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尊重与希望: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所属活动: 城东\小强升职记\非暴力沟通\尊重与希望\不急不吼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评量问句将愿景变为具体行动目标

开场:

打招呼+分组+图书介绍+学习目标

【打招呼】大家好,我是新手拆书家央央,非常高兴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放弃休息时间,共启一段拆书之旅。

分组】为了便于大家充分交流,我们先分个组。今天我们场上共有12位,除了观察家与拆书家,两人一小组,刚好5个组。

【FAB法图书介绍

下面进入图书介绍环节。

【F】《尊重与希望----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一本心理辅导类书籍,作者是被称为“华人焦点第一人”的台师大心理系许维素教授,我跟随她学习了8年。

【A】与同类书籍相比,《尊重与希望》注重把想法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激发起行动的激情与愿望。书中聚焦于15个技能点,每个技能点都有生动案例与深刻反思,这大大降低学习者技能训练难度。

【B】

B1:那么,假如现阶段伙伴们对自己事业、生活有点点不满意,很想改变,却不知道从何下手,就可以读一读这本书。书中那些精妙的点子帮你找到你想要的,并帮你发掘自己身上的优势、能力及内外资源,促进行动。

B2:今天我们阅读的片断,“评量问句”就是一个简单易用的好点子,帮助大家把想法变成具体可操作的行动方法,使得行动既有方向、更有做法。

(学习目标)

希望各位跟随我完成今天RIA现场学习后,当我们需要把想法变成具体行动时,能使用评量问句来确定具体的行动方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

评量问句以1分(或0分)至10分的量尺,请当事人就其经验进行评量。常将最大的愿景或正向目标的描述置于10分的位置,询问当事人的现状所在分数,对照两者差异,并询问再进1分后与现在的不同,以及如何迈进1分的方法。评量问句促使当事人与咨询师了解在问题情境以及解决之道之间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分法,而是一个连续的线段,如此,将能协助当事人发现已经做到的或拥有的例外,并检索出下一步的方向与行动。

对经历痛苦和失落的当事人来说,评量问句具体与可测量的特性若能让他们在第一次晤谈后即能感受到自己想要的方向,往往会带给他们希望感与期待的力量,也能看到自己已经拥有的力量或改变,例如:

“面对这个困难的情况,若以一个量尺来评分,10分代表你处理与应付这个情况还不错,1分是代表着你一点都无法处理、应付,你觉得自己目前是在几分?”

“如果10分代表你对自己可以面对这个困境很有信心,1分代表你没有信心,你打几分?”

“为什么还有4分?4分代表着什么?”

“你做了什么让情况还有4分而不是更低分?”

“如果再往前走一格,你需要多少时间停留在此分数上?”

“如果你能正常早起,你认为可用几分来代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讲解

读完了这个片段大家也许不是十分明白如何用评量问句把一个想法转变为具体行动,那先听我的I讲解吧。

what】评量问句是一个借助1-10分刻度量尺来找行动方法的问话工具,其核心是帮助他人找到方法解决问题。

why】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好多东西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比如难过、悲伤、认真、勇气、可行性等等,这些方面改变得怎样了,解决到哪个程度都不太容易说明白。面对这种情景该怎么办呢?先听听我的故事吧。

案例】去年下学期我给造价班上职业生涯规划课,几次课下来我发现张翔同学上课经常看手机,不好好听课。我就批评了他,他知道错了,表示要认真听课了。那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张翔找到认真、专心听课的方法呢?我就试了试评量问句。

细化行动步骤使用评量问句来帮助张翔同学找认真听课的方法时,我主要走了5步

第一步,描分数,设愿景。我说“上课认真听课是10分,1分则是不专心。”这就为张翔设定了听课的愿景、目标。

一般用1-10分。10分就是正向的目标或最大的愿景,1分则相反。分数设置须针对具体内容,如这里的认真听课,片段中的处理应付困难、信心等。。

第二步,评现状,知起点。然后我问张翔:你觉得今天认真听课是几分呢?

他说5分。

用一个具体数字来评估目前状况,就等于定位了自己行动的起点。

通过这个点看到了两个差异:一是与愿景、最大目标的距离,行动就有了方向,二是与最低点1分的差异,看到了已经有过的方法、经验等。(细化

第三步:比低点,晓经验。我又问他第二个问题:前几次上课你做了什么,让自己认真听课有5分,而不是1分呢?

张翔回答我:看央央老师呀,偶尔记一点笔记。

与1分进行对比,让张翔知道自己做到了哪些,已经用过的经验方法是什么。

第四步,设方向,定目标。这一步我问了这样的问题:确实美丽的央央老师值得你看哟。那你接下来上课认真要进到几分呢?引导后张翔确立了6分的目标。

这个分数,确实能帮助张翔明确本次课的听课目标。

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设定要达到的分数;二是描述提升的分数值。(细化)

第五步,找方法,快行动。我进一步往下引导:非常好,要进步1分,那你上课要做些什么呢?张翔就立即回答:那我继续看央央老师,记笔记。我又问他:你上节课看央央老师多久?他说10分钟呀。“那这节课你准备看几分钟?”他说:“我一直看你。”我觉得这个难度挺大的,就建议说:“整节课看不现实,你还是看15分钟,比上一次课多5分钟吧。”

这一步的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行动方法,一个两个都行,原有方法或者新方法都可以,但已经用过的方法更好,伙伴不必另学,拿来就可以用的。

通过这5步,不就帮张翔“认真听课”这个模糊想法变成了“听课时看老师15分钟,记笔记”这具体的方法了吗?!

预防异议

也许大家会有疑问:评量问句中的分数设定是一种主观感觉吗?是又不是。“是”,评分因人而异,跟考试分数有统一标准是不一样的,因此无论高低只对本人有意义。“不是”,是指根据自己过去的行动来确定分数,有一定的客观标准。

如果现状分数是2分,把目标定到10分,这样行吗?这样设置目标太大,不容易做到,需要提醒对方步子小一点,从容易入手,小改变带来大改变。

适用边界】评量问句运用的范围是什么呢?评量问句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需要把难以表达的观点抽象的情绪状态内在感觉内容与强度量化出来,或者像今天这样把停留在脑中的想法转化为具体行动时,就可以用,但更适合年幼或不易表达的人,当然小孩子可以更直观的图示。如提高获奖率、收益率、传播量这些明确数字类的目标就不必使用评量问句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刚刚我们学习了评量问句五步法:设愿景、知起点、晓经验、定目标、快行动。

但知道与做到之间是有距离的,要缩短这个距离就需要练习。以术入道,术熟练了,也能促进道的深入。

接下来我们借用小组讨论与角色扮演方法来练习评量问句五步法哟。

给出具体场景】小豆是办公室的文员,负责文稿写作,报表的制作。张姐是小豆好朋友,小豆有什么难事都会求助张姐。有一天小豆告诉张姐,自己受到领导批评,原因是做工作不细心,统计数字老出错。“我都明确向领导表态了,要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改掉粗心的毛病,认真细心工作了,可领导说我是在说大话、空话。张姐,我该怎么办呢?”张姐知道这位领导必须看到小豆的具体行动方法才踏实。于是张姐开始引导小豆一步步找“认真细心工作”的方法。(这部分发给了学习伙伴,边听边看)

给出讨论指令

请设计张姐与小豆的对话。注意!注意!内容是把小豆的“认真细心工作”这一模糊目标变成具体化行动方法。对话方式要用今天学到的“评量问句”五步法。角色两位:一位扮演张姐,另一位则扮演小豆。讨论时间是7分钟。

解决方案:角色扮演演练】

请一组上台演练。好每个组都进行了热情讨论,因为方便我们就请你们两位,“两鱼”上场,大家掌声欢迎。

学习者案例记录

飞鱼扮演张姐,子鱼扮演小豆。

飞鱼:小豆,你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子鱼:就是领导嫌弃我,做报表总是不细心,报表老出差错。

飞鱼:每个人评价标准不一样嘛,如果说我们对于工作认真细心是10分,从1到10分来说,你目前是几分。

子鱼:从满意度来说最多3分吧。

飞鱼:3分,是吧。短期内你想要有个改变,你希望经过短期努力,想到达几分的状态?

子鱼:六七分的样子。

飞鱼:那六七分呈现出来的样子,能够满足几点要求?

子鱼:六七分的话,少骂一点,第二个是报表上不要有错误,第三,三个报表中至少两个挑不出毛病。

飞鱼:要让领导挑不出毛病,工作中你需要做什么?

子鱼:数据部分每天有变动,与别的部门协调,收集数据不出错漏,第二个学习excel,第三多检查两遍。

飞鱼:达到目标要做三个动作:一确认数据,减少数据出错频率。第二点是学习新软件,常用函数等,提高数据准确率。第三点是工作完成后要反复确认。这样做就能让自己到达六七分了,是吗?

子鱼:对,当下我就要做的就是这三个行动步骤。

【反馈与点评】感谢两个鱼的分享。飞鱼在哪个问题上问得特别好呢?当子鱼说要达到7分时,飞鱼加了一个特别好的问句:7 分是一个怎样的状态?这个引导用得很好,在飞鱼启发下,才有子鱼的第一、第二、第三的具体行动步骤与方法。而且飞鱼做得特别棒的是重复了子鱼的方法,让对方清晰从这些方法上快速行动。使用评量问句不必面面俱到,关键是帮助他人找到方法去行动。“细心认真工作”是一个宏大目标,尽管飞鱼没问“为什么是5分?”这一步,但实际上却激发了子鱼以前的做法、经验,如数据如何处理、报表怎样做等,为后面的行动方法奠定了基础。

【结束语】非常感谢小伙伴们的精彩分享。伙伴们,未来当你要把想法变为行动时,记得试一试评量问句五步法哟:描分数设愿景、评现状知起点、比低点晓经验、设目标定方向、找方法快行动! 期待你成为行动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