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拆书帮智慧分舵南山场参加我们的拆书活动,我是秋萍,我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
1.中医药文化传承者。坚持每周末学习中医药知识,输出学习笔记。
2.知识产权事业促进者。坚持自学知识产权知识,提升专业素养,立志为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贡献力量。
3.终身成长实践者。坚持每月读到两本书,给自己的认知体系打补丁。
【拆书帮介绍】
以上是我的三个标签,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
1. 拆书
拆书,这一理念源自赵周老师《这样读书就够了》。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是将图书的知识拆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要求将书的内容关联到学习者的经验、并运用到具体的场景中,也就是说,拆书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以最终解决问题为目标。
2. 拆书法
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读书法,用这个方法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也叫RIA现场学习法,是一位拆书家将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R,reading,阅读原文片段;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对原文知识拆页讲解,对现场学习者进行引导;A,appropriation,拆为已用,A分为A1、A2和A3。A1,面向过去,侧重反思自己过去的经历,A2,指向未来,即引导运用书中的方法来处理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A3,现场演练学习,促进学习者现场演练。
3. 拆书家
那拆书家又是什么人呢?拆书家很像培训师,但不需要像培训师那样在表达、经验、资历上有那么高的水平,她只需要把一本书的核心知识加工出来,然后就可以引导一群对这个主题有兴趣的学习者,达到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4. 拆书帮
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是非盈利性青年自组织,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拆书帮在全国有50个分舵,在深圳有3个分舵,大家目前所在的就是我们深圳智荟分舵在南山的活动场所。
接下来进入今天的拆书环节。
我给大家带来的拆页片段选自《正面管教》,该书作者简·尼尔森博士,是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正面管教》一书自1981年第一版出版以来,已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从中受益。
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拆页片段,从分割线下开始到拆页片段结束字样为止,阅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
【原文片段】
矫正错误的三个R
1. 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 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 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的多了。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成一件坏事,我们会倾向于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会为自己辩解、推脱、倾向判断或者好批评——既对别人又对自己。另一方面,当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的机会的时候,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了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我想知道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自我原谅是“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的第一个R(即承认)的一个重要因素。
你注意过当我们愿意道歉时,孩子是多么善于原谅我们吗?你曾经对孩子说过“对不起”吗?如果你说过,孩子是怎么回应的?我在世界各地演讲时多次问过这个问题,听众的回答都是一致的。当大人诚恳地道歉时,孩子们几乎总是会说:“没关系,妈妈(或爸爸,或老师)。”孩子可能在一分钟以前还对大人的不尊重行为感到生气和憎恶(而且很可能正是大人应得的),而一旦大人说一句“对不起”,孩子就彻底原谅了。
“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的前两个——承认与和好——为第三个R(解决问题)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在充满敌意的氛围中试图解决问题绝对不会有好结果。
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作为一个人,我们很容易被情绪左右而失去正常的理智(倒退到“爬行动物脑”的控制)。这时,我们会不假思索地作出反应,而不是深思熟虑的行为。我深深喜爱正面管教原则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不论我犯了多少错误,也不论我的错误造成了多少麻烦,我总是能回归到正面管教原则上来,从我的错误中学习,清理我造成的麻烦,而且让事情变得比我犯错误之前更好。
好,看到我们小伙伴们都已经完成了拆页的阅读。
Why: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工作生活中常会经意不经意犯些错误,当面对错误时,我们是会逃避,还是借助一些方法,去尝试与“错误”和解呢?毕竟,倘若能从错误中获得成长,那这些“错误”也将成为我们获取宝贵经验的重要途径。那么,是否有方法能帮助我们正视错误,获得成长呢?
What:本拆页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方法,只需要借助三个R,即承认(Recognize)、和好(Reconcile)、解决(Resolve),就能帮助我们在出现错误的时候,及时更正自己,矫正错误,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长。
How: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步,承认。冷静下来,坦诚地接受自己犯的错误,承认它。
第二步,和好。表明改正的态度,营造积极的对话氛围。
第三步,解决。把犯错看作学习的机会,想办法解决问题。
Where:该方法适用场景比较广泛,比如因失误导致项目延期,因迟到错过一场约会,因口不择言伤害到他人,等等这些场景均可应用。当然,对于触及法律、道德底线的错误,是不适合的。
【A1】
学过这个方法,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周一下午快下班的时候,直属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说部门领导特地找他,让他跟我谈谈我的考勤,起因是部门领导的流程列表一大半都是我的请假流程。我一听这话,第一反应是,领导不按时批流程能怪我么,于是反驳说,领导积攒了一年的流程都不批,那每次打开看肯定都显示在上面呀,而且我生病看医生总不能翘班去吧?然后,我的直属领导接不下话了,说,领导的话我已经传达给你了啊.....
现在回想这段对话,还真是职场危险操作啊,完全没有理智处理自己的错误。如果当时学习了今天的这个方法,我应该会在听到领导的这种描述的时候,先冷静下来,承认自己确实请假有点频繁的事实,然后表明态度,说自己会尽量注意,接着跟领导沟通,必要情况的请假前,跟领导做好报备,请领导给予理解,以避免事后不必要的误解。
【A2】
接下来我也会用这个方法,来处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近几个星期,6岁的小侄女特别喜欢在晚上不定点给我打视频,讲故事给我听,但很多时候我都会忙着自己的事情,对她讲的故事表现得心不在焉,小侄女很失落,这几天都跟我断了来往。为了挽回我们的感情,我想可以按照三个R来矫正下自己的错误,化解一下我俩的隔阂。
第一步,承认。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错误。自己不应该以忙为由,忽视小侄女需要陪伴的需求。
第二步,和好。主动联系小侄女,诚恳地道歉:“对不起,宝贝,姑姑只顾着做自己的事情了,没有认真听你讲故事,姑姑也想想办法改变,你能原谅姑姑吗?”
第三步,解决。小侄女希望我能听她讲故事,我虽有自己的事情忙,但总会有空闲的时间段,我可以和她约定一个属于我俩的互动时间,每天聊个10毛钱的天。
【小结】
所以,下回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犯错的时候,我们不用急着逃跑,我们可以试着用承认、和好、解决三步法轻松应对,帮助我们与错误和解,获得成长。
好了,我的拆页分享到此结束啦,希望大家有所收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