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爱拆书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我叫李海滨。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第一个标签是外贸主管。从事外贸行业将近10年的时间了。第二个标签是DISC授权认证讲师。因为自己对人际沟通、提高人际敏感度比较感兴趣。所以去学了disc。第三个标签是RIA学习力导师。受拆书帮赵周老师的影响,看了《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深深被拆书帮的文化所吸引。于是去深圳参加了赵周老师的学习力导师培训。如果大家对我三个标签的任何一个感兴趣,我都乐于分享。期待和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帮,说到拆书帮,要先介绍一下拆书。“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把书拆为己用。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它强调把书里的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真正学以致用。“拆书”的“拆”不是拆房子的“拆”,而是知识的转化和内化。它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然后规划具体的应用,从而实现提升技能、改变行为、解决问题的目的。主要应用的是便签法,也叫RIA读书法。
R(Reading)是指阅读的意思,学习者所学习完的原文片段。
I(Interpretation)是指用自己的话重述片段。
A(Appropriation)是指联系过往正面或反面的经验,进一步制定我们的应用计划及行为。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分舵都是非盈利性的组织,目的是为了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
一位拆书家的价值,如果从学习效果来衡量,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家分为3级、9个档次。从最低的1-1到最高的3-3,拆书家需要通过现场带领拆书学习的方式来逐级晋升,现在我正在进行的就是1-1的晋级。
为了彼此能乐于互助,我们专注于四个方面—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这样,这位母亲就清楚地说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非暴力沟通的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保持对这两方面的关注,并帮助他人也这么做,双方便可持续互动,直至情意相通: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你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你的请求是什么……
使用非暴力沟通时,表达自己或倾听他人,都是好的开端。但需要牢记的是,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并根据个人风格及文化环境做出调整。为了叙述的方便,我将非暴力沟通称为“沟通方式”,但有时语言是多余的。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我们大多数人习惯于看到不好的行为就进行指责,一上来就发脾气。导致两败俱伤。那今天这个拆页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非暴力沟通,以及我们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是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可以让我们和谐相处。非暴力沟通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在与他人沟通交流时,借助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
那么我们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沟通呢?分为下面4步走:
首先,用心仔细观察,那怎么观察呢?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比如昨天在家里我女儿用完冰箱,没随手关门。
其次,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对方的行为是让我们高兴了还是生气了?这样让对方可以感知到我们的情绪。比如女儿没随手关门,我很生气。
再次,说出我们的内心需要。哪些需要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哦!原来我生气是希望她能养成随手关门的好习惯。
最后,为了情况有所改善,我的请求是什么。提出自己的请求,希望对方可以采取行动。比如我希望女儿可以随手关门。
接下来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有一次,我女儿画完国画,画笔、颜料、宣纸,全部摊了一地没收拾去玩了。我立马生气了,说:“赶紧收拾!”“你怎么不收拾就去玩了?”女儿气呼呼地看着我,一动不动。我在想怎么样沟通才能达到效果呢?既顾及她的感受,又让她乐意收拾呢?于是我就尝试着用了以下的沟通方法:
“我看到你画完国画,东西摊了一地就去玩了,我不太高兴哦!我希望你画完以后立马收拾干净。!你是否可以现在就去收拾?”首先,我观察到了她画完国画没有收拾,“不太高兴”也说出了我的感受,那我的需求是什么呢?希望她养成画完国画立马收拾的习惯。最后提出我的请求。“你是否可以现在去收拾?”这样4个要素清晰地表达了我自己。
学了非暴力沟通以后,我也给自己制定了目标。是什么呢?那就是用非暴力沟通方式和女儿沟通。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我想针对女儿没有把洗澡后换洗下来的脏衣服放进脏衣篓这个行为,进行非暴力沟通。
那具体怎么做呢?先观察女儿是否有把脏衣服扔到衣服篓?如果没有,就尝试这样沟通:“我看到你没把换洗下来的衣服扔进脏衣篓里,我有点不高兴哦!我希望卫生间整洁一些!你可以现在就行动吗?”观察以后说出了我的感受。需求是希望她养成把换洗下来的衣服及时扔进脏衣篓的习惯。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你可以把脏衣服扔进衣服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