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2020年5月份 石家庄梧桐分舵疫情期间的首次拆书过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正面管教 关爱孩子

开场:

小伙伴们,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右转,右转是我在拆书帮的花名,我的标签是80后宝妈一枚,一家小型绘本馆馆长,拆书爱好者拆书帮小白,希望可以尽快过级,然后我的标签就可以变成一级拆书家了。

我在石家庄开了一家小型的绘本馆,给孩子们提供绘本的借阅和阅读指导的服务,小朋友们从小阅读很重要,我们大人们的终身成长也非常重要,自从开始接触拆书法,我的阅读技能不断提升,收获很多。关键的是读懂书,越是读懂,越是喜欢,越是能应用,越是不断要学习新的东西,书,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能力

拆书及拆书帮介绍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提升个人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我们自己能把知识和自身的经验相结合,再做适合自己的规划和具体的运用,正如人们所说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书的解读都不同。所以,每个人的经验结合也不同,那么做出的相应规划和运用也有所不同

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方法是便签法,也就是RIA便签法,让人通过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组织学习的拆书法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大家一起赋能,共同成长。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所选片段来自《正面管教》

“赢得”孩子,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于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去你的话了。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互相尊重的气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原文告诉我们用“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让孩子愿意和家长合作。

WHY:当孩子觉得被理解了,被尊重了,才会愿意听取你的观点,你可以想想看,我们大人是不是也是在被尊重,别理解的状态下,更愿意沟通。本着尊重孩子,尊重他人的原则,不要唠叨,没有指责,和平友善的处理并解决问题

HOW: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前面是我对步骤的解说,括号比如的部分是我举了个小例子,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

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有的孩子还太小,并不能清楚明白的明白和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是需要我们大人帮助理解的。有的孩子大了,但是不太能表达出感受,尤其是我们中国的大环境,就是不喜表达感受。这时我们就要观察思考孩子现阶段的想法或感受,比如是高兴,生气,丢脸还是伤心,并且询问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比如,孩子有天回家跟你抱怨老师在学校训斥了他,那你可以问他,他是感觉难受还是不解,是丢脸还是不公平,并问他你的理解是否正确)

2.表达对孩子经历事情的同情,同情不是同意,原谅或者认同,而是你理解他的感受,也就是上一条的补充,本着尊重孩子的原则,去理解他的感受,因为有时孩子做的不一定是正确的事情。

最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去叙述一个自己有的类似经历,如果加上这个经历,会让我们更有说服力(比如,接上面例子,也可以说说自己在上学时被老师训斥的前因后果,和当时的所思所想,那么孩子这时就会感受到共情,觉得原来妈妈也有这样的经历)

3.告诉孩子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和感受,帮助孩子引导到正确方向。其实前两步我们做好了,这一步就很顺理成章了,相对平常我们的大声训斥或者不断唠叨,那么这个尊重孩子的谈话方式,更容易被孩子听取并记住。

帮孩子解决问题,和孩子一起探讨以后发生这样的事情怎么处理,(比如上述中避免再次被老师训斥,是不是可以找到事情的起因,其实上面的步骤做完,事情的起因你也就了解清楚了,那么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备好书本,或者提前预习,等等)这一条关键是让孩子一起去思考解决办法, 而不是一股脑的给予,孩子自己思考并解决问题也是符合我们本书所说的帮孩子找到归属感和自我4.价值感

“赢得孩子四个步骤”适用于平时和孩子的一切沟通,不管是做错事,还是情绪方面,都可以让孩子和我们的相处方式更和谐。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上周末,我和孩子爸爸看了个电视剧《精绝女王》,盗墓的,里面有些恐怖的场景,奇怪的虫子,孩子跟我们一起看的,当时没什么感觉,看完后的几天,孩子都不敢独自一人去厕所,去刷牙,去哪都得让人陪着

他爸爸用的方式是大声的吼叫孩子,说这么大了还害怕这些,都是不存在的,不知道怕些什么。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一点用也没有,孩子还是照样害怕,不敢独自待着

今天晚上准备用“赢得孩子四个步骤”方法,帮助孩子消除恐惧的情绪,

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并询问是否正确,先问问孩子不敢独自一人,是不是害怕?

2、跟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并告知我也有类似的经历。宝贝,妈妈非常理解你的感受,妈妈看那个电视时也非常害怕,里面飞火的虫子,还有绿眼睛的蛇,这些都会在脑子里挥之不去,你知道妈妈怕什么吗?妈妈小时候特别害怕蛇,有一次在田地边的小房子上,看到了一条蛇,吓得我都不敢往前走了。以后再从那个小房子旁边过时,都绕的远远的,

3、告诉孩子我的感受,妈妈当时的感受也是非常害怕,看到恐惧的事情,害怕是正常的情绪,每个人都有自己害怕的事情。不用训斥,不用唠叨,尊重孩子

4、你觉得怎样才能慢慢不害怕,才能一个人去厕所,一个人去去刷牙呢?孩子也许会说让妈妈陪着,也许说不出什么方法。我会提供几个选择:1.妈妈陪着 2..我们以后都不看这样的电视了.3.我们头脑里如果有害怕的时候,可以让自己去想些或者专注别的事情,帮助我们不想他,慢慢的遗忘,比如一起唱歌,看书。4.当你害怕时可以跟妈妈说,害怕是人们正常的情绪,没什么大不了的,妈妈会帮助你的。

A2:

前两天在馆里看到一个大点的姐姐(6岁)因为妹妹(3岁)没有听姐姐的话,而动手打了妹妹好几下,妹妹立马哭了,大人不知道怎么处理,我也没想到办法

以后的时间,如果再碰到姐姐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时候,或者类似事情,我想到我可以用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来跟姐姐沟通。

1.小朋友,你是不是很生气,不知道怎么表达而动手打了妹妹?

2.我很理解你的感受,小时候我也打过我的妹妹,当时我也很生气,也没有思考,动手打了妹妹

3.我打了她,我并没有好一些,还是生气,而她呢,就很受伤,不只是身体的伤害,还有心灵的,若干年后,他回忆起来还是很伤心,我也很愧疚

4.你觉得我们除了用武力解决,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呢?你看是不是可以用沟通的方法呢,如果你生气了,你是不是可以说出来,说出你的生气,表达原因,跟妹妹好好沟通,那么是不是对两个人都好呢,情绪是正常的事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绪,认识情绪,表达出来,你也会很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