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许楠。首先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分别是:新手拆书家;大客户运营;深度电视剧剧迷。我喜欢通过与书本内容的交流、与不同的人的交流以及作为旁观者看各种各样的人的故事,来体会千万种带有酸甜苦辣但却真实的人生,仿佛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样,非常有趣。
今天很高兴能够和大家在这里一同探讨《关键对话》一书。这本书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见的盲点,并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辅以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读者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说的切中要点,让对方清楚知道你的看法,是一种能力;说的圆满得体,让对方自动反省,是一种智慧。运用本书提供的技巧,不论是多么难以应对的局面,你都能够以事半功倍的效率轻松面对。
【分组】好,下面我们将进入拆页学习环节。为了方便大家稍后进行演练和讨论,我们将把在座的小伙伴分成A、B两组:A组从我左手边的这位一直到桌角,B组从我右手边的这位一直到桌角。接下来就跟随我一起来学习吧,一共会给到大家两分钟的时间阅读现在发下去的原文片段,完成的小伙伴抬头向我示意即可。
改变关注目标。下面,我们来看看你会遇到的情况。你正在和一个观点完全不同的人展开激烈讨论,上面所说的关注目标的问题应该怎样应用呢?在开始交谈时,你应当首先审视自己的目标或动机是什么,谈话过程中问问自己希望达成什么目标。
同样,在对话进行过程中,比如,你发现自己开始顺从老板的意思,或是开始对配偶爱答不理了,这时你应当留意你的目标是否出现了变化。你是不是为了保存面子、避免尴尬、企图战胜对方、标榜自我或惩罚对方而悄悄地改变了目标呢?这种情况非常微妙,我们的目的往往是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变化的。一旦肾上腺素开始在我们体内作祟,我们便失去了理智思考的能力,目的感已经失去引导我们行动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汹涌而来的化学分子。
为了回归理智,继续对话,你必须暂时停止和对方的互动,转而审视自我,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审视自我。你可以这样问自己:“我在做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当你坦率诚恳地探索自己的目的时,往往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好吧,我的表现有些咄咄逼人,表达观点的方式太过强势,一心只想战胜对方。我已经偏离了原来的目标,开始只是想选择度假地点,现在成了想证明自己的看法更高明。”
一旦怀疑内心的目标发生了变化,你就可以下意识地进行调整了。例如:“我的真正目标是想找一个咱们都喜欢的度假地点,而不是要证明我的观点比你强。”简而言之,只有意识到了错误之处,你才能不让自己犯错。
好的,我看到在场的所有小伙伴都读完了拆页,那现在我们将进行拆页部分的解读。
What:各位小伙伴先问问自己,是否遇到过以下的情况:例如:跟下属们开会力求让大家都严格遵守公司成本管理制度,却偏偏有那么一位“不知天高地厚”的下属公然指责你带头铺张浪费,最终,会议变成了你和这位下属的辩论赛;例如:跟领导提加薪的事情,结果一两个小时过去了,你大部分时间在为领导提出的某项指标未达标而据理力争,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子,就是想要证明你这方面做的已经很好了,结果领导还没同意给你加薪,就要开始开会了;再例如:跟自己的老公或者老婆商量给女儿选哪个钢琴老师比较好,结果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谁的眼光更好的激烈争辩中,最后以“两败俱伤”收尾,两人一整天没再说过一句话......
像这样沟通的过程中严重偏离主题且令沟通双方矛盾升级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1)人们喜欢争强好胜,2)千万年来基因决定的容易冲动,3)社会习惯导致我们不停地竞争,让我们很容易在对话过程中陷入歧途,也就是进入了“逃避或对抗”模式。Why:那我们就要一直被自己的本能“折磨”么?并不是。“目标贯穿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当我们开动脑筋思考一些复杂而抽象的问题时,大脑中负责处理问题的部分会意识到,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问题,而不是生理上遇到的威胁。当大脑开始高速运转分析问题时,我们的身体会把血液从四肢抽离,输送到负责思考的大脑。换句话说,我们正慢慢退出“逃避或对抗”模式,开始理智分析问题了。
How:那么“目标贯穿法”要怎么使用呢?
首先,明确沟通目标。就是在沟通前,明确一个跟对方沟通的目标,这个目标越简单清晰越好,最好只有一个;
然后,实时监测。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时时关注自己或者对方是不是偏离了这个目标,如果是,暂停下来,你可以喝点水缓解一下、看看远方风景或者直接申请中场休息一下;
接着,灵魂自我拷问。在心里跟自己对话“我刚刚的言行的目的是...,已经偏离了本次沟通的目标,我这次沟通的目标是...?那么,接下来我该怎么做呢?”;
最后,继续带着“初心”沟通。调整好之后,重新回到对话中,实现最初给自己定下的沟通目标。
以此循环。
Where:“目标贯穿法”可在需要跟与自己持不同意见且当下关系不怎么友善的人沟通时使用。
接下来,我用一个亲身经历的小事给大家说明一下具体行动步骤:
一个月前,我找公司运营组李主管到会议室,想跟她沟通一下,这个月配合美工组加班的事,因为要将新到的一批产品拍照、修图、上链接,以确保818大促时,能够将这批新品呈现在消费者眼前。以我对这两个小组平日恩怨的了解,这将是一场比较艰难的沟通。
首先:明确沟通目的。我这次沟通很简单,就是让运营组李主管同意帮美工组加班上新品链接。
然后:实时监测。我要实时留意跟李主管的沟通内容是否已经偏离目标,比如她愤怒的情绪带动了我的情绪,我只想吵赢她。如果偏离,我要立刻暂停对话,可以只是倾听不说话,或者喝点水压压惊。
接着:灵魂自我拷问。比如,我会对自己说“我刚刚的言行的目的是吵赢李主管,已经偏离了本次沟通的目标,我这次沟通的目标是让她同意帮美工组加班搞定新链接的事情,上面领导等着看呢。那么,接下来我该心平气和的跟李主管分析一下这批新品赶在818之前上架多么重要,大家总体来说背负的是同样的指标,完不成对她们部门业绩考核也有影响”
最后:继续带着“初心”沟通。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和再次明确了目标后,我要跟李主管分析一下利弊。
目标:最近公司开拓新的业务,所有相关同事工作量都比较大,其中就有我,已经连续半个月经常加班到很晚了,到家最早10点多,最晚凌晨1点。我妈非常担心我的安全,让我跟公司说早上早点来上班,晚上最迟要8点下班。这在我们上班族看来,是件多么不可思议的要求。所以下周一之前,我要跟妈妈沟通一下,让她打消这个职场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念头。
行动:
一、确认下自己和妈妈周末的时间安排,找一个能完整说上2个小时话,不被旁人打扰的时间;同时,确认好沟通的地址,是在家还是找一个看上去比较放松点的地方,例如:公园、咖啡馆等。
二、明确一条这次跟妈妈沟通的目标,就一条,让妈妈打消这个“不可思议”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让我跟公司提早上早点上班,晚上最迟8点下班。
三、准备好晚回家也能确保安全的方法,至少3条,到时候好让妈妈安心,辅助我本次的沟通。
四、跟妈妈沟通时,每一个来回,都留意一个问题:“我刚刚说的话”是否已经偏离了目标。
如果没有,继续下一个来回。如果已经偏离了目标,立刻暂停对话,将自己抽离出来,审视一下刚刚的言行,心里默念一遍:“我刚刚的言行的目的是...,已经偏离了本次沟通的目标,我这次沟通的目标是让妈妈打消这个不可思议的要求,好让我安心完成这段时间的工作。那么,接下来我该做些什么能够实现我的目标呢?”。心里默念的同时,喝几口水、深呼吸。调整好了之后,继续接下来的沟通。
奖励:如果通过这次沟通,妈妈心甘情愿放弃了这个“不可思议”的要求,接下来一周的加班中,每两天晚上给自己的晚饭加一杯布丁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