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1、自我介绍
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是“妈妈”。我是一名12岁孩子的妈妈,他正在面临小升初的考试,为了提高他的成绩,最近一直在开夜班给他补习功课,所以最近我有些焦虑;
第二个标签是“行政”。我是一名10+经验的基础行政人员,最近5年在红星美凯龙做物资进出货管理;
第三个标签是“读书会”。我负责所在公司的每月读书分享会活动,目前已做到第15期。这也是促使我来这里学习的原因,我希望通过学习把读书分享会做得更好。
2、拆书帮介绍
在内容开始之前先介绍下什么是“拆书帮”。
首先,什么是拆书?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
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是以内化和应用知识,解决现实中
遇到的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目的的学习。
其次,什么是拆书法:
个人学习的应用是RIA便签学习法,(R-reading-阅读拆页,I-interpretation-讲解引导,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拆书法的适用边界是致用类书籍,所以我们阅读过程中,强调的是阅读致用类书籍拆页。然后接下来我们会用三种不
同颜色的便签做笔记(I,A1,A2)。在I便签上用自己的语言写下相关知识,也
可以是总结自己受到的启发、有价值的提醒。在A1便签上写下自己的相关经
验,A2便签是规划今后的应用,包括目标以及达到目标应实施的行动。
最后,“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非盈利性青年自组织,旨在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
3、图书介绍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叫做《非暴力沟通》,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
我介绍这本书原因有三点:
首先,《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更好的表达自我和理解他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隐藏在我们语言背后未获得满足的需要。尤其是面对一个情绪化的,“难相处的”,甚至是愤怒的对象时,或者是面对冲突,误解。
其次,《非暴力沟通》是《关键对话》的升级版,是对关键对话的谈话内容进行更细化的解读,侧重于挖掘语言背后双方想要表达的情感和需求,以消除分歧和争议,从而达到深层的、更和谐的沟通。
最后,今天我们学习的拆页就会告诉我们如何运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挖掘负面情绪背后的积极诉求,将心里上排斥的事以一颗积极主动的心去面对,最后对这件事情做出自己的选择。
【学习目标】:
希望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各位小伙伴在遇到自己不太想做但又认为不得不做的事情时,运用“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三步法进行梳理,能做出自己的选择。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临床报告。几个月前,我已经确信,对我的病人来说,临床报告用处并不大,花那么多时间是不值得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一直费尽苦心准备这些报告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写临床报告,是因为我想从中得到收入。于是, 从35年前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没有写过一份临床报告。想到自己少写了无数的临床报告,我的快乐真是无法形容!当认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中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
我清单上的第二项是开车送孩子上学。当我琢磨自己为何要这么做时,我发现,我很欣赏我的孩子从他们现在的学校得到的教育。虽然他们可以步行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但他们所在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更符合我的价值观。想到这一点,在开车送孩子上学时,我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在这以前,我会说:“倒霉!今天又不得不幵车送孩子上学。”而在这之后,我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是为了孩子们能够得到我所看重的教育。当然,有的时候,在路上我需要提醒自己两三次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意义。
看到大部分小伙伴已经看完了,没有看完的小伙伴,也没关系,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片段所讲的内容。
【What】拆页告诉我们如何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方法步骤,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当面临不得不的时候找到乐在其中的解决方法;
【Why】当我们遇到不得不的决定,一开始就使用了这样的表达方式,从内心就开始排斥这个工作或事情,试图回避责任,缺乏热情,不会尽心尽力;遇到问题,就推脱责任,认为这不是自己的问题,更不会努力克服困难。例如:“这个工作本来就是我不想做的,是没有办法才留在这里。”这样的想法的人很难做好工作,更不用说有以后会有多大提升。
【How】具体来说它包括三个步骤:
1)“列清单”,把自己生活中觉得没意思,却又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写在一张纸上;
2)“我选择”,在这个事情前面,加上“我选择做",并给自己以积极的心里暗示:我主动选择,没人强迫我去做这件事;
3)“找理由”,探寻我愿意这么做、这么选择的背后积极的原因,憧憬不得不做的事情背后美好的未来,并把他写下来,“我选择做XXX是因为我想要XX/是因为可以XX。
【Where】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三步法适用于工作、生活中的某件我们心底排斥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A1:我的相关经验】
我分享一个我过去发生例子。
上个月,我突然收到领导交代的一项新工作组织:全公司员工体检,且要求必须在4月内完成落地。
我开始的时候很抗拒,特别希望领导改变主意。因为这项工作不属于我的工作板块,我没有做过,加上我的工作量已经很多,但我知道领导也清楚我的工作情况,就算把些这理讲给领导听了后还是很坚决要我来做,且必须完成。
后来我想整理了我月度工作计划(写清单),然后去了解员工体检怎么做(我选择),并且给自己的理由是借此机会锻炼自己做全员的活动组织(找理由),即“我选择做 员工体检这项工作是因为我想借此机会锻炼自己积累组织大活动的经验。”
于是,我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从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改变,在执行落地中,虽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我都很积极的处理了,领导对结果很满意,我通过本次活动也达到锻炼自己组织大型活动的能力,我对自己的进步也很满意,获得了满足感。
【A2:我的规划与应用】
【目标】
接下来一个月时间强化这个技能点,按照片段中的步骤将“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三步法用到3件目前工作、生活中的某件我们心底排斥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上。
【行动】
今天晚上制做标签:“列清单”“我选择”“找理由”三个步骤,贴在桌上时刻提醒自己;
事情1:我选择做 行政 是因为这项工作不用面临太大的生活压力,同时让我有较稳定的收入,还可以同时照顾家庭和还在上学的孩子;
事情2:我选择做 运动+不熬夜 是为了拥有健康的身体,熬夜对身体伤害太大了,不运动也会造成了很多烦恼;
事情3:我选择做 每日孩子的作业辅导是因为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也是为了在他成长的阶段,多陪伴他一些时间。
3. 然后提醒自己再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明确自己这么做的理由,以及这么做的价值,从而让自己及时转变心态,积极面对;
4. 与身边人沟通自己转变心态后的变化:“你觉得我最近是不是变了一些?”
5. 及时复盘自己转变心态后取得的成果,“我积极面对这件事的结果是……我的感受是……”;
【结语】
最后,今天的拆书环节到此结束,希望今天拆页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这里,我也祝愿大家在拆书帮里面有自己的收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