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来自甘肃兰州的蕊泽,我的三个标签是心理咨询师、正面管教讲师和阅读推广者。作为一名一级拆书家,非常开心在每一次晋级中和大家分享新的拆页。我今天准备晋级的主题是“学会表达感受,让相处更加和谐”。
我们现场学习后,大家就能够用表达感受的三步法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实现促进关系到解决问题的目标。
今天的学习会把大家分成两个小组,因为这次线上人数较少,我们就自成一组,后面一起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演练和讨论。
【图书介绍】
F特征
《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是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由他发展出极具启发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小到改善人与人之间因语言暴力产生的伤害,大到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A优势
这是一本集方法论与实战经验为一体的书,书中大多是作者亲自实践过的真实案例,对我们的学习和运用有着建设性作用。这本书出版以来一直位列畅销榜前列,也已经入选香港大学推荐“50本必读书目”其中之一。
B利益
【B1】本书对人最大的启发是:面对纠结,选择坦诚。坦诚地表达自己的需要、顾虑、认知与主张,不回避,不掩饰。我们把自己想要的回应讲的越清楚坦承,就越有可能得到回应。
【B2】这个拆页会带我们从识别感受开始,到表达出感受,呈现自己真实的想法,从而促进关系的发展,得到彼此的理解,并让对方清晰我们的诉求、意愿之后得到问题的解决。
那现在就来学习这种表达方法,先请大家阅读以下片段,大概2分钟时间,看完后可以示意我:
表达内心的感受,不仅可以促进亲情,还可以改善工作。有一次,瑞士一家大公司的技术部门找到了我。他们面临的难题是,其他部门的人不愿和他们打交道。其他部门的职员在接受调查时说:“我们不喜欢请教他们。那就像和一堆机器说话。”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鼓励技术部门的职员更经常地表达感受。后来,情况有了好转。
另有一次,我应邀去协助一所医院的管理层。他们有一个项目需要医生的支持。可是,不久前,医生们以17:1否决了那个项目。为了争取支持,他们准备再次举行医生会议。他们期待非暴力沟通能够促进他们与医生的沟通。
在模拟管理层与医生的对话时,我扮演的是管理人员的角色。我一开始就说:“再一次提到这个项目,我忐忑不安。”选择这样的开场白,是因为我注意到,管理层极为担心再次受挫。我还没来得及往下说,一位负责人就打断了我,“你太不现实了!我们绝不能告诉医生我们感到不安。”
于是,我就问他,为什么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他脱口而出:“一旦我们示弱,他们就会更加盛气凌人。”对他的回答,我并不意外。毕竟,对于许多人来说,在工作时表达情感是无法想象的事情。然而,有位负责人还是决定试一试。这次,他不像平时那样面无表情地陈述观点——他不仅解释了医生改变立场的重要意义,而且还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医生的反应十分不同。他们非但没有“盛气凌人”,而且还以17:1通过了项目。这个戏剧性的转变提醒管理层,工作中示弱也有助于解决问题。
What:
原来啊,这是面对沟通和解决问题时一种渐进式的谈话方式,先从谈感受入手,在达到人际联结的基础上再谈想法和解决方案,这种方式会让双方体验到真诚和真实,得到更多的理解和认可,然后解决问题更加顺利和有效。
HOW(细化步骤):
具体怎么用呢?
第一、表达感受:
1、识别感受:体会事件给自己带来的是什么样的情绪感受。
2、描述感受:把这种感受用一个或多个形容词描述出来,越具体越好,比如愤怒、欣喜、恐惧、难过等等。
第二、 说出想法:谈谈这些感受背后自己是什么样的想法,也有可能是这些想法让我们有了那些感受。想法就是我们主观的对事情的理解和看法。
第三、提出愿望:说出对于如何解决这件事情我们的意愿、需要和诉求,也可以是这样做的意义。
举例(意译案例):
前几天,有一位妈妈来咨询我,大概问题是她出去出差,一周后回来发现她家孩子把3000元的年钱用来买零食,花的还剩不到1000了,她说当时就把孩子责骂了一顿,甚至让孩子写个保证书,但是孩子这两天完全不理会妈妈,她实在不知道怎么办了。
我跟她说到可能需要换一种方式来和孩子沟通,完全可以先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并问她当时感受是不是有些担心,可是这位妈妈就说“我的感受怎么能告诉孩子呢?如果他知道了我是担心岂不是更不怕我了吗?”
我很能理解妈妈的顾虑,会觉得说事就说事,扯情感有必要吗?有用吗?因为我们常常被教育遇事用脑而不是用心去体验,所以会错失很多可以与他人联结和表达真实自己的机会,就像她回家骂孩子,孩子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出问题了、之后应该怎么做,反而破坏亲子关系,孩子下次说不定会偷偷这样做而不让妈妈知道,那么“希望孩子改正这样的习惯”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当这样说完,妈妈表示愿意去试试,后来她和我反馈,她做了调整,先和孩子表达了自己担心和疑惑的感受,也说明了就这件事自己的一些想法,还邀请孩子一起做了用零花钱的规划。她接着说,当时孩子就挺配合的,跟她道了歉,也一起参与了计划的制订。
所以,遇事时先从感受谈起,更有助于建立关系、解决问题。
Where:
在我们的人际相处中,只要有“你”和“我”,“你们”和“我们”,就难免会有沟通上的不顺畅,而这个不通畅往往都是第一步就卡在了情绪这个地方,所以日常工作、生活的交流中我们都可以用到这个方法。
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如果当时情景是有一方或双方都在非常强烈的情绪中时不适用,因为那个时候人是不理智的,不仅很难真诚表达,反而会说出情绪化的、冲动的话,看上去的谈感受和想法往往会变成指责和抱怨等,也会引起更大的冲突。所以运用这个方法需要在平静的心态下,对自己的所思所想有了自我觉察后再来使用。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并屏幕共享):
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跃跃欲试,也想找机会应用一下这个方法呢,那我们一起来做个演练吧,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小王是单位行政部门的职员,公司各部门的备用钥匙都由他保管,这天,小王下班后和朋友去小聚,结果中途手机没电也就没有再开机。
第二天一早到单位,就听同事说主管赵经理头天晚上因为某个办公室需要用备用钥匙开门,找他了但一直没联系上,赵经理当时又着急又生气。
结果早会上,赵经理当着所有员工的面批评小王工作不负责任,下班关机就是为了逃避工作。小王在下面听着,觉得要跟领导沟通一下,在中午约了赵经理一起吃饭,顺便在路上跟赵经理谈一下这个事。
现在,请每两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个人扮演赵经理,一个人扮演小王, 你要在和赵经理去吃饭的路上,用这三个步骤和赵经理来沟通一下,主要是练习如何运用这个方法:
第一、表达感受
第二、说出想法
第三、提出愿望
演练时间是5分钟,之后,我们会邀请一些小组的“赵经理”和“小王”,看看他们是如何对话的。现在开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大家在进行讨论后,由小组内Amber和Frank来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赵经理和小王。
背景:小王约赵经理中午一起去吃饭,走在路上,寒暄几句后······
小王: 赵经理啊,您这会儿气消了吧,想跟您聊聊钥匙这件事,早会您批评我的时候,我当时就觉得有点委屈,也有点尴尬(挠挠头)。
赵经理:哦,是吗?
小王:是啊,因为我对工作一贯是认真的,昨天确实是休息时间,也没预计到会有急事,所以当听到您说我这是工作不负责时还是觉得有点不平,再一个,当着这么多同事的面让我多没有面子啊,呵呵。
赵经理:你说的也是,我当时一着急,可能也没有注意到你的感受。
小王:要不这样吧,这个工作确实有特殊性,以后我准备个充电宝,保证手机畅通,这样有啥急事也能联系上了。
赵经理:好啊好啊,以后我也注意方式方法,有事我们及时的多沟通。
结束语:看到大家运用这三个步骤完成了一次顺畅的沟通,希望我们以后都能用上“学会表达感受,让相处更加和谐”这个方法和步骤,这次拆书活动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