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TF3-1 线下练级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倾听中,如何让对方感到被理解 学习目标: 能够判断出什么样的行为是移情,并使用移情聆听三步法,编写剧本

开场:

一、自我介绍/学习目标(1分钟)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拆书家长亭短亭,如果把学习当作是一个旅程的话,希望我这个亭子能在大家旅途劳累的时候小憩片刻,获取能量。

那我的三个身份标签是

1. 阅苏分舵的教育长老,拆书帮的二级拆书家

2. 外企职员,从事采购工作十余年,主要是机械和过滤行业

3. SI家庭教育咨询师

我们今天一共有5位, 现在分成2组。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判断出什么样的行为是移情,并使用移情聆听三步法,编写剧本。

二、图书介绍- -场景介绍法(2分钟) 图书《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事件场景: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劳累一天回到家,满腹委屈的和老公抱怨今天在公司因为某事被背锅了,没等你说完,老公说:“我早就说了,这个事情你应该这么这么来弄”。你内心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我当然知道怎么做!关键我现在特别郁闷啊。”

提问:大家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类似的场景是如何处理的呢?

影响:沟通过程中,如果双方做不到好好聆听,去理解对方的话,会导致沟通的效果很差,也会破坏双方的关系。

解决:如何做才能让对方感觉到自己被理解,愿意倾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呢?《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习惯五-知彼解己给出了解决方案。这个方法让你在沟通过程中使对方感觉到你在认真倾听,让他感觉到被尊重,被理解,能很好的建立起对话的安全感,对方更愿意敞开心扉。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三、【R】阅读原书拆页(1分钟)

好了,让我们看看今天的拆页吧,请大家花1分钟阅读一下拆页,读完举手或眼神示意我一下。

【片段来源】:《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P.260-261

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

移情(Empathy)不是同情(Sympathy)。后者是一种认同和判断形式,更适合用来表达感情和做出回应,却容易养成对方的依赖性。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移情聆听不只是理解个别的词句而已。据专家估计,人际沟通仅有10%通过语言来进行,30%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60%则得靠肢体语言。所以在移情聆听的过程中,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

如此聆听效果显著,它能为你的行动提供最准确的信息。你不必以己度人也不必费心猜测,你所要了解的是对方的心灵世界。聆听是为了理解,是心和心的深刻交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四、【I】拆书家讲解引导(8分钟)
【What】

我们看到这个原文中谈到两个概念的聆听,移情和同情,我们看一下是怎么说的:

移情: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

同情:是一种认同和判断形式,一般是自己被对方的情绪感染到而做出的情绪回应。

在沟通中使用移情聆听,会使沟通效果显著,实现和对方心和心的交流。

【Why】

为什么我们建议使用移情聆听呢,在沟通中,移情聆听可以很好帮助我们理解对方的感受,当对方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会对沟通氛围产生安全感,安全感建立了,从而能够容易倾吐自己内心的想法,使得谈话的更有效果,也可以增加双方的信任度,有利于人际关系。如果不那么做,你会感觉到对话双方能量不流动,都小心翼翼,保持警惕,很难敞开心扉,进行一个深度交流。

【对比概念,引出逻辑、步骤

【区别】移情和同情二者首先在角度上不一致,移情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同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移情感知对方的情绪,察觉对方的感受,同情是自己的情绪反应;用移情的方式来聆听更容易让对方知道你在认真倾听,自己被理解了,移情一般适合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使用。

下面我来举几个例子,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二者的区别。

1. 以前我下班路上总会遇到一对盲人夫妻在路边拉二胡,唱歌,有时他们女儿安静在边上玩,我总会包里掏出零钱给他们。大家觉的我这是移情还是同情?

学习者:这是同情

可以看出来这是同情,这种行为是我基于看到这个画面的情绪反应,心里认为这家人很可怜,夫妻两人都是盲人,可怜的孩子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感觉自己比他们幸福多了,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而移情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是平等的。

2. 朋友撇着嘴吐槽她的工作太辛苦了,工资少,干活多,也没啥前途。我看着她满腹委屈的样子说:“要不咱换个工作吧.”朋友有点惊讶说,我只是吐吐槽,还没想过换工作呢。大家觉的我的行为是移情还是同情?

学习者:感觉这还是同情

对,还是同情,首先我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经验来看待他人的问题,直接给出了建议,虽然我很关心朋友,但没有理解她的情绪。她的情绪是什么呢?通过我对她面部表情(撇着嘴)和说话的语气(有些叹气)的判断,她目前只是找个人倾诉一下,并不是需要建议。而移情需要去了解对方什么情绪,她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3. (接例2)如果我听完朋友的话说:“工作那么辛苦,工资还不高,还是挺委屈的吧。” 朋友突然抬起头,眼睛带光的看着我说:“是啊是啊,太委屈了”,接着又说了很多。我这样的行为是移情还是同情呢?

学习者:是移情

我现在这样说,能让对方感觉到被理解了,找到共鸣,这就是移情。比起之前我直接建议换工作,会让对方觉的没被理解。 移情的目的就是理解他人,不要贸然给出建议,如果建议不合适,反而让对方觉得你还是不理解我。

刚才小伙伴们判断的非常准确,很棒!

【How明确步骤】

根据刚才例子的讲解,我们可以总结得出倾听中做到移情聆听的三个步骤。(这时又来了一名学习者,安排分组落座)

第一步: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可以问自己:“如果我是他,我是怎么想的?

第二步:理解情绪,去感受对方的情绪,怎么做呢?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语气,肢体动作,去确认对方现在处在什么情绪当中,是开心,悲伤,愤怒,失望,委屈,喜悦等等。

第三步:回应对话,回应对话的时候,我们要避免给出建议,关注在回应对方的感受和想法上。可以说如“听起来,你似乎挺失望的…” , “你好像有些失落,希望得到肯定…”。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们来听听一段我和儿子的对话。
儿子:妈妈,我不想上学了,今天的体育课又变成数学自习了。
我:是吗?现在学校是不是管的很严,下课都没有自由活动了?

儿子:是啊,也不能和好朋友离的太近,口罩带的也很闷。

(我观察到儿子垂着头,没什么精神)

我:我上班也要每天带着口罩,确实很闷,很难受。还有什么让你不舒服的吗?

儿子:明天还有考试。(语气低落)

我:听起来你似乎很担心这次考试…,能和我说说吗?
儿子继续说了很多.

【适用边界Where】

什么样的情况下适用呢?

移情聆听适用于工作和生活中需要深度沟通的场合,要有充分的时间, 不适用比较紧急的时刻,比如领导下命令,家里着火啦这样的时刻。

【预防可能的异议】

有些小伙伴会说我不知道对方的情绪是什么,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知道表达情绪有哪些词语,悲伤,失望,开心,喜悦,内疚等等,然后平常多用这样的词语出表达自己的感受,自己能感受到自己,才能去换位思考感知他人,这个需要要多多练习哦。
还有的伙伴说,不给别人建议好难,我给建议是在帮助对方啊, 大家要记住,我们之所以要移情聆听是为了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并不需要立即给出建议。有时我们直接给出不合适建议反而会让对方觉的自己没被理解.

到这里,大家都清楚了吗,如果没有问题,我们继续往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五、【A2】- 催化应用(8分钟)

在大脑中过一遍,相当于实际应用一遍,下面我们来尝试规划运用,编写一个剧本。
在这里说明一下什么是剧本,剧本至少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背景和经过及双方的对话等。

那么请大家设想一下, 未来一个月内,什么样的场景下需要移情聆听呢,可能是孩子向你倾诉他的烦心事,同事和你抱怨工作,或者工作上的一个谈判等等。注意这里的场景是未来的,未来可能发生的。然后用你想到的场景编写一个小剧本,要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移情聆听三步法。

大家都明白我们的要求了吗?给大家3分钟时间,然后我们花2分钟时间在小组内分享讨论,我会请一两位小伙伴演示一下。

 

好,有哪位小伙伴可以来给我们分享一下吗?

记录:

时间:某天下午

地点:家门口

人物:妈妈, 孩子

经过:某天孩子放学回家,妈妈看到孩子垂头丧气没精神。

妈妈:怎么了,精神很差?是不是今天没考好?
孩子:是的,很糟糕,会的都没考,考的都是不会的。

妈妈心想:这孩子平时也是很努力的,这次没考好,估计心情很沮丧,可能还很气愤,出题不在自己的预期之内。

妈妈:你是不是很沮丧,很气愤啊?

孩子:是的,我有点生气,出题出的太偏了。
妈妈:...

拆书家回应:

好的,这里就可以的。我们的目的是倾听孩子的感受,这个过程当中,妈妈看到孩子垂头丧气回来,于是妈妈换位思考,觉得孩子生气也是正常的;去理解孩子情绪;回应他的对话;让孩子感到妈妈理解他。


六、总结(1分钟)

时间过得很快,以接近尾声,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如何使用移情聆听三步法:

换位思考、理解情绪和回应对话。

 

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我希望每次进步一点点。 请大家对我的拆书给予评价和反馈,我们用苹果和洋葱来表示,苹果是值得肯定的地方,洋葱是需要提升的建议,请大家写在便签上,写完后请贴到【大声墙】上。


致谢

我是拆书家长亭短亭,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