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彭仔。首先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它们分别是:企业HR,养花达人,新手拆书家。从毕业开始,我便踏入了人力资源这个领域从事相关工作。虽然本科学习的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习了很多与IT技术有关的课程,但是本着对人力资源的热爱,后来继续研读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并获得了硕士学位。希望未来我能一直在HR这条路上不断前进。我还是一个非常喜欢鲜花的人,家里一年四季总会在房间放上一小瓶鲜花。每次看到五彩斑斓的鲜花,都会觉得生命的可贵,也希望自己生活的每一天都能如繁花一般绽放。在今年的7月份,我报名参加了喜乐拆书训练营,通过9次闯关练习,对拆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希望未来能在喜乐分舵的陪伴下,在拆书这条路上不断地走下去。
提到拆书两个字,大家是否会在脑海中一闪而过这样一个问号,拆书是指把书撕开成一个一个的章节的去阅读吗?其实并不然,“拆书”是一种以提升能力和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法,它所强调的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并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进行具体的规划和运用。它可以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以及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拆书法,也称为RIA便签法,指的是当我们阅读书籍时,遇到对自己有启发的片段,对该片段分别进行R、I、A三个步骤的分析。组织学习的拆书法指的是由一位拆书家现场引导,带领大家加工片段,促进学习者将书中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又是什么呢?它是由一群热爱学习的人组成的非营利性社群组织,它的使命则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助人达己。
今天我要分享的拆页出自企业创始人杨萃先的《进阶:成为快速升职加薪的少数人》。职场好比马拉松,在本书中,作者分享了升职加薪的36个常识,比如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定心,热爱当下的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多劳多得;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作者结合自己15年的求职面试培训经验,以及众多学员的成功案例,教你掌握升职加薪的技能,成为先人一步的少数人。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到正式的拆书环节,首先是阅读原文。一共会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浏览,完成后小伙伴向我抬头示意即可。
经常有人问我,杨老师,你有俩孩子,要管公司的事,还要上电视做课程,怎么忙得过来?其实我现在也经常手忙脚乱,不过比起最初做管理者的时候要强许多倍。刚刚开始担任古方方糖的副总的时候,我每天近16个小时,累胖了十来斤(因为一类就想吃好的犒劳自己,结果成了一个快140斤的胖子)。更糟糕的是,胖子八姐经常出岔子,给下属布置完一个任务后,检查的时候发现结果完全不是我想要的,就经常发脾气训人,但回头复盘的时候才发现,责任在我自己!由于我布置任务不严谨,导致下属做事出了岔子,降低了效率。吃一堑长一智,我吃了许多个堑,学会了“T.E.N.D"这个小计策,效率提升了,出错率下降了。如果必须要量化的话,我觉得至少提升了二成效率,降低了二成错误率。
"TEND"计策:我们每一天的工作,都包含了无数次”交代任务“,而且并非仅仅限于上级对下级交代任务,平级之间、下级对上级也经常要交代任务。所以,交代任务的质量,决定了你的效率,出错率。
交代工作的小技巧,就是”TEND".T即task,任务;E是example,举例;N是not,提前预警;D是deadline,最后期限。按照这个方式交代工作,可以保证任务的有效传达。
好的,看到大部分的小伙伴已经看完了。想问问在坐的各位看到这个拆页的案例时,是否有回想起曾经相似的场景?比如在工作中,你给自己的下属明明交代了一个你觉得很清晰的任务,结果他却做的偏离了你的预期;又比如你的上司给你布置了一项新任务,整整和你说了一刻钟你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去做些什么。
WHAT: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可以在工作中准确高效的“交代任务”的一个小技巧,即TEND计策。那TEND每个字母分别代表了什么呢?它们分别是task,example,not,deadline。
WHY:在工作中当和同级别的同事交接工作或向下属布置工作时,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会导致信息传达混乱。通过使用TEND计策可以有效解决工作任务传达时不精确,效率低下等问题,让沟通变的更有效。
HOW: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比如:
第一步,task:明确的告诉对方需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第二步,example:尽量举出实际的例子,让对方清楚地知道你要什么,且任务需要做到什么样子
第三步,not:预测对方可能会犯的错误,提前预警,告诉对方哪些事情不能做
第四步,deadline:告知对方完成任务的最后期限
WHERE:TEND计策通常可以用在,例如工作中上级对下级传达指令的时候,或者生活场景中父母教育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但是在恋爱场景,以及平辈之间的沟通中应尽量避免这样子的形式,会显得过于生硬。
A1: 接下来,我将给大家分享工作中的一个亲身经历。
在2021年8月的第一天,我和实习生小王一起在公司办公室开早会,就7月其工作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早上九点,我们准时出现在了会议室中。
“小王,7月份给你交代需要跟进的这个项目,怎么又出问题了。老师上课需要的材料部分遗漏,课程结束大家对课程的反馈也很差。这都连续第二次了。“
小王低着头回答道:”材料您也没提到要把课程大纲打印下来啊。其他我记下来的,不是没有遗漏吗。“小王又嘟哝道:“而且你当时说的不清不楚的,我有的也没听明白。“
我说:” 你还理直气壮了是吧?材料准备遗漏,同事课后反馈满意度不达标。不明白,不明白的那你可以来问我呀。“
我接着补充道:”而且在上课的前一天匆匆忙忙把所有的东西拿到会议室,就不能提前几天吗?“
小王沉默了。看着性格偏内向的小王低着头不吭声了,我也就不再说下去了,想想小王也还是在读书的学生,也挺辛苦的公司学校两边赶。于是我们再聊了一些别的工作事情,就匆匆结束了会议。
通过学习了TEND计策,我才意识到布置给小王的工作任务出现了岔子,自己也是有一部份责任的,没有准确清晰的向小王下达指令。
于是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新的目标,即在举办9月的培训活动时,利用TEND法则向小王交代工作任务,保证此次培训材料准备无遗漏,培训课后所收集的问卷总体满意度达到80%。
A2: 具体应该怎么行动呢?
第一步,task:在8月的第一周,准确的告诉小王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哪些,以及精确的数量,并落实到纸上:白板纸5大张,马克笔12色全,便利贴5本,透明胶5份,尺1把,桌卡20份,蓝钉胶1包,手工纸100张不同颜色,剪刀20把,课程大纲1份。
第二步,example:告诉小王,在课程结束后需要收集大家对课程的反馈,然后整理成报表进行后期分析。
首先,在课程结束时应立即留住在场的同事,让大家扫描屏幕上面的问卷二维码进行填写。
然后,在收集完反馈之后,使用问卷星数据处理功能,导出最终结果的汇总图表,看是否总体满意度达到80%。
最后,根据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本次课程做的好与不好的地方。
第三步,not:提醒小王准备培训材料时不要遗漏任何材料,切忌在课程开始的前一天才将材料匆匆准备完成。在课程结束之后,要记得立即向当场参加课程的所有同事收集反馈。
第四步,deadline:给小王设置完成任务的最后期限,即在8月21日前将所有培训所需材料准备好。
通过今天的分享,你是否也学会了TEND小计策呢?希望你们也能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今天的拆书就分享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