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个人介绍【10秒】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李慢慢,首先,我先用3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
1、我是一名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
2、我是一名想要慢下来,体会生活和成长的人。
3、我是刚刚通过1级的拆书家。
FAB·介绍书籍【1分20秒】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拆页是选自李忠秋的《结构思考力》。
F:本书作者李忠秋他是结构思考力学院的创始人,中国思维教育专家。因意识到思考力提升比知识更重要后,开始专注于结构思考力这一领域,作为职业讲师为众多500强企业提供过结构思考力的企业培训,是国内在该领域内最有影响力的研究、实践与推广者。本书以金字塔原理这一工具的应用为主框架,从“结构思考”的角度传递结构思考力在思考和表达方面的理念和方法。
A: 本书被称为“本土版的《金字塔原理》,作者运用了更贴近中国企业及中国人的语言和案例进行诠释。相比原书,有更高的适用性,读起来也更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与其他同类书相比,本书也拥有结构简单、概念清晰等优点,易于理解和实践,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
B: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思维混乱、表达不畅的情况?例如向领导汇报工作、向客户做讲解等,明明要说的内容很重要,却始终说不到中心点上?这种时候,你是否在懊恼自己嘴太笨表达不到位?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这篇拆页,将帮助你破除表达障碍,形成结构化的思维习惯,做到在任何工作和生活场合,都能够清晰思考和有力表达。
学习目标: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需要进行高效信息传递时,能够使用结论先行的表达结构,清晰思考和有力表达。
R·阅读原书拆页【1分钟】
2.你有一个不耐烦的上司吗?
“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汇报工作或者会议发言时他都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版本。
“我们的这些干部每次找我汇报工作,就在那里说呀说的,经常是听了15分钟也没听明白他们到底想说什么事情,只能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打断他们!”
上述情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而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如何既能清楚地表达你的观点,又能让对方准确快速地把握你的观点?
那么怎样消灭你上司的“不耐烦”呢?(注意我说的不是消灭不耐烦的上司……)
消灭上司的“不耐烦”,从“结论先行”开始。
I讲解【4分钟】
【what】
讲解开头,先说一个我的故事「反例」:我在一家公司任职数年,技术水平一直是数一数二的。有一天,商务部门的同事找到我,让我协助他,向一个大客户说明公司产品的优势。我欣然答应。在与客户会面的时候,我滔滔不绝的把公司产品的优势向客户做了说明:“我们公司的产品是美国团队设计,很人性化、方便维护、拥有精密的结构、安全性很高、耗电量小、维护成本低、识别精度高......”当时,我觉得自己充分列举了公司产品的优势,但是客户却听着眉头紧皱,商务同事也在旁边尴尬不已。这件事之后,商务的同事再也没有找我一起去见客户。
大家对我的经历是否熟悉呢?没错,绝大多数人在面对类似场景的时候,通常也都会像我一样滔滔不绝的罗列大量信息。但是这样的表达带来了什么影响呢?影响就是,听众不知所云;同样,在工作汇报当中洋洋洒洒说了很多,结果却没有得到上级认可;自己辛辛苦苦写了几十页PPT,却没人有耐心读完......这些情况都是因为我们国人常用的表达习惯:先说原因,再说结论。
【why】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当然无可厚非。但在需要高效传递信息的时候,如果还用“先说原因后说结论”的表达结构,不仅会浪费他人的时间、减缓工作进度,而且还会被他人认为自己是个思维混乱、表达不清楚的人,导致失去信任,削弱自己的职场竞争力。所以,使用“结论先行”的表达结构,对在职场当中的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how】
在原文片段中,作者用三个步骤来总结了“结论先行”的表达结构。
第一步、结论先行,表达观点;
第二步、阐述支持观点的要点 A/B/C......
第三步、再一次总结你的观点。
我们具体要如何使用呢?还是拿我的故事举例「正例」:
在上面的故事中,如果我能够在给客户讲解时,使用“结论先行”的表达结构,那么我的表达就会是这样的:
1、结论先行,表达观点。
我们公司的产品相较与竞品拥有三大优势,安全性高、识别精度高以及维护成本低。
2、阐述支持观点的要点
首先,我们公司的产品是由美国团队设计,采用的是比国内要求更高的美国安全认证等级,相对竞品而言,安全系数要高;其次,产品的识别精度达到了1度,延时也控制在国际先进水平;最后,产品采用模块化组装,结构精巧,并且维护方便,成本低。
3、再一次总结观点
我们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中深受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在市场的占有率能够达到70%以上,您如果选择我们的产品,一定是最优的选择。
如果我当时能够这样表达,客户就很容易理解我要表达的意思了。
【where】
结论先行的表达结构,更适用于在需要进行高效信息传递的时候,例如商务谈判、演讲等;在平常沟通中是否使用则要取决于自己的习惯。虽然这样表达一定是高效的,但是从情感角度来看,效果却不一定是好的。
A1.显像提问
接下来我们进行分组讨论。这里给大家分下组,XX和XX一个组。
首先,请大家回想一下过去一段时间自己有没有因为表达结构混乱导致信息传递失败的例子呢?
可能是做报告时候结构混乱、或者是和客户沟通、谈判、向领导汇报表达不清等等。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一个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案例。给大家3分钟时间。
【讨论时间3分钟】
。。。。。。
时间到了,哪位小伙伴主动给我们分享一下?
好,有请牛牛。
【学习者分享】
这个月中,我需要做一个上半年度的工作报告。我当时希望通过这个报告,让老板看到我的工作比较认真,进而有可能在下半年的加薪中考虑我。但是,花了很长时间做好的报告,在老板那里不仅没有得到表扬,反而还被说报告写得有非常多的不足之处。我认真考虑了一下,发现确实自己的报告没有清晰的展现出老板想要看到的东西。因为我只是在报告中罗列了自己在上半年做了哪些工作,却没有将结果呈现在报告中。导致领导觉得我的报告结构混乱,分不清主要内容。
【点评】
非常感谢刚刚牛牛给我们分享的案例。在刚才她的分享中,说了一个她在最近做年度报告因为结构混乱而没有达到最初目的的一个案例。她说那个例子非常贴合我们今天的拆页。非常棒。
A1+ 反思加工【5分钟】
刚刚我也看到 大家在小组里面的分享都很精彩。现在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刚刚分享的案例。在学习了这个拆页之后,如果回到了当时的情况,我们怎样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点来解决我们当时所遇到的问题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给大家3分钟
【讨论时间3分钟】
。。。。。。
好,时间到了,我们还是有请刚刚分享案例的牛牛小伙伴再给我们分享一下自己的应用吧。
【学习者分享】
如果我回到当初,我会在写报告的时候,首先总结一下自己上半年的工作成绩。比如说,客服部门的打物比转化率从35%提升到了50%,每个月的业绩每个月都有稳定的增加。其次,我会将自己为了促成这样的数据,做了哪些工作,例如说去查客服的聊天记录、每一周去循环跟踪数据、去找客服人员进行私聊等等......把自己做的工作有分类的罗列出来。最后再总结一下我自己的观点,例如,我在疫情期间,通过这些工作,保证了客服部门的稳定,并且,让顾客感觉很满意,没有让公司因为疫情损失客户。
【点评】
我们感谢牛牛小伙伴,她为我们分享了她是如何通过今天学习的技能,去解决当时所遇到问题的。应用得非常棒。相信其他小伙伴也对今天分享的技能点掌握的不错了。大家都非常棒。
【总结】:
我们再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今天讲了“使用结论先行表达结构”的3个步骤:
第一步、结论先行,表达观点;
第二步、阐述支持观点的要点;
第三步、再一次总结你的观点。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都能够多多运用起来。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我的拆书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