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小伙伴们下午好,我是张珏。我的三个标签,培训师:从事企业培训17年,2003年接触培训一直坚持在这个行业里,目前致力于促进学习者知识有效内化;读书推广者:樊登读书推广人,励志影响3万人爱上读书;创业者:创业10年,现在做创业咨询,为更多的创业者赋能。
能够加入拆书帮,认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真的让我感到非常高兴,加入到这么优秀的一个组织,让我感觉自己的人生也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拆书帮介绍】
首先向大家介绍下什么是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 拆书的“拆” 不是“拆散”,是转化和内化。“拆书”,就是强调把图书的知识拆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分为应用于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RIA便签拆书法。就是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找出对自己有启发、有价值的片段拆为己用。这里R是指原文片段,I是指学习者对片段的理解。A有两个部分,分别是关联经验和实践应用;组织学习的拆书法是由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学习者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其效果等同于一场培训。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 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比如说我们的呼和浩特敕勒川筹备分舵。也欢迎更多爱学习、爱读书的小伙伴们加入拆书帮,我们一起拆书晋级。
【图书介绍】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拆页源自《让创意更有黏性》,我分享的主题是“打破知识的诅咒让你的表达能直抵人心”。
【F】
这本书的作者,是奇普·希思和丹·希思,他们是两兄弟,前者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后者则是杜克大学社会企业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二人共同研究创意这一话题多年,这本书就是他们的研究成果。
【A】
本书自出版之日开始就风靡多国,6年来高踞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是《纽约时报》的经典畅销书。
【B】
不管是CEO还是全职妈妈,你都有需要传达的信息:不管你是需要说服下属的公司主管,还是需要打动客户的销售,试图灌输给孩子们的价值观等。本书都能给你有效启示,让你成为表达能直抵人心的人。
请大家用一分钟时间通过屏幕阅读拆页,读完后可以抬起头示意我,谢谢!
【WHAT】
“知识的诅咒”,说的是你一旦掌握了一种知识之后,你就很难理解,那些没有掌握的人,他们是怎么思考这种知识的?我们学知识,就像是渡过一条河流。一种知识,就像是一条大河,对于已经渡过河的人来说,回头看的时候,会感觉并不算很难。他站在河的对岸,就不能明白还没有渡过河的人,他们看到的困难。
能让我们避免“知识的诅咒”唯一方法是把你已有的观点改头换面。具体方法就是用6项检查表(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故事。)逐个检查自己想表达的观点信息,这些检查表可以单项使用也可以完全或组合使用。
【WHY】
现今是注意力稀缺的年底,如何让你的观点能让人听懂,能被人记住,并形成持久的影响。也就是让他更有黏性呢,唯一的方法是把你的观点改头换面。
【HOW】
那如何把观点、创意变得更有黏性。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贾里德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贾里德是个两百斤公斤的大胖子,当肥胖问题威胁到他的生命时,他下定决心减肥。而他的减肥方法是——吃赛百味的三明治。因为当时赛百味的宣传广告是7个三明治只含有不到6克脂肪。这个减肥法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当贾里德坚持赛百味饮食法3个月后,他竟真的减掉了将近一百斤。贾里德的故事引起了广告人的注意。广告里瘦身成功的贾里德展示了他以前穿着1.5米腰围裤子的旧照片,介绍了令他瘦身成功的赛百味饮食法。
在这个故事中,贾里德的故事具有黏性创意的六个要素分别是:
简单:吃三明治就可减肥 。
意外:有个家伙竟然光靠吃快餐就能瘦一大圈,而在我们的固有认知里,常吃快餐的往往都是个大胖子。
具体:超大尺码的裤子、瘦掉的一大圈腰围和特定品牌三明治的饮食法。
可信:贾里德是一个真实的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存疑的话,你可以去他的校园和他的同学以及附近的赛百味的店员打听。
情感:我们更容易关心贾里德这个人,而不是某个群体。
故事:我们的主人公冲破重重阻碍,终获成功。这个故事能启发我们每个人都起而效仿。
通过上面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黏性创意成功的六项检查表真的很好用,分别是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故事。当你想要让观点富有黏性时,只要对照着检查表框架一项一项检查并进行修改,就会让你的观点表达直指人心。
【WHERE】
不管是CEO还是全职妈妈,你都有需要传达的信息:不管你是需要说服下属的公司主管,还是需要打动客户的销售,试图灌输给孩子们的价值观等。本书都能给你有效启示,让你成为表达能直抵人心的人。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黏性创意成功的六项检查表真的很好用,当你想要让观点富有黏性时,只要对照着检查表一项一项检查过去,你就会成为一位能让你的观点直指人心的人。
【A1便签: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给小孩辅导功课、带公司新人、教自己认识的人开车的时候,你感觉自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甚至还做了示范。可你教的人,还是懵懵懂懂,怎么也学不会。任你再怎么做,就是很难做到。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知识“诅咒”。
【故事】
前几天我去拜访一个渠道合作伙伴,这是疫情过好第一次见面,一阵寒暄后说到了今年合作的问题。了解到今年她们已经签了约1200多人的伊利大学生入职培训合同,虽然比去年2000多的培训量明显减少了,但是作为疫情过好经济萧条情况下,已经非常好的业绩。
张珏:李总我再给您把这个一书一课和读书分享会介绍一下吧。
一书一课线上学习模式和樊登读书的读书一样,是一款小型学习系统。里面除了有樊登读书解读的所有267本书要有其他人解读的书共计447本书。除此之外还有87门精选的完整国内大咖课程。每年可以任选12门课程学习。对于组织来说,整个学习书籍课程可以通过后台来进行管理,最后可以出一个全方位的学习报告,让组织学习看得见可管理。现在三一重工,中信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移动等多家500强企业都使用这款产品。我们这里的正大也是忠实用户,通过使用一书一课组织学习力有很大提升反馈也很好。以前他们也选择了不少学习产品,都效果不是很明显,现在下到店长上到主管经过第三方的测评组织领导力有了大福提升。就是因为持续使用了这款产品配合线下读书会做到的。
今年合作可以采用每期开放7天的使用,人数多于100人进行一次读书分享会,由我来给做。《非暴力沟通》您听过吗?
李总:听过几遍。
张珏:您学会了吗?
李总:现在跟别人沟通有意识的去改变了。
张珏:比如说里面的观察要求能区分事实和判断,你们办公室的小王美女,你对她说你最近经常迟到。这个是事实还是判断?
李总:这个是判断。
张珏:非常好,证明你对这个知识点已经掌握了,很多人区分不出来事实和判断,我们线下分享会就是会针对这些知识点来进行各种针对知识点的练习,以促进知识的内化。
李总:这种学习真好,能非常有效。你以前怎么没有跟我讲过呢,那我们就在以后各期培训加入线上7天免费学习几本固定的书,再进行1次线下读书分享吧。这种形式新颖,能有效果。在看看伊利的反馈,他们很多高管也是很爱学习的人。
经过我再次澄清的沟通,达到了我的沟通目的,我就是通过简单,具体,可信,情感,故事几项检查表框架进行改造的。
各位小伙伴在生活中你们有类似被知识诅咒的经历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A2便签:我的运用】
【目标】
如何打破知识的诅咒呢?单凭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你已经具有的知识改头换面。
经过疫情以后企业生存面临着严重的考验,能有效直接的把公司产品介绍给客户,并让企业和客户更有黏性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按照打破知识诅咒的6项检查表,把公司的产品推广进行改头换面,对于公司能渡过这个艰难时期特别迫切。因此我计划通过一个月的产品重构来达到让公司产品能直指客户需求,让公司产品更具黏性。
【行动方案】
在六月份完成向心力产品推介更具黏性的改造。
1. 六月第一周公司内部征求公司团建产品的一句话广告,并且按照简单的原则进行评估。
2. 六月十号前把公司产品呈现图片、ppt、视频等新媒体呈现方式按照意外的原则进行改造,并找甲方小规模的进行反馈测试。
3. 在产品推广材料中,以数据等具体指标呈现增加客户见证以安全、专业、专注为导向增强公司产品的可信度。
4. 以客户视觉整理公司十几年中的客户服务故事,特别是服务超过6年以上的客户汇编公司和甲方的共同见证的培训改变彼此的故事。
【奖励】
六月30号前完成了奖励自己带家人去吃一顿小林铁板烧海鲜大餐。
【惩罚】
要是没有按时完成自己喝杯不放糖的浓咖啡。(不加糖咖啡是我最不喜欢的饮料。)
正如史蒂芬·平克所说:
要一直努力跳出自己狭隘的思维模式,发现别人的所思所惑。
今天分享了这么多请问小伙伴“你有没有可以应用的点?可以分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