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学会原谅自己 重新出发 & 消除误解四步骤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消除误解四步骤

开场:

开场: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等等,介绍下我的三个标签:

第一个标签是我的信仰,我是一名基督徒

第二个标签是康复治疗师,从专业技术上,我可以提供运动损伤后康复的指导,也可以提供儿童发育问题的解答。

第三个标签是一年后的三级拆书家,我希望轻推自己一把,督促自己不断成长,来帮助更多人。

为了方便我们一会儿进行讨论交流,我们现在分一下组,相邻的两人为一组,我们可以分为三组。

【图书介绍】

F特征: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书籍是科里.帕特森所著的《关键对话》,本书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沟通类书籍,书中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见的盲点,并介绍各种沟通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A优势:这是一本畅销书籍,豆瓣评分为8.3,本书一经问世便高居《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本书涉及案例与我们生活工作息息相关,针对不同场景提供不同的沟通方式。史蒂芬.柯维作序推荐。

B利益:本书教给我们如何避免无谓的争吵,帮助我们达成有效的沟通,不仅能达成目的,而且不会伤害对方。

本书还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职业发展前景,扩展人际交往,改善亲密关系。

特别是学完今天的内容后,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他人误解时,消除误会,保持和谐安全的沟通氛围。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学习后,大家可以学会应用“消除误解四步骤”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文片段

今天拆解的片段是《关键对话》 P74-75 内容,请小伙伴们用2分钟时间阅读拆页内容,阅读完请举手示意我!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诚然,尊重感出现危机,有时是因为你的做法明显伤害了对方,但还有些时候,令对方产生这种感受完全是无心之过。

对共同目的来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你的话绝无恶意,但对方仍会觉得你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们,或是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道歉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既然你本来就没有恶意,道歉岂不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证明你自己虚伪吗?那么,你又该怎样重建共同目的和互相尊重感,以便把对方拉回到对话框架中呢?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例如: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认为我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这样一来,你就能消除安全威胁,继续讨论视察问题,寻找补救措施了。

“很不幸,就在我准备安排视察工作时,公司副总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当场解决,否则会给公司业务带来巨大影响。这样吧,我看明天能否让她过来视察你们的工作,她要来这里参加剪彩仪式,我看看到时候能否向她展示你们的工作成绩。

在对比法的两段式陈述中,否定部分相对更为重要,因为它解决的是可危及安全感的误解问题。对辛苦工作的员工来说,他们误以为你根本不关心他们的付出,懒得向他们通报情况,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此,你必须首先说明不希望出现的情形以便消除误解,让对话中的安全感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再说明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记住,营造安全氛围永远是第一位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到小伙伴们已经阅读完毕了,现在我用自己的语言分享一下这一片段内容。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片段讲述的是,在对话过程中对方错误理解我们的目的时,我们需要澄清误会,用对比的方法让对方觉得有安全感,消除对方的抵触情绪,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why】

通常情况下,当面对对方误解我们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直接否认对方,比如: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的;或者采用怼人式暴力沟通,比如:你这是血口喷人。再或者,身正不怕影子斜,你爱说啥说啥,弃疗式。(不这么做的坏处)其实,这些做法不仅达不到我们沟通的目的,反而会引起对方的抵触情绪。所以,我们需要掌握对比法消除误解的方法,以保证我们的对话在安全的氛围中,提高沟通效率,达到沟通目的。

【how】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通过片段给我们的方法——对比法重建安全感,我们可以细化为以下四步:

1.暂停对话:当对方误解我们时,我们可以按一下暂停键,暂停当时的对话或争执,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

2.澄清误会:在重新开始对话时,以否定句澄清误会,比如:我不希望/我不想你认为……

3.肯定对方:我们要肯定对方的表现,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建立对话的安全氛围,比如:我认为你在……做的……

4.表明目的:在以否定澄清误会,肯定对方表现,对比法建立安全对话的氛围之后,我们要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比如:我这么做是为了……,或者是我希望……

(例子)

比如说,疫情期间在家的时候,一天下午爸爸值班回来,看见我看手机,就说我在家只知道玩手机,眼睛近视多少度了,心里没点数嘛,也不帮着你妈妈干点家务活。听完爸爸的话,我当时很不开心,心里想:什么叫只知道玩手机,我想看手机吗?但我还是深呼吸,冷静了一下(暂停对话),对我爸爸说:爸爸,我不希望你认为我现在是在玩手机(澄清误会)。我认为你是一个很关心孩子的好爸爸,也是一个很体谅妻子的好丈夫,这真是我值得骄傲的事情呢(肯定对方)!说到这儿,我爸爸由严肃的表情转变成了笑脸。于是我继续说:你现在看见我在看手机,是因为医院下达通知,进行网上视频康复,现在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今天就需要做出试用方案,我也不想一直看手机啊,宝宝心里苦啊(表明目的)!爸爸听完后,不仅为刚才的事给我道了歉,而且还默默的给我洗了水果。

【where】

我们本次分享的消除误解四步骤,可用在生活工作中与家人,朋友,同事,领导沟通过程中被误解时,来消除对方的抵抗情绪,建立对话的安全氛围,以保证沟通的顺利高效进行,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以上,就是我对原文片段的理解,学了就要用起来,现在我们需要演练一番,好让我们以后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可以自如的运用消除误解四步骤来解决问题。

场景:

小王和小张是同事,小王为人热心,对工作也很认真负责。有一天小王要提交的资料找不到了,于是小张过来帮忙找,找了好半天才在一摞零零乱乱的资料中找出来。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小张建议小王:以后可以将资料分类存放,也方便找。但小王一听,生气说:你认为我是很粗心大意的人吗?再说我又没让你来帮忙,凭什么在这里指手画脚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小张,你会如何应用所学的消除误会四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现在请大家按照我们开始的分组,在小组内一人扮演小王,一人扮演小张,开始用消除误解四步骤来消除误解,营造一个安全的对话环境。

稍后,我们请两组小伙伴来表演一下!

(讨论过后)看到小伙伴们讨论的那么激烈,下面呢,我们请两组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一组组员分享
忠婧(小张):小王,你的资料我帮你找着了。以后可以把资料分类存放,也方便找。
小王同学(小王):你认为我是一个很粗心大意的人吗?我也没让你帮我找资料。
忠婧(小张):(深呼吸!)不是的,我不认为你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相反,我觉得你工作特别的认真,特别的负责,特别的细心,我刚才说这句话,只是觉得资料分类存放的话,找起来更加方便。
小王同学(小王):哦!这样啊,谢谢你,不仅帮我找资料,还提了宝贵的建议。

三组组员分享
小王子(小张):小王,你看这是你需要的资料吗?以后可以把它分类存放,这样也容易找到。
巧云(小王):我又没让你来帮忙,凭什么指手画脚的。
小王子(小张):(深呼吸!)你误会了,我不认为你是粗心大意的人,看你在这里找东西比较着急,就过来帮你找一下。另外我觉得你平时工作太认真了,你看这一摞资料。同时工作量会很大,确实不方便找一些资料,以后资料分类存放,会提高你的工作效率,我是这么个意思。
巧云(小王):嗯,我也是事太多了,烦!是我误会你了,不该对你发火的。

结语:感谢两组小伙伴的角色扮演(掌声响起),通过他们的角色扮演,小伙伴们是不是对消除误解四步骤更加熟悉了呢?希望今天的学习可以帮助大家在遇到误解时能够使用消除误解四步骤,营造安全的沟通范围,使双方关系更加融洽。我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啦,感谢小伙伴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