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贴标签,毁人;私董会,助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毁掉一个孩子,贴个标签就够 学习目标: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开场:

大家好,我是这次拆书的分享者陈宁虹,耳东陈,宁静的宁,彩虹的虹,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我的第一个标签是学前教育工作者,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第二个标签是拆书道路上的前行者。第三个标签是一名学习爱好者,每周都会去学美术和日语。拆书帮介绍: 可能新来的小伙伴会好奇,“拆书”究竟是什么?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介绍完拆书后就来讲讲什么是拆书帮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在我们的面前有一张原文拆页,请大家花一分钟时间阅读一下,阅读完毕后可以给我一个眼神示意一下。

片段来源:
《正面管教》
毁掉一个孩子,贴个标签就够了
R:阅读原文]
   研究表明:幼儿自我认知发展的总体水平比较低,还不能对自己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而往往会根据成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父母和教师作为幼儿接触的最多的人,他们的评价对幼儿的自我意识尤其是自我评价有直接和十分重要的影响。
   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认知,决定着一个孩子的性格养成是自尊自爱、自主自律、自强自信,还是自卑懦弱、自我否定和放任。
  如果孩子已经被贴上了标签,怎么办呢?撕掉标签,家长需要做两件事:
     1. 忽略孩子的这个方面,避免提到关联信息,比如孩子        感觉自己笨,家长就不要再常常提:“其实有的方面你也是很聪明的”“其实你有时候也是挺不错的”
     2. 引导孩子关注好的行为,多用描述式鼓励,比如有人夸自己孩子聪明,你可以在旁边补一句“他总是很认真看书”;OK, 有人夸孩子漂亮,你就补一句“他能帮妈妈做很多事呢”。总之把孩子的注意力从评价他本人转移到关注他有哪些做的好的行为,其实就是要多鼓励少表扬孩子。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
What:
坏标签会让他行成错误的自我认知,通过忽略掉孩子身上被贴的标签,不再提及与坏标签相关的信息并且多用描述式鼓励引导孩子关注做过的好行为来帮助孩子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Why:
父母随意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实际上会极大地束缚孩子天赋的发展,不但会干扰和妨碍孩子的自我认知,而且在负面标签的影响下,孩子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进入一个“自证预言”的模式,让自己不幸被他人言中。

How:
1.忽略孩子的这个方面,避免提到关联信息。
2.引导孩子关注好的行为,多用描述式鼓励。
Where:
 对自我认知还没有完全建立或是已经形成错误的自我认知的孩子进行评价或纠正已有认知中都适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在爸妈眼中,小学一年级只有1米高的我,班上同学都会比我高半个头,他们总会对我念叨你这么矮,很容易被欺负的”“很多地方会吃亏的

记得小学二年级时,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那时放学后最开心的就是可以和同学一起去排练,快要演出的那段时间一直在紧张的排练。可是在最后一次彩排后被老师告知不能继续参加,我当时难过得一路哭回家,每次会想到这件事也会很难过,此后也越来越自卑。不能演出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身高差上台演出会影响整体效果而被拒绝。

反思:在听到“我很矮,很多事情不适合我做,很容易吃亏”之类的话会在幼小的我心中形成错误的自我认知,认为我就是不好的,并且不由自主地进入一个“自证预言”的模式,让自己不幸被他人言中 

 

受到挫折的我完全怪自己的身高,被标签束缚,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不能做好多事情变得很自卑。如果在被拒绝时我能想想自己还能唱歌,也曾被老师表扬过朗读很投入很有感情还可以参加校园播音,想一些自己好的行为关注做得好的方面就不会被标签束缚,继续大胆自信。

目标:

在开学后的两个星期内,帮助一名家里爷爷奶奶总是对他说小小班都上了一年了,饭都不会好好吃的小朋友纠正我就是吃不好的自我认知,培养好好吃饭的良好习惯。

行动:

1.在忽略孩子身上已有坏标签,避免提到关联信息方面,我需要

在开学后一个礼拜之内跟家长沟通一次,请家长配合幼儿行为养成中告知不要提及负面标签,比如“你吃饭都要磨磨蹭蹭”并告诉原因是因为他会认为他就是这样磨磨蹭蹭,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沟通完后做好工作日志上的记录,以供我行动检验。

 

2.在引导孩子关注好的行为,多用描述式鼓励方面,我需要对这个小朋友进行连续两周每天至少一次的描述式鼓励,可用内容如下:比如在午饭时间,捕捉孩子好的行为,及时鼓励“你的小勺子握的真好”“今天有大口大口吃饭饭,真棒”。在睡觉时,可以这样描述:“豆豆小朋友睡觉一直闭着眼睛,而且一动不动,马上就可以睡着了,真棒”在上课时,可以这样描述“豆豆小朋友上课时坐的很端正,听得也很认真,回答问题前会高高举起小手,大拇指给你”。并观察幼儿反应并做好工作日志上的记录,以供我行动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