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Hello,大家好!我是拆书新手星星点点。特别高兴与大家在拆书现场相聚。现在,我就用拆书帮特有的标签法来做个自我介绍。[1]
我给自己贴两个标签。
一是“处于职场下坡期的女性”,在一家国有企业里干了十多年,忽然之间企业合并了,失去了原来的职位,一切工作感觉都要从头再来,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希望寻找到职业发展的突破口。
二是“高度焦虑的高二艺术生妈妈”,原本以为孩子喜欢艺术,就让孩子选择走艺术特长的路,这样,也会给她带来一些从容。没想到完全不这样的,艺考的道路尤为艰辛,这些,时时刻刻都会给我带来不安和焦虑。
作为一位刚刚入会的新手拆书家,从内心深处感到拆书帮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突破口,通过拆书逼迫自己要多看书,多学习,这样可以让自己在职场上走得更远一些,可以让我在生活上过得更轻松一些。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折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現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折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者成长为折书家。
对比说明三步法,拓展关键对话的新选择
对话高手在拒绝“傻瓜式选择”时会提出新的选择。他们会面对更为棘手问题,排除非此即彼的选择,转而寻找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比说明。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首先,你应当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做到审视自我可以让你在对话中占据优势,如果能明确对话可为自己、他人以及你们的关系带来的重要意义,那你就能成功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了。例如,“我的目的是,让丈夫变得更加可靠。每次他承诺的事情都做不到,我已经受够了这种失望。“
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这一点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所在。想想看,如果你放弃战胜对方或明哲保身的想法,会发生哪些对你不利的情况?如果你停止咄咄逼人的表现会带来哪些不好的结果?如果你不逃避问题,情况又出现怎样的转变?例如,“我不希望看到的是毫无意义的激烈争论,这样不但让人心烦,而且无法改变情况。”
最后,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你应当把前两步结合起来,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迫使自己跳出沉默或暴力的怪圈,寻找更具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
“我该怎样和丈夫展开坦率对话,一方面能和他讨论更负责任的问题,另方面又不会破坏情绪或浪费彼此的时间?”
对那些从“傻瓜式选择”过渡到理智思考这个新问题的人来说,观察他们的表情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们会逐陷入沉思,眼時慢慢变大,大脑飞速运转。令人惊奇的是,当我们问他们“你得有可能做到两全其美吗”时,他们的回答非常一致,都承认这种可能性其实很大。
举例来说,你要学会的对比说明应当是如下这样的。
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解决问题,又不会伤害或冒犯对方?
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指出邻居的讨厌做法,又不会让对方觉得你自以为是。
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和配偶讨论你们的花钱方式,又不会和对方陷入争吵?
在对话过程中,遇到问题我们通常会选择反对或沉默两种选择,这就是傻瓜式选择。反对和沉默就像我们在面对危险时,选择迎战或者逃跑一样。如果在处理棘手或敏感问题的时候,只做出这两种选择,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所以在面对关键对话的时候,千万要提醒自己,别被傻瓜式选择束缚,要懂得走出傻瓜式陷阱,用更为聪明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高效能沟通。
举个例子,每次在面对女儿如何做好时间管理的问题上,我们经常发生激烈冲突和争论。
我焦急的问:“是不是可以先完成作业,再去玩手游呢?”
女儿自信的说:“不行,我自己可以安排好,很快就结束了。”
半小时过去,我把声音音量调高了三度说“还没好呢,不要玩了。刚刚说的快好了,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好呢。”
女儿不耐烦的回答:“不要催我,不要你管,我不需要你管!”
我立即怼了回去:“是你说的,不要我管,我才懒得管你呢。”
这样,我们就陷入了僵局。
在这次对话中,我采用了“傻瓜式选择”中的反对法,结果我越是反对,越是引发女儿逆反心理,导致了争吵。之后,发现争论的内容与最初想要达到的目标偏离太远。
回想最初沟通目的,只是希望女儿能够合适安排好时间,先做重要的事,做到学习和娱乐两不误。可是对话发展到最后,我们陷入争议,最后演变成了冷战。显然,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使用对比说明三步法来找到谈话的新思路。使用这三步法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我们从当下争论抽离出来,避免大脑做出一个“傻瓜式选择”,寻求真正的解决方案。
以刚才女儿的例子为例,我用今天拆页的三个步骤来修改如下:
第一步,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反思对话之初想要实现的目的。“我们每天都要凌晨休息,你经常也会报怨精神状态不好,严重影响学习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先做重要的事儿,减少做不紧急的事儿,从而改善学习状态。”
第二步,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在整个对话过程中,你自己最反感的部分。“我不希望我们之间再发生无意议的争吵、冷战。”
第三步,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能否提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该怎样和女儿展开坦率对话,一方面能和她讨论如何能更合理的做好时间管理,另一方面又不会争吵。
工作交接一个月后,又要把它交接回来。居然发现接任者什么也没做,交接的工作没有一点儿进展。我心中的怒火在燃烧。
我直接指出:“一个月之前,就与你交接的工作。为什么这个工作一点也没有进度呢!”
同事闷闷地回复:“我手头工作多,还没来得及做。再说你不是要接回去吗?刚刚好,我也不用再跟你交接了。”
我大声愤怒的说:“怎么可这样的。你不知道已经有人在投拆这件事了!你一直不做这事儿导致了投诉,现在还要把它踢回给我,你这是不负责任的。”
同事立即反驳我说:“什么,我怎么了?本来就不是我的工作,不需要你来评价我。有本事就去领导那儿告我。”
周边的同事看着我俩的争吵已是惊呆了。
这次对话,最初想法是让对方把应该属于他的工作做完,我再来接手下面的工作。可是对话的结果,并不如自己预料的那样达成合意。原因是我选择了简单粗暴的反对方式来拒绝对方的想法,这就是“傻瓜式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反馈方式,直接让我俩的对话进入了停摆状态,最终以争执结束,互不相让,问题没有被解决。
用对比说明的三步法,需要在对话开始时说明谈话的目的,让对方了解我们要进行合理分工,厘清职责,并能预料可能会发生的分歧。始终确保持对话不偏离目的。
我给自已规划了以下目标:
在本周之内,找同事再进行一次关键对话,使用对比说明三个步法,达到划分工作任务的目的。
我会找到这位同事再进行一场关键对话,对话会运用今天拆页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
我会告诉同事:“上回,我本意并不是去找你吵架的,沟通的目的只是想把我们交接前后的工作进行合理划分。这回,我们能否心平气和的找个时间好好聊一聊呢?”
第二步: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
我会说“我们一直以来是很棒的合作伙伴,一起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也很默契,发生冲突是我很不愿意看到的,当时的语言过激了,请你见谅。“
第三步: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
我会讲“我想出现这样的状况一定是事出有因,确实这件工作做起来开头会遇到一些困难的。你看这样好吗?我们一起来做,你做之前一个月的活儿,我接着往下做。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确保一起将这件工作顺利推进下去。”
我的拆书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