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第2版)》 所属活动: 上党筹备分舵第1次过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一个好故事所应具备的要素 学习目标: 让大家了解一个好故事所要具备的要素有哪些?

开场: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大家来到拆书晋级现场。
我是崔婕,微信名“山佳”,山佳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崔”的拆字,山佳崔,第二个意思来自于陶渊明的诗句“山气日夕佳”,代表了我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1、生活中是一个二宝妈和家庭煮妇,工作中是一名亲子阅读推广人,阅美讲师,践行亲子阅读以及深耕亲子阅读领域五年之久。”
2、“一年中举办大大小小讲座二十多场,影响数百个家庭爱上亲子阅读。
3、现在也是一名快速阅读管理师。

我想大家之前在平时的阅读中可能也遇到跟我一样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我想看书却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来看书,第二个问题就是除了我们没有间看书之外呢,就是看不懂,记不住,看完之后合上书,不知道自己看了点啥,第三个问题呢就是看不下去,拿起一本书去,半途而废,买了很多书都束之高阁,面对书架上的库存心存愧疚。之前自己是喜欢阅读,可是工作关系自己平时看的图画书比较多,一些成人书籍总是看得很慢,后来就学习了快速阅读,尤其是认识拆书帮之后呢,把快速阅读和拆书帮的阅读方法结合起来,才发现自己的阅读立体起来,也高效很多。
那什么是拆书帮和拆书法呢?
“拆书”呢,其实就是一种学习方法,它非常适用于成人的学习,因为成人的学习基本上都是以提升能力和解决问题为主的,拆书法 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一定要联系学习者的经验,解决学习者的问题,提升学习者的能力。拆书法有两种实践形式,一种是供个人学习的便签学习法,也就是我们有的朋友参加过的RIA便签学习法,三个字母分别是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R就是我们看的书中的原文,I是自己对于这段原文的理解,A分为A1和A2,A1便签帮助我们反思过往经验,A2便签帮助我们通过对原文片段的深入思考从而规划未来应用,指导自己的行为,学以致用。读 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二是由拆书家带领的RIA现场的学习, 就是由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的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那拆书帮又是什么呢?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它的具体形式就是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它是一个公益性的青年学习组织,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目前,全国一共有88个分舵,分布在51个城市。我们上党分舵正在筹备当中,希望更多爱学习的小伙伴们一起加入进来,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一书中的片段“一个好故事所应具备的要素”

一个好故事所应具备的要素 从《安提戈涅》(Antigone)到《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再到《星球大战》(Star Wars),所有好的故事都遵循着“开始——高潮——结尾”这样的结构和以下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

主角:听众需要一个关注点,所以故事中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经历能让听众感同身受。

催化剂:故事一开始时,“催化剂”是促使主角开始行动的一些事。世界总是在不断变化中,所以一些重要的事总是处在危急关头,这时就需要主角来解除危机。

痛苦与磨难:在故事中间的高潮部分,重重阻碍让主角产生迷茫的情绪,让他面临斗争和难题,从而主角会发生一些本质上的改变。例如,在《奥德赛》(Odyssey)中,主角在远离家乡的荒野中漂泊游荡,其间经历的各种艰难困苦塑造了他坚强勇敢的性格。

转折点与决心:在故事快要结束的时候,会有一个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之后主角的想法或是做事方法都会发生改变。最终,主角可能会获得巨大的成功(也有可能是一个悲惨的结局)。 你的信仰是什么?你是如何产生这样的信仰的?答案都在你的故事里:你的成长过程,那些塑造你性格的经历,需要从容应对的挑战时刻以及给你重要教训的失败经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大家都看完了,我们来一起看一下原文片段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

What:我们通常认为一个好故事只要有“开始—高潮—结尾”的结构就是一个合格完整的好故事,其实远远是不够的,原文片段中告诉我们好故事还要有四个基本要素:要有主角,要有事件发生的催化剂,主角要经历一定的痛苦磨难,有转折点,最终有一个引人深思的结尾才足以打动听众。

Why:那为什么我们非要讲一个故事来陈述观点呢,其实呢,一个好故事可以帮助我们引出自己的观点,只要听众被故事吸引,我们的观点更容易被听众接受或记住,故事也能帮助我们拉近与听众的距离,让表达更高效。

Where:那么,什么时候我们需要讲一个好故事呢,比如我们在写一篇文章时,演讲时,写影评写书评时,以及各种需要用故事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

How:既然是这样,我们就来看看我们要怎么做?

1、故事基本结构,也就是起因,经过,结果。

2、主角。让听众感同身受。

3、催化剂。一定要有一件事情,让主角在事件中有了内心的触动,有了改变的意愿。

4、痛苦与磨难。故事中的人和事,对主角形成冲击,有冲突事件让主角面对斗争和抉择。

5、转折点。故事出现一个转折,让主角想法和做法都有很大的改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看到这个片段的时候,我就想起了之前的一次合伙人沙龙,沙龙的目的是想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一起推动亲子阅读,当时我讲也了我的创业故事,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故事吸引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我们,记得我只是讲自己是谁,因为喜欢亲子阅读而选择了这个行业,目前开了几家图书馆,我们的创业群体都是妈妈们,希望更多的妈妈们加入我们。整个过程平铺直叙,过程没有出错,当然也没有出彩,所以沙龙现场并没有招募到同频的合伙人。

反思:

自己当时并不懂得巧用故事对于寻找合伙的重要意义,虽然讲了自己的故事,故事却不足以打动听众,从故事的基本结构来看也不够,因为没有设计高潮,更不符合故事的四要素,过程中没有催化剂,没有讲出来自己创业中的痛苦和磨难,更没有转折点,因此没有引起听众共鸣,收效甚微。

既然学了拆书法,当然要拆为己用,我要怎样学以致用,让所学指导我的行为呢

首先制定一个小目标:

一周内重新写一下自己的创业故事,下个月的合伙人沙龙能够吸引到合伙人主动找我。!

行动:

1、先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起因,经过,结果,比如我为什么原则做这件事情,发展了几年,目前的规模)

2、主角。

主角就是我,一个生了二胎之后担心自己与社会脱节,急于想改变的妈妈。

3、痛苦与磨难。

一个创业小白凭一腔热情一头扎进亲子阅读行业,在这过程中遇到了好多自己之前始料未及的事情,注册公司,哄睡娃儿之后半夜做微信公众号 ,带娃去机构做拓展活动,缺乏志同道合的伙伴导致对接的资源不能落地,以及由于生活节奏的改变带来家人的不理解等等。总之是焦头烂额,心里不止一次地想放弃。

4、 催化剂。(一个促成决定的事件)

催化剂就是见到国家少儿图书馆的馆长王志庚老师。他讲到他的故事打动了我,尤其是他说他的工作就是“为书找人,为人找书”,突然我对我的创业初衷有了新的理解,也觉得自己平时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很有意义。

5、转折点和决心。

后来我们找到了市图书馆,用我们的创业情怀打动了图书馆馆长,在423的阅读日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我们跟图书馆合作举办了一次亲子阅读讲座,也就是那次活动结束后,我们吸引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妈妈妈,也让我们站稳了脚跟,进入发展期。

最后,重申自己的理念“亲子阅读,陪伴成长”,希望更多的妈妈们一起加入我们。

以上就是我对《能力陷进》中“一个好故事所应具备的要素”片段做的拆解。请大家给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