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结构思考力》 所属活动: 长沙橘洲分舵239期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结构化表达让你高效沟通 学习目标: 通过现场学习,大家能够通运用自下而上概括总结的三个步骤,完成

开场:

自我介绍

    我叫圈圈,大家都认识,来自于PDCA循环,现在是2020年,先向大家问一声,新年好!

分组

    今天为了方便我们进行讨论,我们就分为两组,蓉姐这边一组,这边一组。

学习目标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结构思考力》,今天拆解片段的学习目标非常重要:希望通过现场学习,大家能够通运用自下而上概括总结的三个步骤,完成课后作业任务,并得出条理清晰的结论。


FAB介绍书

    我现在介绍下《结构思考力》这本书:

    F特征:这本书出自于结构思考力学院的创始人李忠秋老师,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来自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经典培训教材《金字塔原理》,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它告诉我们用什么样的观点来组织呢? 就是通过“先总后分”,一定要“确定目标”,再“纵向结构分层”,以及“横向确定顺序”来进行结构化的表达,实现高效交流。

    A优势:这本书和《金字塔原理》相比,它是我们国内的通俗版和本土版,相对与《金字塔原理》,这本书选用案例更贴近我们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而且本书在所有的管理书籍里、在当当管理畅销榜排名79位,非常不错,值得大家一读,非常畅销!

    B利益: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结构思考力呢?因为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清晰、高效的表达必不可少!而实际情况会怎么样呢?我们自己说了很大一通,没有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对方就会听的云里雾里,抓不住重点,信息传递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这本书以及参加今天的学习,来进行结构化的表达,提高我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好,现在我想请一个伙伴来朗读一下这个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们可以通过结构思考力解决这个相亲的问题

    首先,罗列出这8条信息,如下:

①个头高高的;②帅极了;③富有人情味儿;④思考的逻辑性很强;

⑤记忆力也是出类拔萃的;⑥待人和蔼可亲;⑦擅长数字方面的计算;⑧是个非常潇洒的小伙子

    其次,经过分析,这8个信息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分类1 包括记忆力也是出类拔萃的、思考的逻辑性很强、擅长数字方面的计算,这三个信息都是跟“头脑”相关的;

    分类2 包括富有人情味儿、待人和蔼可亲,这两个信息都是跟“待人”相关的;

    分类3 包括个头高高的、帅极了、是个非常潇洒的小伙子,这三个信息都是跟“外表”相关的。

   将上面三个分类分别根据下面的要点进行概括总结,如图3-17所示。最终清晰表述这个人:“这个小伙子的脑筋好、待人亲切且一表人才。”


 QQ截图20200122041737.jpg

    好、到这里稍微总结一下,上述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自下而上概括总结式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收集信息。将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全部罗列出来,比如上一个案例中的8个要点。

    第二步:分类。这个环节的原则是“归类分组”,确保同一组的思想都属于同一个范畴。

    第三步:概括总结。通过下面各个要点的观点,将每个分类概括出一个结论,当然还可以继续往上概括,直到金字塔结构的塔顶得出最终的结论为止。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谢谢我们的小伙伴,这个片段讲完了,这个片段讲一个相亲的过程,怎么样让相亲成功,它有非常多的信息,得出一个相应的结论,通过结构化的表达,让信息传递的更高效。

【what】

    其实,在我们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经常接受到非常非常多的信息,如何从非常多的信息中找到规律,来分类分组找到一些要点,结构化的思考得出一个结论,这就需要我们对非常多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来实现高效的反馈和表达。

【why】

    【提问】我想问一下大家,我们为什么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结构化?

     学习者回答:可以最直接的了解到自己想知道的一些事情和结果。

     可以最直接的了解事情处理,不去思想,而是就传统的就你知道的,把知道的一、二、三、四、五信息直接传递给对方,对方会抓不住要点,找不到枝干,会听的云里雾里,更不会了解你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这就像我们的一棵树一样,假设有一棵树,枝叶都倒在那里,让你去复原一棵树,我们会面临很多的树叶,也有树干,还有主干,如果表达的时候一叶障目,你只看到很多树叶,只顾着梳理树叶,没去关注树枝和主干,那就本末倒置了。


【不这么做的坏处】

   如果不进行信息加工,会有什么不好呢?假设直接向对方说你要表达的信息,会让对方抓不住你的主要观点,这就需要我们结构化的表达。


【举反例说明】

    举一个我失败的案例。

    以前我在做一个课程的时候,需要在家长放学的时候,在短短几十秒时间里面,给家长介绍清楚我们的课程,让他们来买我们的体验课,筛选家长,哪些需要我们的课程。

那时,我没有对业务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也没有对家长为什么要买我们的课程进行梳理,购买理由1、2、3、4没有梳理,也没有进行演练,只是让业务员随机的凭感觉的讲解,说到哪就是哪,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一个上课的老师,她没有负责销售,他去做体验课销售的时候,她对发出成交信号都难以启齿,可想而知,地推的效果很不好!


【how】

    所以,在我们工作生活中,怎么样把信息进行整理,就需要我们进行梳理,这就像我们要“自下而上概括总结”。具体分成三个步骤:

    第一步:收集信息。见学员手册,也就是收集树叶,树叶对应于“信息”,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列举”。

    第二步:分类汇总。也就是找到树干以后,要进行“分类”,以下图为例,要把我们的课程在产品、价格和培训效果方面的优点突出出来,就相当于通过树叶,来找到树枝。

    第三步:概括总结。找到1个主干,就像一棵树只有一个主干一样。

QQ截图20200122042631.jpg

【反例变为正例】

    如果让我再进行地推卖一下我们的课程和产品,我会用怎么样的方法来进行业务员的训练呢?我重新梳理了一下。

    1、好处:课程可以帮助孩子不拖拉,更高效的自我管理;

    2、优势:长沙市独家;

    3、价格:原价100元/节,现价现场做活动,只要39元/4节;还赠送大礼包;

   4、名额限制:今天最后一天,而且只剩5个名额。

    还有非常、非常重要的第一点是,找到主干——“家长,您买一个吧!”

    经常,非常多的时候,经常会有业务员难以启齿,发出这种成交信号,而这种成交信号对促进家长买这个单,非常非常的重要!


【适用边界】

    当然,我们的结构化的思考,在处理各种信息的时候,所有的地方都能用吗?不是!我们在跟爸妈聊天、跟你的亲朋好友进行情感沟通的时候,不一定适用!因为聊天、情感的表达可能就是需要闲聊、倾诉,那是慢的生活,而不是需要我们像职场上一样,进行高效、快速的表达,来非常快的达成目标。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引导】【显象提问】

    好了,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曾经和同事朋友,在反馈一个工作或者学习时,你希望对方认同、了解你的观点,接受你的观点,但是由于你没有进行加工、没有进行整理,只是把各种信息想到哪说到哪的反馈给对方,你花了很多时间来表达,结果呢?说的越说越乱,对方听的也抓不住重点,越来越糊涂。比方说,你的领导让你回顾和总结一下2019年的工作做了哪些,可能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你怎么样进行表达?有没有这种场景?大家可以根据学员手册的案例,只写提示用关键字,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然后我会邀请一位朋友来分享。


QQ截图20200122043033.jpg


【记录学习者案例】

    我读研究生时,以前和导师交流论文情况,就做的不够好,这边讲的是跟导师做的一些事情,那边讲的是看的论文,论文讲了怎么样去批判一个观点,每个都讲一遍后,导师也就不清楚我想说什么,我也不知道我讲什么,然后,我又把我看过的论文讲一遍,没有这样做这样分类汇总的工作。

   

【A1+反思加工】

    刚才小伙伴分析了他向导师汇报的一个例子,如果时间倒流,假设就在明天中午12点,你和导师、和刚才联想到的伙伴,又要会面,对方就坐在你的对面,让你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自下而上概况总结三步骤,再进行沟通,你又会如何来进行更好的表达?给大家2分钟,梳理一下,我会请一个伙伴来分享。


【记录学习者案例】

    我再汇报的话,首先,我先去讲主要的3个方面,第一个是关于实验方法的改进,第二个是一些领域的最新研究,第三个是行业规范的一些叙述和讨论。把这3个方面下的一些论文具体的去展开讲;最后,讲看了这些论文后,我自己的一些想法,然后实验按照想法结论,做相应的一些调整。


【结尾】

    好了,谢谢小伙伴,时间接近尾声,我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自下而上进行概括总结”的方法,我们第一步是收集信息;第二步叫分类汇总;第三步叫概括总结。

    大家要不要在生活中用啊?

    当然要!

    因为在生活中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成长,既然要用,我就布置一个小作业,我们生活中用了以后,把自己的经验、用的过程总结出来,分享到我们拆书帮的群里,第一是学习,二是得到反馈,三是让更多人的学习这个知识。

    好,今天我的拆书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