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力就是执行力》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第244期线下活动(河西步步高分场)总第270期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双向沟通才能事半功倍

开场:

自我介绍 1分钟

各位伙伴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TF1-1,我叫徐迎春。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第一个标签是培训,从事培训行业已经有3年的时间,做过体验式培训、企业内训等等;第二个标签是跑步,喜欢跑步的我,享受跑步时候的轻松和一路向前的轻松感。第三个标拆书升级路上的小白。从去年参加便签训练营,终于开始升级打怪了,之后还需要多向各位前辈学习。

拆书帮介绍 2分钟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帮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拆书帮是由教育实践家、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专家赵周老师创立的,在由赵周老师编写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关于拆书理论、模型、方法和工具都有详细的说明,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有这么优秀的创始人,接下来给大家介绍拆书帮。

全国拆书爱好者组成的社群就是我们所说的拆书帮,在同一个的地区拆书爱好者组成的交流学习平台叫做分舵,如我们所在的长沙麓山分舵;拆书帮作为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拆书帮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拆书,拆书指的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阅读书籍的整体框架,选择其中一个片段,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消化,并且进行分享和实践应用的过程。判断拆书有三个关键事项分别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片段式阅读、拆为己用。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以书籍的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诉求进行选择性的阅读,阅读书中适合自己当前需求的内容,并进行消化,不适合自己的需求可以当下不进行阅读。

有了方法,就是内容怎么获取。拆书这种读书法强调的是只要你读到了书中一段对你有用的话,不需要像学术型读书一样,一定要看完整本书,只要读懂整本书的体系知识和逻辑,我们不追求大而全而是小而精。这就是拆书的第二个关键事项片段式阅读。这么好的方法和内容,我们拆书的目标是什么。

拆为己用,指的是以致力于能力提升和行为改变为目标进行阅读。也就是一定要有用,要能够改变你的行为方式,或者提升你某方面的能力。学习者阅读书中的某个章节或者片段后,结合书中知识关联日常生活中的的案例和经验,并规划出具体运用。以上就是拆书的三个关键事项。

拆书的场景分为两种,分别是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以便签法为主,主要是阅读-重述-反思应用三个步骤;个人学习者通过升级学习,成长为拆书家。拆书家继续实战和成长就到了第二种场景,组织学习的应用。就是由我们的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活动,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讲了这么多,大家听到最多的是用。是因为拆书法中更多的会关注到实际的应用中,所以拆书学习法针对的不是所有的书籍,主要是针对致用型图书,也就是通过学习后能够应用到实际的书籍,像那些纯学术和研究型的书籍就不适合这种方法。

下面各位伙伴就随我一起开启今天的拆书分享之旅,今天我拆解的是《沟通力就是执行力》一书中的 双向沟通才能事半功倍。首先请各位伙伴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原文片段,阅读完的伙伴可以眼神示意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书拆页 2分钟

《沟通力就是执行力》—双向沟通才能事半功倍 P76-77

信息的交流往往包括几个主要环节:发送信息一接受信息—反馈信息,通过这样一个基本流程,就可以发现信息交流其实是一种双向行为,也就是说沟通不能仅仅是一个人说, 另一个人听,而是要双方进行更多的互动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信息分析得更加透彻,才能真正让彼此深入了解。

双向性是沟通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有效沟通的一个重要原则。双向性指的是人们既要搜集信息,同时还要给予信息,简单来说就是听听别人说了些什么,然后自己要表达什么,整个沟通过程是双向的。对于团队管理者而言,自己有必要对下属下达指令,有必要传授经验,有必要告知一些重要事项,或者进行培训,但与此同时,下属也有责任主动和上级进行沟通交流,有必要及时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和意见,可以说,双方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

这种互动体现出了一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平衡,即每个人都有话语权和发言权。一些独裁的管理者往往会在沟通中牢牢把控话语权,每次开会或者交谈,都是一个人从头讲到尾,其他人没有必要提出中议,没有必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认真听他们把话说完即可。很难想象这样的沟通会有什么效果,也很难想象这个团队会有什么活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分享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便签 3分钟

我们在工作中与人沟通的时候的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同事沟通事情的时候,清楚的说了要表达的内容,对方什么也没有说,直接去做了,你也什么都没有问。事情完成后结果是你说的是要达成1的记过,对方做出来却是2的效果,这样的情况有出现过吗?这种在信息沟通的过程中出现信息对接不对称的现象出现的原因就是,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做双向沟通。

那么什么是双向沟通呢?双向沟通就是传达者把信息清晰地表达传递出来,听信息的人接受到传达者的信息,并且根据听到的情况向传达者表达自己接收到信息了,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对所接受到信息的看法。当信息接收者有问题反馈时,传达者针对问题进行解答,直到双方都对所沟通的内容没有疑问,然后进行执行动作的这一沟通过程,就是我们说的双向沟通。(what)

阅读完片段相信在座的伙伴都了解了双向沟通的过程是什么样?简单来说就是发送信息一接受信息—反馈信息这样三个步骤。

发送信息指的是说话的人表达要说的内容给听信息的人。假如作为上级的你要告诉下属小明去采购一批本子,和她说。“小明,明天你去采购30本A5大小的本子,给优秀团队发奖品用。”

信息发送之后就是听信息人的接受信息,当你在和你的下属沟通时,她的笔在本子上详细的写着你的要求,这个过程就是对信息的接受信息的过程

反馈信息指的是听信息的人,将听到的信息进行自我理解和消化后给表达信息的人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给出回答告诉对方自己收到了信息,也理解了信息。这样一个反馈的过程。听到你说的采购信息后,小明说“领导,购买的本子大概什么时候需要?费用预算是多少?需要印刷公司的LOGO吗。”这就是反馈信息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在实际沟通中,接受信息、反馈信息的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因为听信息的人对信息的理解程度会有不同,我们可能会需要进行多次双向沟通,在这过程中信息表达的人和接听信息的人,这两个角色是不断变化的。(how)也就是案例中的小明和领导的沟通过程中发送信息和接受信息的角色是在不断变化的。

双向沟通是人际关系平衡的体现,无论是工作与同事的沟通还是生活中与家人朋友的沟通,有了这样一个过程能够将信息分析得更加透彻,让沟通双方彼此深入了解,使沟通更加的顺畅。

关于发送信息一接受信息—反馈信息这样一个沟通的过程,让我想到了我的工作场景中的案例,接下来我用一个过往的案例和大家进行解释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享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便签 2分钟

有一次因为我要请假,之前从来没有写参与过项目的宇宁,要代替我参加周五的项目,我在周四和他一起准备物料、确认流程这些工作。在准备物料的时候,我把所有需要的物料都用清单罗列出来了,然后和她一起从储物间找出并放在一起,在整理的过程中我每找到一个物料就告诉他是哪个项目需要的,具体是什么时候用。这个过程就是在做(传递信息),然后她都会点点头或者敲敲本子告诉我她知道并记住了。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她之前没有接触过分不清的物料,她都会问我,我会告诉他这个物料有什么特点,在哪个项目中什么时候会用到,告诉她,然后她听完后会复述一次,然后我会点点头或者回复她一句恩,是的。她(接受信息),同时反馈收到了信息。

在所有内容讲完后,我又给了一份新的物料清单给她,让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将物料清点一遍,放在自己熟悉的位置,在清点的过程中,她每整理一个就画一个勾,分不清具体是哪个项目的物料,她都拿起来和我确认,然后在清单上记下物料的特点。(反馈信息)因为有她细心的确认,确保了物料准备的齐全,项目结束那天,在客户群里我收到了客户对我们的认可,说我们项目的服务做的很好。‘

在这个案例中我和同事宇宁进行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有同事提出物料分不清,我具体的说物料特点,她复述的过程就是反复进行沟通的过程,这个过程信息表达者和信息接听者的角色是在变化的。

想到这案例自己应用的双向沟通的方式,提升了沟通的效率,同时很好的处理了工作,在下周工作会要和带教师傅沟通月度总结准备工作,就可以用到双向沟通,这样沟通的会更有效。

分享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便签 2分钟

下周工作中要和我的带教师傅一起完成月度总结,我需要协助她进行活动的准备工作。首先我准备按照我了解到的活动流程,进行物料的准备,罗列出物料清单,确认过程中我不懂的问题。把清单和问题在企业微信上发给她。同时把我的疑问当面的告诉她。让她帮我解答疑问,同时确认清单是否有误。这样的过程我就把信息发送给了我的带教师傅。(信息发送)

带教师傅看了企业微信之后,了解到我提交的工作之后会和告诉我,她看了信息,和我讨论我提出的问题,和我给出的物料清单有哪些问题,同时协助我补充,安排下一步的工作,这样的过程,就是带教师傅接收信息的过程。

我们关于流程、物料的讨论过程就是信息的双向反馈过程,最后相信在讨论下我们能够把月度总结准备工作做好。

在这个案例中我是信息的传递者,我的带教师傅是信息的接受者,我们就月度总结的准备事情进行信息的传递,进行双向沟通。

以上就是我这一次的分享,感谢各位伙伴的参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