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线下活动第266期(河东场)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开场:

在正式拆书之前,我先给大家分一下组,方便我们等会分组讨论。从我右手边开始,每两个小伙伴一组,最后三位为一组,一共分为5组。(可具体用手势指出分组的伙伴)

各位小伙伴,大家晚上好,我叫张文静,三个便签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工程师,老师,8岁女孩的妈妈。

今天拆解的书籍叫做《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一本非常经典和畅销的沟通类书籍。它所介绍的这种沟通方式通过语言听说模式的改变帮我们改变思维模式,让我们在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发现埋于双方心底深层的感受和需要,促进双方的理解和互助。

我们先用两分钟的时间读一下原文,读完的时候请小伙伴对我示意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为了彼此能乐于互助,我们专注于四个方面——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入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这样,这位母亲就清楚地说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非暴力沟通的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爱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保持对这两方面的关注,并帮助他人也这么做,双方便可持续互动,直至情意相通: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你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你的请求是什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可能这个片段不太容易速度,看没看完都没关系,听完我的讲解大家会对这个拆页更容易理解一些。

Why

常言道君子动口不动手,因为人们认为,动手一不留神就伤人。而实际上动口,也就是语言表达,如果给人们带来了精神痛苦,那也是一种暴力。这是区别于身体暴力的一种隐蔽暴力。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明明是好意,会因为说话方式不对,导致双方情绪激烈,问题非但没解决,还弄得不欢而散,心情不爽。比如说,看到孩子看电视,张口就说:“整天看电视,也不知道学习,不求上进。”我想这种表达方式带来的往往是不是理解和配合,而是敌意和疏远。

What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惑,试试我介绍的非暴力沟通四要素吧。这是一种以人性本善为基础,以乐于互助、改善生活为目标的沟通方式。能够让我们通过如其所示的观察,体会双方的感受和需要,进而提出请求满足愿望。

How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客观清晰地观察事实。即使内心有各种评判,但仍然可以通过如其所示的观察,对现象进行描述。比如说我看到你做了什么,我听到你说了什么等类似的句式。不要加入任何评判。

其次,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以自己的感受为出发点,而不是猜测别人的感受或者意图。例如,我感觉你不在乎我和我感觉被忽视了非常相近,但是别人是不是在乎你只有别人知道,你知道的只有自己的感受。

然后,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源于哪种需要。我需要尊重、我看重关系、我看重安全等类似的表达。这种需要可以理解为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看重的一些东西,是比较抽象的一些内容。

最后,提出具体地请求。即使别人理解了自己的需求,如果你不提出具体的行为措施,可能别人的反应仍然不是自己想要的。

Where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处于痛苦或激烈的情绪之中时,我们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调整状态,等平静下来再进行沟通。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在讨论新房子的装修方案的时候,设计师给出的厨房装修方案,我不太满意。而我爱人觉得厨房的设计无关紧要,没有给出什么意见。我当时心里对他非常不满,觉得他不帮我一起想办法,特想冲他一通河东狮吼。估计结局就是两人不欢而散,工期再次滞后。我及时采用了非暴力沟通的谈话方式:首先描述事实,“我看到你对厨房的设计没有发表什么意见”,然后是感受,“我感觉有点儿失望和担心”。再说出我的需要,“因为我需要你的肯定和鼓励,我对我的决策信心还不足”。最后提出要求,“所以你能否和我一起商量厨房的设计方案。”看到别人表达的如此具体和有理有据,有什么理由一定要拒绝呢。于是他也欣然的接受的我的提议。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知道了非暴力沟通表达方式的基本要素。那么请大家回顾一下之前的经验,自己在生活工作中有没有类似的情景或经历?比如说在请同事帮忙,请老板加薪,请爱人理解你工作的繁忙等等。有没有那种提出了请求却没有得到回应或配合的情况呢?做的好的和不好的都可以分享。每人在组内分享一个场景或者经历。每人大约1分钟时间,2分钟后我会请一位朋友给我们分享一下。

看到大家分享得都很热烈啊,现在我邀请这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您的分享时间是2分钟,请在2分钟内分享完。

伙伴分享:

女儿有个电话手表,没有好好保管,导致我们跟她联系不上了,我们一家人都去找她。我就这个事情跟女儿沟通。首先我描述事实说:“你的手表没有戴在手腕上,导致手表丢了,我们不能及时联系到你。”然后说:“我感觉非常着急,也非常生气”。需求方面这么说:“因为我非常看重你的安全。”最后提出请求:“希望你能够在学校的时候一直把手表戴在手上,保管好,确保我们可以通讯通畅。”

A2:催化应用

下面请大家试想在未来一个月内,我们可以怎么使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改善我们的沟通方式?写清楚会在什么时候和谁,具体在哪件事情上会运用到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进行良好的沟通。给大家两分钟,请各位将自己的沟通步骤和内容写在便签上。就是说,大家写下的内容要由具体的时间限制、具体的做法以及可衡量或可观测的预期结果。

小伙伴分享记录:

我和爱人在今天晚上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沟通。孩子做作业很晚,爸爸曾说别的培训班就不上了。我这样跟他说:“你看孩子做作业比较晚,说别的培训班不上了。我听了这话心里就很不舒服,很担心她不上了。因为我需要你在教育理念上和我保持一直,鼓励她坚持下去。所以你能否避免说这种可能会让她懈怠的这种语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