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姝汐,姝汐是我的网名,我的本名叫卢静。在拆书帮使用我的网名,潜藏在心底的意愿是希望拆书帮能够打开我生活的另一面,让人生有更多的可能。下面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教师、母亲、成长者。我的职业是教师,我也是一名16孩子的母亲,这两个标签我都非常热爱,我希望我做得更好,因此,要不断地促进自我成长,成长者就是我的第三个标签。
下面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拆书和拆书帮是什么”。“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这里“拆”的意思是把知识拆为己用,关注的是学以致用,强调的是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个人进行拆书法的学习,主要是通过RIA便签法。RIA便签法是什么呢?R是阅读原书拆页,I是对原书拆页的分析讲解,A是应用环节了。在座的一部分小伙伴就曾经参加了很虐很虐的便签训练营,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并且通过这种方法获益不少。
除了个人学习的RIA便签法以外,还有应用于组织学习的拆书帮现场学习法,就是由拆书家引导和促进一群人现场学习。今天我们参加的就是 “拆书帮”长沙麓山分舵的现场学习活动,今天有三位新手拆书家和大家一起学习。而“拆书帮”就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它是一个公益性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我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在拆书帮组织的帮助下,继续很虐很虐地升级打怪成为一名促进他人学习的拆书家。
拆书帮的兄弟姐妹们都有共同的信仰——那就是学习,今天到场的各位一定也有这个信仰。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让我们在拆书帮一起共同成长。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知识来自《跟任何人都聊得来》这本书,主题是《做好准备,开始交谈》。下面我们用1-2分钟时间阅读一下原文拆页。
通常情况下,很少有人会为日常的交谈和会面做什么准备,交谈不顺时,往往弄不清楚问题出在哪儿。其实,事先为社交场合做准备,就好比野外探险前研究地图,你会因此建立方向感。在事先准备的基础上,比较具体的观点才会一一浮现,这样,交谈中你才能不偏离轨道。这就是你的指南针,时刻指引你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那如何为交谈做准备呢?我们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一看:
(1)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
会面前,准备一份“自我介绍”是必要的,注意介绍一定简要,因为你一旦成为主要的关注点,继续探索的能力就会减弱。
也可以准备两份“电梯演讲”式的简短介绍,其中一份大概30 秒,主要介绍自己的概况和工作;第二份内容大致相同,只是不含工作介绍。第一份用得比较多,因为人们开始交谈时经常会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不过,相比较而言,第二份更容易开始交谈探索的崭新领域。
(2)将注意力集中于对方。
提前准备一些开场白式的话题。想一下有哪些具体问题适合问,问这些问题的时候对方会不会有尴尬感。不妨将这些问题写下来,以便加深记忆。
想一想接下来会遇到谁,你们会说些什么,将这些内容写下来。想一想,你对他们有哪些了解,比如说,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日、观点及背景信息等。可以向熟悉对方的人询问。如果对方是公众人物,不妨上网搜索,当然,我并不是说要你成为“人肉”高手,你只是从公开的信息中尽可能多地寻找自己需要的而已。
(3)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处的情境。
在健康友好的谈话氛围中,双方的信息输入应该是平衡的,注意力偏向任何一方都会失衡。因此,将注意力集中于你们所处的情景,是最为安全的做法,就是将问题和评论集中于彼此都感兴趣的大环境或外部事件。
当我们去参加一次会议或是活动时,通常我们会为我们会议上的公开发言或是活动上的公开讲话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了解主题、制作PPT、写发言稿等等。比如,今天我们来过级的几位拆书家事前一定做了很多准备工作,逐字稿、事前的练习等等。但是,我们有没有为与同期参加活动的人的日常交谈做过准备?比如,今天参加活动的人大约有10人,那么大家来自什么行业,我有可能与你们中的谁有什么样的交流?活动往往有它们既定的主题,但同时,活动也是扩大我们的人脉圈、增加我们的信息渠道的机会,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价值。
当我们意识到了这样的价值,我们会非常愿意与他人交流,但面对陌生人我们有时感觉不知道说什么,或者说了对方没有回应。 这就需要我们在交谈之前做一些准备工作,像野外探险前研究地图一样,在事先准备的基础上,确保会谈顺利进行。 《跟任何人都聊得来》这本书里就提供了一份如何为交谈做准备的锦囊。
1.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事先准备一份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一定要简要,因为交谈的重点如果只放在你自己身上,一定会使他人很快失去兴趣。自我介绍的内容可以根据当时活动的性质而定,比如在与工作相关的场合,可以介绍自己的职业,与亲子活动相关的场合则介绍自己是二宝的妈妈等等,今天我的自我介绍就是拆书帮自我介绍常用的标签法。
2.将注意力集中于对方:了解一下接下来会遇到的人,他的兴趣、观点、爱好等等。如果是非常感兴趣的人,需要更多的沟通,还可以向熟悉对方的人询问了解,这样,从中你可以发现与他交谈的话题,事先做好准备。比如,对方如果是教育专家,可以就目前流行的教育观点与他做一个探讨。对方如果参加活动主要的目的是想学习,那么可以把自己的学习中的困惑说出来与他产生共鸣。像今天我们可以讨论学习的收获。当然,对方的身份也会对谈话问题的准备有影响,比如面对你的上级和面对新入职的同事,问题就应该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今天面对观察家和过级新手,问题也会不一样。
3.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处的情境:在谈话中,需要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时刻观察谈话氛围,及时调整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没有人愿意听一方的夸夸其谈,没有人愿意对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话题持续尬聊。在彼此了解并不深入的情况下,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处的情景是最为安全的做法,就是将问题和评论集中于彼此都感兴趣的大环境或外部事件,从中找出谈话的一致性。比如今天我们的共同处于一个学习的情景中,可以谈论的话题就非常多了。
A1:这里我想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一个经历:
去年年底,我的保险代理人邀请我参加他的个人客户答谢会。在答谢会上,除了我的代理人,其他的人我都不认识。但是,我发现与我同桌吃饭的人员中,有两个也是教育工作者,我们还隶属于同一个教育主管部门。我的保险代理人给我们相互做了介绍,我们微笑问候了对方,遗憾的是没有更多的交流。我归结于自己是一个不善于交际的人。
现在,根据为交谈做准备的三个角度,我反思:
首先,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代理人介绍我们认识,我没有就自我介绍做补充。如果,我补充介绍自己不仅从事与他们相同的职业,而且我们隶属于同一个教育管理部门,会更进一步拉近我们的距离。
其次,将注意力集中于对方。我没有为话题做任何准备,其实无论我遇到谁,都可以谈论一下我们共同的保险代理人,或者就我们所购买的保险做一个意见交换。
第三,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处的情景。比如我们共同的教育职业圈子等等,但是我没有这个交流的意识。因此,我错失了扩大自己人脉圈的机会,到今天我已经完全不记得这两位同行的长相了,相信他们也早不记得我了。
本周末,就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把学习的知识应用到行动上。
A2:目标:周末我侄女雯雯将带她的的男朋友来我家拜访,这是我和小伙子第一次见面,我想和他进行顺利、友好、亲切的交流,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行动步骤:
1.首先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需要用一段简单的自我介绍。那么我会事先准备一份自我介绍。因为侄女肯定对他做过一些介绍,所以我的自我介绍会更简短。
我会说“小黄你好,我是雯雯的姑姑,我是看着雯雯从小长大的,她跟我最亲了!”这样的介绍虽然很短,但是应该可以很快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
2.其次,将注意力集中于对方,需要了解这个小伙子的一些情况。侄女的男朋友是做汽车销售、代理、美容等方面工作的,可以就此准备一些问题。
比如:“你代理的汽车是什么品牌的?”
还有“我的汽车已经开了十年了,如果我要换车,三十万价位左右,你有什么建议吗?”我想这样的问题应该可以打开小伙子的话匣子,同时也给我自己带来一些新的信息,说不定有意外惊喜哦。
3.最后,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处的情境,找到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我认为在这个情境中,彼次都感兴趣的事件首选我侄女和男朋友的感情以及他们的未来规划了,因此,我们可以谈谈这些话题。
比如,因为我们是第一次见面,我打算先请他聊一聊他们相识的故事。
然后,虽然我和小伙子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因为他们大学开始谈恋爱,恋爱时间也有两年了。我认为可以讨论未来的规划了。我会问“雯雯上班的地方在河西,你在河东上班,那么你们将来准备安家在哪一边呢?”
还可以谈谈,上个五一假期,你们去哪儿玩了?
希望周末我们的交谈顺利!今天我的拆书分享就到此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