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荣轩,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
新手拆书家、双胞胎奶爸、轨道交通从业者。
现在在太原地铁工作,想了解地铁线网规划,看一看自己的房子是否会因地铁线路开通而增值的小伙伴可以找我。
为了便于我们后面的学习互动,我们先进行分组,可以两个小伙伴一组,左边小伙伴一组,右边小伙伴一组。
下面开始我们的拆书之旅,我们今天讲的是效率管理的CORD模型
一、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此次学习后,大家能够了解CORD模型的四个步骤;同时当面临新的任务时,可以运用CORD模型,做好计划安排;
二、图书介绍-FAB技能 (2分钟)
我这本书籍。
F特征:下面我向各位介绍一下,我手中的这本《学会工作—如何做事更高效》,作者是格蕾丝 马歇尔,一位效率达人,她就职于全球领先的效率培训公司,担任首席导师兼首席鼓励师,书中的内容,就是马歇尔这么多年来工作的精华提炼,每一个工作场景的困惑,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是一本值得放在枕边、案头的工具书。
A优势: 这本书与其他书籍相比,给出的工作技巧更加贴近工作场景,结构分明,操作步骤清晰,每个知识点后都有思考问题,可以引起我们更加深入的思考,阅读起来简单明了。
B1利益:我们回想一下,你是否面临以下情况,加班是否已经成为你的工作常态;你的时间总是不够用;领导对你的工作总是不满意;和同事交流中总是容易吵起来;你是否觉得自己就在瞎忙;你是否想打破这种常态,进行高效专注的工作,那么这本《学会工作:如何做事更高效》可以带个你答案,带你解决你职场中遇到的问题。
B2利益:今天的拆页讲的是效率管理的CORD模型,带你高效的管理自己的工作,让你提升工作效率,远离职场加班;
你是如何管理性工作的?是倾向于处理紧急的事情,还是碰到什么就处理什么?是一接到任务就开始行动,还是任由它们堆积如山?是做事情一把抓,还是有选择的忽略一些,或是无动于衷?
如果工作超出你的能力范围,那么直接开始处理新工作会让你精疲力尽并且没有成就感,还可能导致你永远都在“灭火”,即一直在处理紧急的事情,而不是推进对你有意义的事情。你总觉得自己在拼命追赶,却不知道忽略什么,它们反过来会让你付出代价。
CORD效率模型
CORD效率模型可以帮助你思考如何管理工作H和生活需要完成的所有事情。CORD的是Capture and Collect(收集和收记录)、Organize(整理)、Review(评估)和DO(行动)的首写字母缩写。
1、收集和记录
首先,想想你需要收集和记录的所有事情:行动、想法、任务、项目,等着他人配合的事情,等等。把这些信息记录在哪里?一个单独的笔记本,还是不同的笔记本里?收件箱里还是纸片上?直接写进工作安排,还是努力把一切装进脑里?你记录下内容方便查看吗?有遗漏的事情吗?
2、整理
整理涉及对工作的界定。这一步是为了寻找“什么事情都值得做”和“下一步怎么办”的答案。这个环节的“交通管制”是为了暂时停下悬而未决或需要等待的事情,删除不值得的事情,并确保正在采取的行动与目标相符。
3、评估
在这个环节你要完全进入管理者模式——着眼于大局,这时你要停下来手中的工作,思考自己面前做的所有工作。例如各方面进展怎么样?哪些工作步入正规?接下来怎么办?在这个环节你要评估自己的项目,并确定方向和重要性。例如,为了这个周流出时间,你要怎么做?你的重点是什么?这是反思的好机会:你感觉怎么样?你在抗拒什么?你的精力怎么样?你有没有给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腾出时间?你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变?
4、行动。
行动就是坚定的执行计划并保持干劲。你对工作进行整理、定义和评估后,就该行动了。此时,你应该发动汽车,把注意力放在前方的道路上,然后开启旅程。即便到了这一步,你依然会遇到阻碍,例如,分散你的注意力的事情、障碍物、道路凹凸不平、意外封路、急转弯,等等。遇到这些问题时,你要立刻作出反应。通过这种锻炼,你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有所提升。
我看大家都看完了原文片段,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解读。
【What】: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处理工作生活中的一个科学方法,CORD效率模型。
【Why】:当我们工作生活中遇到到各种新的任务时,运用CORD 模型可以帮我们理清思路,聚焦重点工作,合理安排计划,确保工作高效有序的完成。
【Why】 那我们看一下CORD效率模型,都有哪几步,共有4步:
(1)收集和记录。收集记录自己接收到的任务,自己的想法、思路。记录在本子上,电脑上都可以。
(2)整理。整理自己的思路,聚焦对目标有用的任务,无用的工作任务直接删除;
(3)评估。对我们有用的任务,评估各项任务的优先级、重点事项、自己的状态,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
(4)执行。按计划执行,直至计划全部完成;
【Why not】
如果不采用这个方法,我们会遇到什么情况:
1、处理手头最紧急的事情,对我们重要的事情则会放在一边。时间长了,可能我们会感觉做的事情没有成就感;
2、我们会形成错误的工作习惯:不假思索,马上行动。我们的任务会没有计划性,有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特别是当工作接收速度超出自己的处理速度的时候,任务就会堆积并且越堆越多,没有办法,只能通过加班延长工作时间来完成工作,慢慢我们陷入加班的困局,精力疲惫不堪。
【适用边界】:那什么时候使用呢?当工作、生活中遇到新的任务时候,特别是在任务量饱和的时候,仍然接收到新的工作。
【反例】
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段经历。去年9月-12月期间,个人工作非常的忙碌,晚上包括周末都在加班。在此期间的工作包括科研工作、知识管理、联盟工作等多个任务。在此情况下领导同时安排党建主题教育工作,我的工作量大增。虽然每天忙的焦头烂额,但一些工作进度不尽如人意,部门领导对我也有一些不满意。
【A1+】
应用今天的CORD模型,我们看一下我可以做哪些调整,改善自己的状态。
1、收集和记录:收到任务后,将自己手头的各项工作的工作思路、进度等记录在笔记本中。
2、整理:识别哪些工作有用,哪些没有用。将会务以及一些琐碎的准备工作
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对于联盟工作暂时没有用,就暂时停下来。
3、评估:
(1)评估各个工作的重要程度,优先保证重要度高的任务。
我将领导交办的的主题教育、知识管理工作放在优先级最高的位置。对于重要性较低的工作如培训等,申请延后。
(2)根据工作的重要性及时间节点,并且制定工作计划。对于重要且有进度要求,自己完成有困难的工作,向领导汇报,申请其他同事一起参与解决。
4、行动:按照自己的行动计划进行开展,制定了每周每天的工作计划,同时每周向领导汇报进展。
现在进入A1环节,大家试想一下,在过去的一两个月内,有没有遇到过事情特别多,忙不过来的情况。
例如:自己工作已经堆积如山,领导刚安排几个工作,公司同事又来问你问题;在接孩子的路上,刚电话预约完医生门诊时间,搬家公司电话通知工人来不了了;刚在得到APP下单买了理财课程,回头一看自己之前买的8个线上课程还没开始学;想一想你当时是如何做的,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一下,时间2分钟。
分享人:杨子涓
介绍一下这个月的状态,除去工作方面的内容,在生活方面,两个孩子都在家上网课,从早上六点半起床到晚上十一点,除了上课打卡、做饭、洗碗、做家务,我还给自己报了PMP考试,娘娘的写作课、拆书过级、还有练字打卡。我在前几天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真的没有时间了。昨天娘娘的课程,我没有提交作业,我和助教安小安说,“我真的没有时间来写作业”,这个是我对于学习、工作、生活没有做好计划,有一点失控,自己想要的太多,导致自己特别的忙碌。
感谢子涓姐的分享,大家给予掌声。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根据我们学习的CORD模型,4步法,收集和记录、整理、评估、行动。大家可以结合刚刚分享的例子,如果重来一次,你会怎么应对?请大家小组内讨论,时间2分钟讨论完后,我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请小伙伴进行分享。分享时间2分钟。
分享人:杨子涓
如果回到之前,我会舍弃一些。按照CORD效率模型,我会按照以下步骤:
1、收集、记录:我会将本月的事情进行记录;
2、整理:我会评估不需要做的任务。PMP考试是一定要参加的、拆书家过级也是一定要参与的,娘娘的写作课可以往后推迟,暂不参与此轮课程,待下一轮开课再报名。
3、评估每天任务任务的重要性、优先级。仅保留三项:PMP考试、拆书帮每日阅读、每日练字,并制定计划;
4、按照制定的每日计划进行执行下去。
【结语】
好,感谢子涓姐的分享,非常棒,大家给予掌声。
通过今天的拆书活动,大家已经掌握了CORD效率模型的四个步骤,收集和记录、整理、评估、行动。希望CORD模型可以帮助大家,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让生活、工作更加井井有条,成为效率达人。OK,那今天拆书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