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 所属活动: 长沙橘洲分舵9月29日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制定计划时思考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学习目标: 能够准确复述制定计划时过程思考的三要素,并就此在自己的A1+

开场: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准确复述制定计划时过程思考的三要素,并就此在自己的A1+中应用。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想象一个天平,左边是计划,右边是执行。人们普遍是缺乏计划的,所以重压都在执行这一端,因此才会焦虑,才会拖延,才会耗费时间。

      很多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开始重视计划,但又不得法。给任务添加优先级之类的方式的确让计划这边重了,但它又给执行带来了更多的负担。我们谈的有效思考,其实就是把任务执行时关于过程的思考由执行端放到计划端,从而实现平衡。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提前想清楚执行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其实你也不可能做到,计划时要思考过程,执行时要边做边思考细节。通过练习你会发现在计划时你不会被任务细节羁绊而引发焦虑,在执行时由于你对过程心里有数,就可以更加专注于解决具体问题。当你把任务的过程想清楚时,你就可以根据经验靠谱地估计出执行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需要去思考过程,然后在执行时边做边思考细节,这样才能减轻执行的负担。我给这个制定计划时需要思考的要素归结为三个,第一是时限,第二是问题,即你在执行时可能会遇到的内部和外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第三是资源,包括人力、设备和所需材料等。作者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一个天平,左边是计划,右边是执行,光计划还不行,只有当你在制定计划时,考虑了这三个要素,你的执行过程才会轻松一些。

【例子】:以我制定这次2-1预备表这件事情来说,我的计划是:下午在寝室用两个小时完成它。

【以往的做法】:按照我以往的行动方式,我会不假思索把这个计划列入我的手机清单APP里,到点就直接下手开始做。

【不按原文片段建议做的坏处】:那么这样做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可能在这两小时,我那位爱玩游戏的室友可能会影响我,另外我可能会不自觉地玩手机,于是很可能原定的2小时完成的计划,最终会因为多方影响,导致无法专注这件事,最终计划落空,而我也可能因此自责和焦虑。而这些基本上都是由于任务的时间分配不均,顺序不合理,所需资源不能及时到位等问题引起的。

【结合原文建议如何优化】:那如果我们在制定写预备表这个计划的时候,思考一下执行的过程,把时限,问题和资源这三个要素捋一遍,结合可能出现的上述问题,我采用戴隔音耳机,并把手机静音翻个面,在我做预备表时,会需要拆书手册和书籍,所以我会把这些东西事先准备好,那我想最终我完成既定计划的可能性应该会提高不少。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有一大堆的任务要做,于是你就在手机的app中列了一长串的清单,你还按照重要程度分了优先级,你希望这能帮助你更快地完成这些事情,但是当你开始做时,你却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你感到焦虑,变得拖延,甚至还问自己,我明明列了计划,怎么还会这样。请大家想一想,最近这一段时间,是不有曾经经历过,请在小组内分享,这里给到大家三分钟的时间。

【学习者案例记录】罗旺分享:我在手机上实际是有一个app来记录我要做的事情,但是今天是有两件事没有完成,一个是我原计划要来做认证,但是由于公司的事情导致我来不及做准备,第二个是我计划每天看经济学人杂志,但实际上每周只能看四篇左右。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旺哥,那请你想想看,根据刚才拆页的建议,就计划列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三要素(时限、问题和资源),你可以怎样去改进你刚刚的这个案例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我今天没有能做拆书,就是因为我对于时限和问题考虑得还不够仔细,那如果下次准备拆书,首先我会给自己定一个完成拆书预备表的截止时间。其次我会把这段时间公司里的工作和工作的杂事罗列下来,让自己对于这些事情有一个了解。第三,从资源角度,我会把手册,电脑等都提前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