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第296期线下活动(河东场)总第323期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用好授权来培养他人成长自己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来参与我们的拆书过级,我叫柳颂婷,我先用三个标签自我介绍一下:

1、 二级拆书家。我从去年5月底开始参加拆书过级,已经过完了2级,今天来挑战的是3-1级别,我的目标是在今年的5月底过完全部的三级,成为一名三级拆书家。

2、 电商。这是我的工作,我在一家食品公司做电商运营总监。

3、 瑜伽。这是我近年来引以为傲的标签,我是一个非专业的业余的瑜伽老师。

下面就开始正式进入我的拆书过程,首先分一下组,邻近的两个人为一组。接下来我给大家用场景法介绍下我将要拆的书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场景法介绍】

【事件】

上周我安排同事来处理一个客户接待,也是想把以后这一类型的工作都交接给她,于是我对她说:周五下午有个5人的接待会议,你先提前预定下会议室,然后准备一些水果茶水,再去做什么做什么……我教了她好几个细节工作,最后还是出现了投影仪故障这样的问题,当时我想真是还不如自己做了省事,而我同事也觉得很委屈,备受打击。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孩子洗不干净碗、老公打错了酱油,于是为了把事情更快更好完成,我们把事情统统都自己来干。

【提问】

把事情授权给他人做的时候,对方总也做的不好,怎么办呢?就让他自己去摸索吗?或者都自己来干吗?可是,如果我们什么事情都自己来做,会有什么影响呢?

【影响】

其实呀,在工作和生活中,把事情、责任分配给其他成员,我们才有余力去思考从事更高层次的活动,授权无处不在,它会带来自己的成长,对方的成长,甚至整个组织的成长。但如果只是将事情像我上面的例子一样一口一个指令地指挥对方,结果大概率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毕竟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常识是习惯的事情,对对方来说是新鲜的未知的。而当他达不到要求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认为对方不够聪明、不用心,他也因此会感到沮丧,最后在彼此失望的过程中艰难地完成工作转移,甚至授权失败,事情与责任又变成我们自己的了。

【解决】

今天我来拆的这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其中“要事第一”这个习惯中提出的责任型授权,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类似上面的问题,不仅让我们的指导更加高效,甚至还能激发对方创造出超预期结果。期待吗?那让我们先来开始阅读一下手中原文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来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习惯三:要事第一 194

责任型授权

责任型授权的关注重点是最终的结果。它给人们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为最终结果负责。起初,这种授权方式费事费力,但却十分值得。通过责任型授权,可将杠杆的支点向右移动,提高杠杆的作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家都读完了。下面进入知识讲解,请大家打起精神哦。

【学习目标】【可观察到的动作】

在跟随我完成这次的拆书后,我们就能使用(行为)责任型授权的五步骤(澄清)来给他人交代任务,让对方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创造力,从而达到培养他人、也解放自己的目的。

【核心概念的定义】

原文片段告诉我们:责任型授权的关注重点是最终的结果,它给人们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为最终的结果负责。下面我们通过对几个案例的分析,来学习一下责任型授权到底怎么使用。

【案例辨析】

(案例1)一家人外出游玩,妈妈让爸爸负责拍照,告诉他说:“我让你拍的时候,你按快门就好了。”请问这是责任型授权吗?明显不是,对吧,因为它是在行为上给予指令,只关注行为,而非结果,是明显的指令型授权。而责任性授权的关注重点是最终的结果,比如说:我希望你能把我和孩子互动的场景拍下来,这样以后我们就还能通过照片重温快乐;邻居家那样绿油油又整洁的院子就是我们想要的。

这就是把目标结果进行了明确,只有这样,对方才能知晓我们到底要什么。那这样就足够了吗?还不够哈,这距离完整的责任型授权还有距离,哪还有什么要求呢,请听的我第二个例子:

(案例2)比如说:老板把一个新客户安排了小红,对小红说:“这个客户很重要,合作的细节你去沟通,我们只要他们今年能带来100万的销售。”这个例子中,虽然老板明确了最终需要的结果(100万销售额),也没有限定小红做事的具体方法,但是,这个自由度太宽泛了!如果对行为没有一些限制性的要求,这可能会让目标很难实现或者出现偏差。比如老板可以明确一下,合作时候需要遵守的价格标准呀,时间要求呀等等,以免小红去做无谓的探索甚至违规操作。所以如果存在一些限制性的原则,一定是要明确提出来的,也就是制定指导方针。

还是上面的案例,老板给小红设定了清晰的目标,也明确了需要遵守和不能违背的指导方针,大家觉得这样就够了吗?嗯,还不够哈,毕竟授权出去的任务对对方来说是一件新鲜未知的事情,在操作的过程中难免有搞不定的时候,所以为了确保目标成果的达成,我们还需要提供给对方可运用的资源。如果授权人和被授权人能预想到一些障碍,那可以先确定障碍需要的支持资源,如果没有,那老板也可以对小红说一句:你有任何想法或者拿捏不准的事情都可以随时电话我来沟通等等。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我们已经梳理出责任型授权的三个关键步骤了:

1、 明确目标成果。授权时,一定要确保双方都明确的理解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成果,并且可以详细的描述出来。

2、 制定指导方针。这里主要是一些限制性的规定要明确,不加约束的放任,最终结果只能是扼杀人们的能动性。所以要事先告诉对方哪些标准是要遵守的。

3、 提供可用资源。资源包括哪些人力、物力、技术和组织资源等等。

4、 另外,除了以上三个要点外,设定评估标准也是必不可少的。评估标准需要提前约定,最好还可以定期的检查评估,以确保是在朝着目标前进的。比如老板把100万的销售目标约定为1个月10万元的进度推进,和小红约定每月底检查沟通一次进度。

5、 最后,完整的责任型授权最好还有奖惩机制。奖励呢,可以是财务奖励、精神奖励、或者职务调整等等。有了这些,被授权的人就能对责任的认可更进一步,从心里把它当做是自己的事情,也就更能激发他的创造力了,同时授权人也还能把控事情的走向。

【预防异议+讲解】

听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责任型授权的五个步骤是固定的吗,每次都要这么用吗?我建议最好还是都包含,顺序可以自由变动。当然如果你确定被授权人很清楚这件事情的可用资源呀,或者行事标准呐,也能省略部分,不过这么重要的要点,再强调一下也不为过,对吧。

【适用边界】

另外,责任型授权也不是处处都适用,我们需要先评估被授权人能力是否有能担当此任务的潜力,如果是,那么责任型授权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激励他进一步成长,如果不是,比如没有任何经验的职场新人,或者是我们不太了解他的能力的人,责任型授权对他来说要求就有些高了,这个时候一口一个指令的指令型授权可能更好。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以上就是我对原文片段的拆解,下面我们进入应用阶段。需要请大家现场编一个责任型授权小故事,比如授权孩子承担某项家务,授权下属承接某个项目,要求设计出人物、情节、对话等,注意,对话中需要包含我们上面责任型授权五个要点,还记得是什么吗?1、明确目标成果;2、制定指导方针;3、提供可用资源;4、设定评估标准;5、奖惩机制。时间为5分钟,5分钟后我们请人来分享一下。

好,我们有请这一组伙伴来分享下。

【伙伴展示】

故事场景:老板安排下属去完成拆迁沟通

人物角色:老板、下属小宋

授权内容:老板授权小宋搞定拆迁地居民的拆迁安抚

对话设计:

老板:小宋呀,这块地咱们公司拿下了,你知道了吧?

小宋:嗯嗯,知道的。

老板:咱们开始做规划计划了,现在需要尽快把居民的拆迁落地。

小宋:这事是我擅长的,那具体是什么时间,有什么特别注意的?

老板:我要他们三个月内都签下意向书,1年内完成搬迁。补偿都按照以往的标准来,你都懂的。特别注意不要发生肢体冲突,语言行为上不要违反相关规定,多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安抚。

小宋:得咧,明白。不过老板,万一实在有标准补偿搞不定的怎么办?

老板:这种你就把情况详细上报到我这里来,我来主导解决,不过我相信绝大部分你都能搞定。

小宋:好的。

老板:这3个月,我每周五都会检查你的进度情况,需要你做好情况登记和分析。事成之后,我会给你和团队申请专项奖金,具体的金额也还是按照公司的标准来,你都清晰的,对吧。

小宋:嗯嗯,清楚清楚,谢谢老板,我一定会完成的好的。

【给出反馈】

感谢两位学习者的分享,你们的对话完美呈现了责任型授权五步骤的魅力,相信小宋已经完全承接了这次的任务。通过刚才的分享,大家是否感受到了,通过这五步骤的授权,确实对任务的成功转交大有益处呢?相信这样的锻炼能促进你们日后对知识的使用。再次谢谢~

【结语】

今天的拆书就到此结束,希望今天的内容可以被大家实际运用起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也提升他人的能力,记住,知识没有用,是因为没有用。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