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断舍离》 所属活动: 长沙橘洲分舵241期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用断舍离三步法管理物品 学习目标: 在跟我完成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通过思考当下自己与物品的关系,

开场:

        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叫圈圈,名字来自于企业管理中著名的PDCA循环,也就是“计划(Plan)”、去做(Do)、再就是检查(Check)、最后是总结提高(Action),今天我拆书的主题是《用断舍离三步法管理物品》。
 

      分组:
为了方便我们大家讨论,我们先分一下,两两一组。

      学习目标:
   今天我要拆解的这本书,叫《断舍离》,大家有没有听过?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在跟我完成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通过思考当下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而学会用断舍离的三步法,去筛选、管理自己的物品,进行断舍离。 

       FAB图书介绍:

       F(特征)
   大家都听过《断舍离》这本书,我这里再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是山下英子老师,她从2000年开始,就在日本的各地进行断舍离的讲座,而且出版了六本著作,非常受欢迎。
   

    “断”是指什么呢?——“断”指断绝进入自家不需要的东西;
   

    “舍”是表示什么?——舍弃到处泛滥没用的物品;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工具书,倡导的是一种“断、舍、离”的生活理念。

     A(优势)
   这本书有什么优势?作者通过理论和案例的分享,教会我们如何断舍离,过上自在、怡然的生活。到目前为止,这本书已超过29次加印,中文简体版销售超过150万册。 

    B(利益点)
   问一下在座的的伙伴们,有没有以下的情况?
东西太多不知怎么分类整理?环境乱缺少条理?要个东西怎么也找到?本书将告诉我们重新梳理我们与物品的关系,摆脱对物欲的执念,找到当下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从而走上自在随心、怡然自得的生活之路!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

第二层筛子是“自我轴”和“时间轴”。这实际上是断舍离最核心的部分。其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从这些角度进行杂物取舍,会了解自己的内心,接纳喜欢上自己

掌握以物品与自身的“关联度”为焦点的思维方式

清晰地展现随着时间变化,自身与物品关联度的变化

图中的横轴为“重要度轴”,纵轴为“时间轴”,两轴相交的原点,前者为“自己”,后者为“现在”。也就是说,“对现在的自已非常重要的东西”处于原点位置。我们在不知不觉间把“重要度轴”偷换成以他人价值观为基准的“他人轴”。价值核心变成了以“物品”为主题的“物质轴”。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是沉湎于“东西曾经有用”的历史,就是对未来怀抱期待和不安,常常觉得“东西以后会用得到”。

在处理掉垃圾废品之后,有意识地按照自我轴和时间轴进行杂物的取舍,就能在大量杂物之中锁定那些对“现在”的“自己”必要的东西。

 QQ截图20200122165234.jp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谢谢这位小伙伴有能量的朗读。

【what】

    这个片段,主要讲解了《断舍离》中一个最核心内容,即围绕横坐标“重要度轴”,纵坐标为“时间轴”两个维度,来进行物品的取舍,越靠近圆心的部分,越要保留。

【why】

    好,我想问一下我们的小伙伴们,如果在我们生活中,不进行断舍离,那对我们时间管理的高效性有什么影响?

    学习者回答:拖延时间!

    学习者回答:琐碎!

    学习者回答:找不到东西会烦躁!

    尤其是十万火急的时候,其实,断舍离看似是管理物品,但其实它可以让我们在处理问题、处理事情的时候,让自己管理的更高效,是一种时间管理的一个高效法则。

 

【不这么做的坏处】

【举反例说明】

    我举一个我自己的失败例子:

    我的爱人经常给我买衣服,质量有好的,有一般般的,也有不喜欢的,也有很多都没穿过的,放在衣柜里,很久都没有去整理。有1-2年都没有穿过的,7、8年前的衣服也都有,一直堆在那里。就拿外套来说,经常不穿的就有10来件,有些已经很老旧了,有些不喜欢,结果是:堆积如山、十分杂乱,自己想找一件称心如意的衣服找不到,总是“山穷水尽疑无路,蓦然回首,那件衣服却在那一处。”

 

【how】

    但是对照这个文中的片段,讲一下我自己对这个片段的理解,在座的的大家怎么来用呢?我总结了3步,请大家看到手册:

    第一步:做区分。根据重要度来做区分,横轴表示重要度,大家在空白栏写上“对自己”。重要度的“重要”旁,填写:“对自己”,不重要的是指“他人观点”和“物品的价值”。

    第二步:定时间。是指现在、当下对自己需要的物品,而不是过去1、2、3年对自己有一些留念的物品,或者是未来自己将要用的上的。

    第三步:做取舍。对自己重要,对当下重要,也就是在第二象限,第二象限的物品“留”,其它象限的“舍去”。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舍弃并不代表要扔到垃圾桶里,只要不留在自己的空间里就可以,所以送人或捐赠都属于舍弃。

 断舍离运用矩阵.jpg

【反例变为正例】

    如果让我再对自己的衣柜进行一次整理,我怎么样应用这个图来进行取舍呢?

1、第一步:根据重要度来区分。自己当下想穿的、需要穿的留下。那些老婆很久以前给我买的,可能有一点点纪念意义的,只要不是非常突出,就可以考虑舍去或捐赠出去。

2、第二步:定时间;过去1年没有穿过的衣服,可以大胆的丢掉。

3、第三步:做取舍。舍去,哪些留下,哪些丢掉。

    在前段时间,我自己也对衣服取舍了一下,也丢掉了两麻袋衣服,衣柜物品少一大截。

 

【预防异议】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问,有没有这种情况:“自己没有时间整理?”

    学习者回答:“是的,有!”

    其实,没有时间整理,这是自己的假象!请自己回想一下,我们找一件物品花了多少时间?其实,有人统计,一个现代商务人士,一年花在找东西上的时间大约是150小时,一年中有19个工作日在找东西。用这个数据可以知道,如何更好节约时间。

    也有人可能会认为,我以后可能还用的上?有没有?

    学习者回答:“是!”

    很多人都这样想,这件物品可能未来用的上,但是你去衡量一下这个时间,可能是未来的1年、2年,3、4年以后才用的上,如果你把它舍去,过一种极简的生活,未来要用的时候,一定会有其它的解决办法,自己会过的更加轻松。

【适用边界】

    当然,这个根据物品断舍离“时间—重要性”矩阵进行物品断舍离取舍的3步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比如说我们的父母,他们经历过了物资短缺的时代,他们担忧未来,你要把他们的物品根据这个方法来进行取舍,可能就不实用;再比方说,比较珍贵物品,如结婚戒指等虽然很久没有用,但得另当别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布催化场景】

    好!分享了刚才对片段的理解,现在我想请在座的各位小伙伴们,回想你一下你或者身边人的住宅房间等是否有以下情景?比方说:衣柜衣物多杂、办公场所比较乱,鞋柜很久没穿的鞋,卧室也是一个无序的场景,厨房里是否有很多瓶瓶罐罐等等。

    我们拆书帮的一个理念是,拆为己用,如果让你想一下,你最想去改变、断舍离应用的场景,你们选哪一个场景?

    这个场景,如果让你用3个形容词形容一下,是哪3个形容词?

    这个场景有哪些物品?

    请各位用2分钟的时间,来完成简单的书写,可以在写的过程中,用两两分享的方式,来进行分享,最后我会邀请1位进行分享。

    学习者分享:

    个人比较喜欢看书,我最想断舍离的地方,是我的书房,上千本书,书房一面墙都是书,桌上面和桌旁边地上都是报纸和书。我的三个形容词:乱糟糟、堆积如山,自己的感受是不堪忍受。

    有哪些物品,最想扔掉?最想扔掉的是:《字典》、《简版三国演义》、《福尔摩斯探案集》、《洛克菲勒传》、《练习的力量》,其它的很多,不一一列举。

 QQ截图20200122165723.jpg

【分步催化运用】

    谢谢其这个小伙伴的分享!

    根据刚才练习的场景,根据我们刚才学过的,第一是“做区分”,第二是“定时间”,第三是“做取舍”,把刚才列举的这些物品,分类填写在这个“时间——重要性”矩阵图中,把序号填写在里面,其中,我们第二象限“重要——对自己”表示这类物品要“留”,其它象限表示舍去,把序号填写在里面来做一个区分,然后我请1个小朋友再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

    我最想断舍离的物品是衣柜,哪些物品呢?闲置的衣服、包包、鞋子、配饰,掉色的,起球的,质量一般的,可穿可不穿的,都可以统统丢掉。

小结:

刚才,各位小伙伴做了一个小练习,也都有要丢的,那今天我就布置一个小作业,我们是不是就知道就行了?不是!一定要用!这个作业是怎么样的呢?就是回去根据刚才的练习,学以致用!我承诺回去要学以致用,在几日内完成上述的作业,该留的留,该舍去的舍去,否则发个红包在群里,然后,签上你的大名,拍照分享到群里,倡导学以致用,给大家一分钟。

   

小结和过渡

    好了,各位小伙伴们也都完成了,都非常棒,也有做自己的承诺,来回顾一下,今天我通过物品断舍离,通过判断物品的“时间——重要性”矩阵,利用三个步骤,即:做区分、定时间、做取舍,来对自己的物品进行管理,从而让自己的时间管理更高效,走上自在随心、怡然自得的生活之路!

    谢谢各位,今天拆书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