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邹园娜,你们可以叫我园娜,先用3个标签说说我自己,第一个“母亲”,我很开心有个可爱的宝宝,现在半岁了,目前我也在学习喂养和早期教育的知识技能。第二个“记录”,我有记录生活的习惯,有5年时间了,这个习惯我个人有受益也希望在未来继续精进,第三个标签是“图书”,我从事图书行业3年,接触的人和事带给我终身学习的理念,来拆书帮的目标是除了立志成为三级拆书家,还希望在成长和探索的路上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介绍完自己,再向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帮。拆书帮是一个非盈利性学习社群组织,它基于一套学习方法论,我们叫它拆书法,核心在于这个“拆“字,是比喻知识内化为能力的过程。拆书家通过把书本上的片段拆解,结合真实的生活经验,规划具体的应用,改变行为从而达到把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拆书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是用便签法拆解片段,让人读完书的片段就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具体问题;组织学习是拆书家把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培训,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在拆书的过程中,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知识本身,所以学习者是否真正学习掌握是拆书家的评判标准之一。正是有这样的学习宗旨,拆书帮在学习爱好者之间,有很强大的影响力,已经直接间接影响到数十万学习者.目前拆书帮在全国33个城市,已有成立超45个正式分舵,超38个筹备分舵,我们长沙麓山分舵也是其中一个,感兴趣的伙伴欢迎加入我们的大家庭。
【片段来源】:《金字塔原理》p17
理清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写出条理清晰文章的重要方式,而清晰的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先总结后具体的表达顺序,你必须牢记。
受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作者(演讲者,培训讲师))表达的思想。他们会假定一同出现的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系。如果你不预先告诉他们这种逻辑关系,而只是一句一句的表达你的思想,读者就会自动从中寻找共同点,将你所表达的思想归类组合,以便了解各个组合的意义。
由于受众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千差万别,他们很难对你所表达的思想组做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事实上,如果你不预先告诉读者某一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他们很有可能会认为某一组中的思想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关系。退一步说,即使受众能够做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你也增加了他们阅读的难度,因为他们必须自己找出这种你没有提前说明的逻辑关系。
很荣幸今天跟大家一起探讨关于“高效表达”的话题。
生活中,我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听他讲事情,说了很多很久也不知道他到底在讲什么,或者我们自己有时候很多话想说,说了半天别人也不知道我们想表达什么,放在职场,如果是下属汇报工作,会给人留下办事没有效率的印象,放在日常朋友聊天,也常让别人接不上话不知所云,被封上话题终结者的称号。你生活中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吗?如果很不巧就是本人,那可能需要反省一下为什么我们说得越多,大家越GET不到我们认为的重点呢,为什么脑子里总是有很多想表达的,却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说不好呢?
之所以会有这些情况,是由于我们的表达没有逻辑和层次,对方听起来很费劲,不清晰。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思路不清晰可能只是表达顺序出了问题。是因为我们的表达没有遵守一定的顺序,或者在对话中没有讲出逻辑关系,对方很难一下子找到重点。今天介绍的这本书《金字塔原理》是一本畅销麦肯锡多年的培训教材。它的副标题是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作者芭芭拉明托给到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清晰的表达遵循金字塔的形状,从上到下,先说结论再说具体思想。步骤很好记,先总再分。
第一步,总说结论,也就是一句话说出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提出的要求或是期待的结果,让对方迅速接收到你的话题重点和目标。
第二步,分组说观点,就是罗列陈述出你的结论从哪里来,你的总结有哪些依据。
你会问,为什么有效的表达要先说结论呢?因为这是人脑的规律,我们的大脑容量有限,为了更快速地理解和记忆,他喜欢自发地寻找关联性,当有一项复杂任务出现时,大脑会努力地“连连看”,把相似的相近的部分分组归类。所以,如果一开始结论没有提前说或者逻辑没有提前告知,那么就很可能分类不清,造成误会。而现实生活中,交流沟通只能一句一句说出来,那么先提出总的概念再列具体项目,才能完整地呈现逻辑形状,听者听上去最省力沟通最有效。
我想举一个自己的例子,来说明这样表达的重要性。
今年5月份我手头有一部分工作是做文创纪念品的采购,领导要求我5天时间里给出方案和报价。因为是自主设计的产品,要跟供应商和设计师沟通,之前没有做过类似的事,其中工艺材质颜色版型很多细节敲定不下来,价格也是货比三家,几天的反复对比后,我最终确定了最优项,汇报时我是这样说的:这个定制纪念品淘宝有ABC三家做得比较好我都去问了情况,材质都差不多,工艺上分为伪珐琅和点漆,区别是一个平滑些,一个有凹凸感,价格的计算上,材料,模具还有3个配件要分别算钱,单独说模具,珐琅工艺的比点漆工艺每个品种贵100,但店家说如果数量达到每品种400个,模具费可以少下来;另外钥匙扣如果款式上分为单链和双链款,配件里的小圈有两种可以选择,小圈可以电镀颜色,我们设计款是金色的边,要不统一成金色?如果数量400个每品种,费用是一万八,如果只有300个,价格只有一万五但总数量少了500,那其实划不来 “ 我还没说完,领导说:你不要跟我说那么多,你认为最合适的组合是什么样”。。好,马上就知道自己的汇报有问题了。
后来我仔细想想我的陈述方式,的确不清晰,明明做好了预算表,但汇报上没有讲清重点,领导听上去就好像一个一个信息地往上堆,每个信息还要加工判断,我提到工艺、材质、配件、价格很多样细节,但没有可执行项。如果站在领导的角度,他在乎的重点应该是:要花多钱,多少产品,工艺如何。只要预算不超支,库存不过量,价格实惠工艺有保障就是好方案。而我没讲预算结论也没讲信息的相互关联,我只是陈述细节。这些细节就好像珠子一颗颗大小不一,我一颗颗展示,但不是一个整体,我需要一条线把他们串起来,或者事先说明这是一条手链的配件,这样无论多少珠子都不会散乱。
那如果我重新表达,用“先总再分,结论先行”的方式,我会这样说,第一步总说结论:我这里产品的预算方案是1.5万到1.8万之间,数量大约是一千五到2千,工艺是点漆,配件统一金色。”第二步分组说观点:定出这个方案报价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价格和数量的部分,跟供应商协商过,三家差别不大,预算取决于要的数量多少,因为2000个的囤货量不大,所以相对来说1.8万的性价比更高;二是产品的部分,设计师认为点漆比珐琅更体现立体感,工艺用点漆更好;三是颜色部分,因为产品镶金边,其他小配件都电镀成金色可能更和谐,领导您认为哪里还要调整的吗?"我想如果这样讲,或许思路更清晰。
接下来是我的规划运用,为了让我今后形成结论先行的高效表达习惯,我接下来的目标是在一周的时间里,用这2个步骤进行日常练习。自从上个月拆书帮入会之后,我的家人和朋友有问过我,拆书帮是什么,我到底在干嘛?所以我计划用这2个步骤跟家人简单说说我在拆书帮干什么,我计划这样表达:
第一步总说结论:拆书帮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学习爱好者组织,可以更好的帮助我通过阅读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
第二步分组说观点:我觉得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首先是读,我之前看书总是停留在理论,没有让知识帮助到我的生活,在拆书帮学习的便签读书法是可以让我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然后是写,拆书过级每次都要写逐字稿,至少2-3千字吧,这些都是倒逼自己输出内容,而且写作能力提升了,放到职场也是个硬核技能。其次是说,每次活动我们都需要公众表达,我先锻炼自己要敢说,再思考说什么,怎么说。这些也是综合能力的一部分,最后是听,参加线下活动,听其他伙伴拆书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和连接同频伙伴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