢?
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用“黄金思维圈”?
你准备在什么场景下运用“黄金思维圈”?
具体计划如何安排
接下来给大家两分钟写一下便签。
需要包含具体做法,明确时限和可衡量可观测的结果
【结束语】
好啦,今天我们再总结下,黄金思维圈,从why—how—what的步骤思考。
希望大家可以把它多运用于生活与工作中。
感谢大家。
学习者写的计划:10月20号,我要考教师资格证,但是现在工作也忙,我不知道要怎么做?听完这个黄金思维圈,我制定如下计划。
WHY:我考这个资格证,是因为我喜欢孩子,想要和孩子在一起,然后这之后对我的孩子也有好处。how:除了晚上时间整片时间看书,我还可以做的是下载一个教资的APP,利用碎片化时间记录知识点。还可以加入一个考教资的圈子,和大家多交流;还可以和上司适时谈一下,我自己的计划,可以把我的工作分一分。what:1.下载粉笔APP,每天记10个知识点;2.一周内找到一个考教资的圈子,和大家一起鼓励,这个在小红书可以找到,或者知乎;3.和上司交流下自己当下的事情,争取不加班;4.每周一天的休息时间,做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