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徐科。
我是一名保险从业人员,本着“宣传正确的保险观念”这份初心,已经从业五年;
我是一位父亲,有两个女儿,因为亲子教育的原因,我尝试看书学习,从而了解到“拆书法”和拆书帮。
因为对拆书理念的认同和喜爱,我加入了拆书帮,成为一名新手拆书家,今天过级2-2。
本次拆书预计时长15-20分钟。
【分组】
等会会有分享讨论环节,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先分下组。
正好每边三个人一组,毛老师你们这边就两个人一组。
【FAB书籍介绍】(2分钟)
F:
我今天拆解的片段,选自《自控力》一书 。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本书为读者讲述了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发生作用,有哪些常见的关于自控力的错误观念,以及该如何破除和应对。
A:
相对于同类型的书籍,大都是作者基于自己的经验,总结而成。而该书,是作者基于自己在斯坦福继续教育学院开设的一门《意志力科学》的课程,在吸取了众多学生的实践反馈之后,演变而来。《意志力科学》是该校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有84%的学生表示该课讲授的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意志力,教学评价称这门课能改变人生。
在豆瓣书评网,少有书籍能获得几千甚至上万的评价,在获得上千评价的书籍中,更少有超过8分的好评。而该书不但获得超过5万的评价,还获得8.2的高分。
B1: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无法坚持运动计划、拖延工作任务,或是半途而废新的习惯?
有没有过无法拒绝美食甜点、电子游戏、逛街网购等诱惑的时候?
《自控力》这本书能帮助我们抵制诱惑、克服拖延,改变旧习惯,培养健康的新习惯。
B2:
今天的拆页主题是自我谅解,它能够帮助我们在遇到挫败时,能勇敢面对,重拾信心。
【学习目标】
在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遇到挫败时,能够运用自我谅解的三个步来骤疏导自己,调整状态,重新起航。
下面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看看原文片段。
【片段来源】《自控力》P159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都会遭遇挫折。既然失败无法避免,更重要的就是我们如何应对失败。以下是心理学家提供的一些方法,能让我们在面对失败时同情自己。研究发现,从这些角度思考问题能减少罪恶感,并增加自身的责任感。这正是让你重归正途的完美途径。想象一个你屈服于诱惑或拖延的情况,试验从以下三个角度思考这次失败。当你遭遇挫折时,你也可以用同样的角度思考,使自己避免再次陷入罪恶感、羞愧感和屈服的泥淖。
1. 你感觉如何?当你想到挫折时,花一点时间关注并描述你此刻的感觉。你现在的情绪如何?你有什么感觉?你是否记得自己失败后的第一感觉?你会怎么样描述那种感觉?注意一下,那种感觉是不是自我责备。如果是的话,你对自己说了什么?自知的视角让你看清自己的感受,而且不会急于逃避。
2.你只是个凡人。每个人都会遇到意志力挑战,每个人都有失去自控的时候。这只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挫折并不意味着你本身有问题。想-想这些说法是不是真的。你能想象你尊敬、关心的其他人也经历过同样的抗争和挫折吗?这个视角会让自我批评和自我怀疑的声音变得不那么尖锐。
3. 你会跟朋友说什么?想一想,如果你的好朋友经历了同样的挫折,你会怎么安慰他?你会说哪些鼓励的话?你会如何鼓励他继续追求自己的目标?这个视角会为你指明重归正途之路。
(why)
(通常的做法)
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挫败。
工作实际完成情况,与预期差距较大,比如,月度销售任务完成不到60%;
因为拖延,没能按时按量完成某个行动计划,比如,运动计划、写作任务等;
因为耐不住,屈服于某些诱惑,比如,香烟美酒、逛街购物等。
面对挫败,人们一般有两种做法:
一是推卸责任,认为都是他人或环境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并不是我的错。
二是自我责备,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努力。
(这么做的坏处)
推卸责任,其实是害怕挫败感,害怕内心对自己的怀疑,自我逃避,努力去维护 “我是好的”这样一个信念。这样无法从挫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不能改进自己的行为模式,无法获得进步。这样也会导致,有意识的去逃避有难度有挑战的工作。
自我责备的人们,内心有个理性的自我形象,当认识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时,他们会自我批评自我否定,认定我还不够好,想要通过批评甚至是惩罚来促进自己的进步。这也给自己带来一种失落、无力的感觉,这种状态无法给自己后续的行为提供动力,不利于反思和行动,容易导致拖延或者放弃计划。
(具体反面例子)
比如我报名了某个职称考试,并计划每晚十点,孩子睡着后,看书学习2小时。
有天公司事情比较多,加班到晚上8点多才回家。等哄着孩子睡觉后,自己太过疲惫,没精神看书学习。
于是就放弃了当天的学习计划,直接休息了。
事后回想,我又开始自责。自己行为,让我对自己很失望,自己的意志力太差了。理想中的自己,应该是能克服困难,能坚持完成任务计划的。如果这么容易放弃学习计划,那通过考试基本就不可能了。这也导致我情绪低落,提不起精神。
(what)
当人们遭遇挫折时,可以通过自我谅解的三个步骤,来觉察自己的感受,然后谅解自己、鼓励自己,从而帮助自己调整心态,为后续的行动积蓄力量。
(how)
第一步,觉察感受。去觉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逃避。想法并不是真实的,看到,并不代表接受认可它。
第二步,谅解自己。每个人都会有大意、失控的时候,挫折只能代表某个时段某个行为的错误,自己本身并没有问题。
第三步,鼓励自己。想想自己其它值得称赞的点,给自己适当的肯定。比如,虽然没能完成任务,但是过程中有努力坚持,有想很多办法并付诸行动。或者换个角度,想想你的好朋友经历了同样的挫折,你会怎么鼓励他?
【负面例子加工成正面例子】
学习了今天的拆页片段,再回到刚才那个例子,那我可以按这三个步骤来谅解自己。
1、 觉察自己对没能完成学习任务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是担心,担心无法通过考试;还有内疚,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内疚懊悔;可能还有憎恨,憎恨那个不够好不够优秀的自己。
我是怎么看自己的?觉得自己不够上进,不能坚持。
去接纳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去逃避。我们无法控制我们的想法,但并不代表我们就要接受认可这种想法。
2、 告诉自己:“我只是个凡人,是人就会有大意、失控的时候。我只是在那个时间点,在那种情况下,犯了个错误,这并不是我本身有问题。”
3、 鼓励自己:“我能想到报考职称考试,本身就是一种上进的表现。而且除了这一次,我都有坚持学习计划,计划总体完成率已经很高了。”
通过这样几个步骤的疏导,我们就能避免负面情绪的影响,能尽快的调整好状态,来完成后续的计划。
【预防可能的异议】
很多伙伴,会提出异议,认为自我谅解,会导致自我放纵,担心如果原谅自己,下次还会这样。
其实众多研究显示,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也是最容易导致抑郁的因素。而自我谅解,能提升积极性和自控力,更利反思和调整行动,有助于我们重回正轨。
(where)
自我谅解的三步骤,适用于我们遇到挫败时候,帮助我们勇敢面对,调整心态。对于习惯推卸责任、寻找借口的人们,可以更注重第一步,去觉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看看自己害怕什么逃避什么;对于习惯自责的人们,可以更注重第二、第三步,去谅解自己和鼓励自己。
自我谅解的三步骤,解决的是我们心态的问题,对于后续具体要怎样顺利完成计划、实现目标,则不适今天拆页解决的问题。
【A2 催化学习者应用】
现在请大家想想,在未来的一到两周内,有哪些场景,是你可能会犯错会遇到挫折的地方?
你可能信心满满的制定了瘦身的计划,坚持运动并控制饮食一段时间,也颇有成效。结果一天晚上接到朋友邀请宵夜吃小龙虾的电话,你纠结再三后,毅然赴约。第二天早上一称体重,就开始自责。
还有可能是工作中犯错,没能按时完成项目进度,或是没能按时完成写作任务,或是精心准备的拆书过级没有成功,~~~~~~你的工作和生活中会涉及到哪个场景?
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在小组内分享讨论下你可能会遇到犯错会遇到挫折的场景。
请哪位小伙伴,花1分钟时间,跟我们来分享下,她可能遇到的场景。
小伙伴A的分享:
接下来的一两周,我肯定会无法做到早睡,会让自己很挫败。
我每天都想早会,但是我每天都做不到,每天都在这种痛苦中挣扎。
好,谢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
现在大家都有想到自己可能会遇犯错会遇到挫折的场景了吗?
那针对刚刚想到的场景,请应用今天拆页学到的方法,自我谅解的三步骤,来规划出未来当你遇到挫折时,具体该如何去觉察自己的感受、谅解自己、鼓励自己,以帮助自己找回信心重回正轨。
请大家花3分钟,把你的具体做法,写在便签纸上,注意要有具体的操作步骤。
我看大家差不多都写完了,那现在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在小组内,相互分享你们可能遇到挫折的场景和规划的具体应对步骤。
好,我们时间差不多了,请一位小伙伴,花1分钟时间,跟大家分享下她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她规划的具体应对步骤。
小伙伴A的分享:
接下来的一两周,我肯定会无法做到早睡,会让自己很挫败打不起精神。可以通过自我谅解的三步骤,来疏导自己,以摆脱负面情绪的无力感,为后续的行动积蓄力量。
第一步,觉察感受。我会很愧疚,很疲劳,打不起精神,想要发脾气。
第二步,谅解自己。想早睡的目的是健康,只要我想办法保持健康,晚上一点点也没关系。
第三步,鼓励自己。有其它有点,比如乐于助人,喜欢分享 。我有这么多有点,不用完全去否定自己。
希望通过这次的拆解,当碰到挫败时,大家能够运用自我谅解的三个步骤,来疏导自己,而不是陷在自责的失落情绪里面
我今天的拆书,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