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备注:因为本次晋级拆解的原书《如何搞定难相处的人》在后台没有找到,所以实录上传的设置里用的是《关键对话》,在晋级中介绍时任然是《如何搞定难相处的人》,为避免误解,特此说明!
大家好,我是蕊泽,很高兴又和大家一起来到了拆书晋级现场,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拆页主题是“如何开启一次成功的谈话”。
我们在与他人沟通时,如果对方是这样一类人:要么他们不好好说话,态度阴阳怪气或者一言不合就发火;要么一遇到问题习惯推卸责任,错都是别人的;要么曲解他人,强加自己的意愿给他人,那我们就很难拿到沟通的结果,今天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我们可以运用YMY谈话法,通过三个步骤准确的get到对方真正的需求或者想法,完成一次成功的、有效的对话。
今天,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将会分为两个小组,需要进组讨论和分享的时候我会提示大家。
F特征
这个片段来自《如何搞定难相处的人》,作者卡伦·左勒,是一位心理学博士,就任于德国汉堡大学,同时也是一名交流培训师和咨询师,作者丰富的工作经验带来的理论和方法非常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落地实用,并且是即学即用。
A优势
这是一本实用的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每一个方法的背后都有心理学理论的支撑,运用这些方法还能培养我们看问题更多的视角,以及学会反求诸己、自我成长。
B利益
今天要学习的片段,可以运用到生活中任何与他人的沟通中,我们将学会:觉察他人在对话时的情绪,理解他的需求,发现对话中互相之间存在分歧或冲突的本质,然后运用具体方法调整我们的说话方式,既可以捍卫自己的立场,又能听到对方真实清晰的想法,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正如本书所呈现的,那些难沟通的人,往往正是我们进步的磨刀石!
接下来我们就来阅读一下这个片段,大概2分钟时间,大家看完后可以举手示意:
我建议大家在谈话的时候定期检查,你是否真的像对方一样理解了他的想法?如果你牢记下面三点,你就能为谈话的成功做出很大贡献:
一、你询问对方的想法。“你是怎么认为的或你怎么看……”,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对方对成功的交流产生责任感,你要接受,信息发出者传达的信息到了你这里可能会有变化的事实,不要把你自己的解读当作唯一的真相。“你怎么认为……”这一问题的效果取决于你怎么问,如果你用真实的坦诚对他人的回答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真的想要了解什么,那么这种问题就会带来效果。如果你提问时带着嘲讽的弦外之音(因为你觉得自己受到了攻击),对方会为自己辩解或者非常敌对的为自己“撑腰”,这样一来,问题就好像一只毒箭,“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在这里也是这个道理。
二、自我解释。不要以为对方已经知道了你有什么想法,或者你是怎么想的,平静的再多说一些,帮助别人更好地理解你说的话。针对一次对话的解释性谈话并不只局限于信息交换,而是(讲)解释。
三、总结你理解的什么。“我这样理解对吗?”让别人来评价或者修改你的总结,就算是一个小小的改动,也会带来巨大的不同(一条线角度调整两度,在一米的距离内可能看不出区别,但是50千米以外就完全偏离了目的地。)
WHAT:
我们姑且把它称作YMY谈话法吧,就是谈话时,把关注点从你(You)到我(Me),再到你(You)的过程,其中两人互相反馈,不断确认,达成有效结果的一种对话方式。
举例+HOW:
拆这个片段的时候让我想到上周的一件事,上周六是我的家长课的最后一天,忙完所有事,大概八点了,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到父母家,一进门听到我爸说:“你不吃饭别人也不吃饭吗?”我刚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嗯?”了一声,老爸重复了一句,这时明显地听到了讽刺、怪罪的味道,我当时特别委屈,心想我工作到这会儿,又累又饿,还要被批评指责,真想转身回家。但是刚好那几天在学习这个拆页,我一下子就有了一个觉察,我爸这话里有话,我决定理解一下他到底想表达什么,于是,我想到了这三个步骤:
1、询问对方的想法,“你是怎么想的?”:当时我说,“回来晚了,让你很着急是吧,你想到什么了?”因为我说的时候已经没有情绪,所以不会是又攻击回去,就比如有情绪的话就会变成“咋了吗?你急啥吗?”这一点我老爸也一定能感受到,他慢悠悠地说:“工作要干,身体也要注意啊,再说你的学生到这么晚对你没有意见吗?”
2、表达自己的理解或解释,“我是怎么想的?”:得到了老爸的回应,其实更没有情绪了,反而会觉得老头还挺可爱的,接着,我依然给他解释了一下,“今天最后一天嘛,下课需要打扫卫生,所有东西归位,再送学员离开自己才能走,下来又去车库找车,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
3、交互信息,验证反馈,“我这样理解对吗?”:“你不知道我的工作的细节,你觉得到点下课就行了对吧,再一想你姑娘挨着饿,兴许还得被学生埋怨,你就急了是吧?就不能好好说话了是吧(这里已经是有点玩笑了)?”老爸也马上说“我可管不了别人,我做的饭都凉了!”,然后就看电视去了。
一场家庭战争就这样被化解了。
预防异议:
听到这里,结合这个片段,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样说话也太麻烦、太矫情了吧,我可没那个耐心,都直接说自己的想法就行了呗。其实,在交流中我们要么是“自以为”听懂了对方的意思,要么是根据自己的情绪感受来认定他人的想法,这些普遍的情况都无法触及彼此真正的想法,那才经常造成又浪费时间又生气伤身。有了这个折返的步骤,情绪得以平复,真相浮出水面,想法真实表达,问题迎刃而解。
WHY:
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呢?用这个方法的好处在哪里呢?那就是用这个方法可以让每个人的想法都得到尊重和充分的表达,避免误解,加上不断的有反馈,所以双方理解错误的地方也能及时得到修正,避免了隔山打牛的无效交流。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
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一下,职场沟通、亲子相处、谈判交流、或者只是一次购物咨询等等,什么样的场景可以用这个YMY谈话法去完成一次有效的、有成果的对话。
时间一共是5分钟,每人1—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叶子:孩子养育过程中,当老人再次表示要给孩子提供不同食物时,可以用这个方法与老人进行沟通。
月牙泉:在单位上,当领导让国庆加班时,可以用这三个步骤和领导谈谈彼此的想法。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
有了可以运用的具体场景,又有了这个魔法棒,就是三步骤:先询问对方想法,再解释自己的看法,最后验证反馈,请列出这个情景下具体的计划或规划,说明你准备怎样使用它们,并在小组内分享。
时间一共是5分钟,每人1—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叶子:
目标:在孩子吃饭问题上,未来一周,和孩子的爷爷用这个谈话法沟通一下,理解爷爷护娃心切,多听听他的想法,也跟他说说虽然我们具体的做法不完全一样,但是目标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孩子身体健康,所以谈话的目标就是找到一个关于孩子饮食安排的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步骤:
1、问问老人的想法:爸爸,你希望我每天给孩子做什么饭菜,比如种类多一点的、能吃胖一点的。
2、说说自己的想法:其实我是孩子的妈妈呀,我会考虑到这些方面,我只是觉得他还小,不用吃的太复杂,营养均衡就可以了,再说小朋友体重偏胖反而对健康不利。
3、验证反馈:你看,我们都是希望孩子身体健康,你就是怕给孩子提供的营养不够,所以就让我们不断变化饭菜的花样对吗?
月牙泉:
目标:明天就去找领导,就国庆节加班这个事和他谈谈,请他明确一下他的想法和对提交这个工作成果时间上的期待,也要跟他说一下我的计划,就最后的时间期限和工作安排商讨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步骤:
1、问问领导的想法:领导,对于国庆需要加班这件事你的想法是什么?(领导可能说:这个活就是要马上拿到结果。)
2、解释一下自己的计划:我的安排是这样的,第一,过节我希望能有时间回家陪陪家人,第二,我国庆也有值班的时间,我也已经做好了每一个任务节点的规划,完全可以完成你说的任务。
3、交互信息:我理解你的心情,你是希望过完节就能拿到审校好的稿子,你担心一拖又影响下一步的工作是吧。我做好计划,保证节后按时交稿好吗?
结束语:
谢谢大家今天的参与、讨论和分享,很高兴看到大家都准备运用今天学到的这个YMY谈话法到之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祝大家一切顺利,我们下次继续,一起学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