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李海滨。我的三个标签:外贸人,打怪升级的拆书家,日语爱好者。
【分组】为方便大家一会讨论和交流,我们先来分一下组。我左手边一组,右手边另一组,谢谢配合!
【学习目标】
在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之后,大家能够分辨(行为)出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界定),并且能够运用“有目的的练习”的4个步骤(澄清)不断精进自身的技能,达到或接近自己的目标。
【用场景法介绍图书】
【场景】我们以前单位的算工资的同事,每次结算工资都会错几个。大家也知道,算错工资是很严重的事情。她也因为这个被老板劈头盖脸地骂。后来她下定决心向我们公司excel表格用的最熟练的小郑学习。小郑老师就一遍遍教她,她也很耐心地在练。但是等到下个月结算工资的时候还是出错。她无奈地说:“我还是手算吧!”
【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是不是有疑惑,为什么别的人短时间可以习得一项技能?而我的这位同事却举步维艰?有没有她没注意到的地方?
【影响】埋头反复练习,没有提升;想学习一项新技能,感觉太复杂了,烧脑放弃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打击自己的自信心,时间长了有可能被职场淘汰,影响自己的进一步发展。
【解决】今天这本书《刻意练习》就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告诉大家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天才,他们也都是掌握了刻意练习的精髓。运用“有目的的练习”四步,进而有效提升他们的技能。
接下来大家用1分钟阅读下原文拆页,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我一下。
有目的的练习VS天真的练习
如果对这种自动化的表现并不满意,你要做什么?如果你是一位工作了10年之久的老师,你想做一些事情,让学生对你上的课更感兴趣,并让你在课堂上更加高效,你该做什么?你基本上每个周末都打高尔夫球,想再提高一些,该怎么办?你在一家广告公司担任打字员,想让别人对你的打字速度感到惊叹,又该怎么办?
这便是史蒂夫•法隆在经过几次练习之后发现他自己所处的情形。在那一刻,他对自己能够听到一串数字、把它们记下来、再念给我听,感到很满意,而且,由于大家知道,短时记忆存在局限,所以,他的表现也和人们期望的差不多,中规中矩。他原本可以不停地这样记下去,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之后,最多能记住8个或是9个数字。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参加了我设计的这个实验,而我设计这个实验的初衷,就是使他持续不断地接受挑战,以便每次都能比上次多记住一位数字,同时,也因为他是那种天生就喜欢挑战的人,所以,他在逼自己变得更优秀。
他采用的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有目的的练习”,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他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成功。正如我们接下来将看到的那样,这种方法并非总是如此成功,但它比通常的方法更有效一些,而且,这是通向刻意练习的第一步,而我们的最终目标便是刻意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有几个特征,使得它与我们所说的“天真的练习”区分开来。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好,我看大家都差不多读完了,下面我们来具体解析下。
【why】
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技能有人就是要比别人进步快,除了天赋因素外,最重要的是练习方式不同。如果我们练习时不去区分“没目的的练习”和“有目的的练习”,用练着看代替详细的目标,用随便练下代替不断增加难度,甚至不用考虑反馈和专注练习。这种的后果只会是毫无长进,甚至还会自我怀疑。使用有目的的练习方式,可以助力我们在有限时间内达到更有效的练习,从而提升技能水平。
【what】我们看到原文中谈到两个概念的练习,“有目的的练习”和“天真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专注的练习,通过及时的反馈指导,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天真的练习”:只是反复的重复一件事,而且期待从简单的重复中有所提高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组案例来对比感受一下两者之间的区别:
【案例与概念相互参照】
1. 现在每天跑2公里,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我的目标就是每天2公里。请问这是有目的的练习?
不是,目标从未改变过,未接受新的挑战,一直在自己的舒服区里,相当于固步自封没有成长。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2. 我要练瑜伽减肥。
请问这是有目的的练习?不是,目标不够清晰,没有衡量标准,难以实现。
有目的的练习要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
3. 我是一个时间管理达人,可以一边听直播,一边写稿子。请问这是有目的的练习?
不是,有点像小猫钓鱼故事“三心二意”,不专注做某件事情,就会一无所获。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专注,一次一个目标,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任务上更促进取得进步。
4. 我最喜欢刘润老师,我模仿他学习写作提升写作水平。请问这是有目的的练习?
不是,没有请专业老师的指导,反复练习很难提升写作技巧。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指导与反馈,这样的练习才更有针对性,效果才更好。
听完刚刚的4个案例,大家是不是对2个练习理解的更深刻了呢?而且在拆页案例中,明确“每次都比上次多记住一位数”的目标,专注的练习,通过“记下来,念给我听”来反馈,不断接受挑战逼自己变得更优秀。
所以我们说“有目的的练习”是通过目标、练习、反馈、拓圈四步法获得自我技能的进一步提升的一种训练方法。
【How】
那么结合有目的的练习的概念和特点,我们可以分四步走
1、明确目标:确定一个期限内明确可以达成可衡量结果的目标。
2、专注练习:集中注意力地专注和投入当前任务中。
3、获得反馈:从他人那里及时获得持续指导和反馈。
4、不断拓圈:分阶段一次一个台阶加大练习的难度。
以上是我们在进行“有目的的练习”的四步骤。
【举个例子】我女儿用有目的的练习提升计算能力
1.走出舒服区:她现在口算是8分钟50道混合计算题。
2.明确具体目标:一周内为6分钟50道混合计算题。
3.专注目标任务:这个过程是通过番茄钟计时来专注练习
4.有效反馈与指导:练习的结果反馈给老师,看看哪个地方还需要提升,哪个地方还需要再加强计算技巧。
最后,她通过用这个方法提高了计算能力,还收获了专注力。
【where适用边界】
适用于不断地挑战新目标,练习中想减少时间成本,更快地提升和学习新技能的人;不适用于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人。
【A2】催化学习者应用
【显像提问】通过刚刚区分练习,大家对“有目的的练习”四步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来应用一下“有目的的练习”四步。
【教学习者编剧本】编一个近期一个月或者一周有关“有目的的练习”的故事,具体要求如下:
1)剧本的内容。包含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包含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结果;
2)编剧的目的。主要是在故事中运用“有目的的练习”四步。摘要写在一张纸上。五分钟后请伙伴分享一下他的剧本。
【学习者案例记录】
红星小姐姐的分享:
我最近刚好要磨课。今天学的这个“有目的练习”恰恰可以帮助我。回去我要和我的搭档说
明确目标:接下来我会开设一堂翻转课《百岁人生》,一个星期内完成。
专注练习:每天我会专注2个小时做课件,练习。
获得反馈:课程PPT做好以后,我会请文雅老师点评。文雅老师在这方面比较专业。然后对需要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改。
不断拓圈:磨课以后我先在我自己的读书会里试讲,然后再去大型读书会去分享。
【回应反馈-简短点评】
刚刚小伙伴的小剧本中,运用目标、练习、反馈、拓圈四步法获得技能的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
希望大家能把今天学到的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去,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