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这本书《非暴力沟通》:
F:特征
沟通分解为四个方面: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我看到你把袜子扔到了床底下,我感到很不舒服,因为我看重整洁,我希望你马上把袜子洗掉。
A:优势
这本书可操作性非常强
B:益处
你可以根据书中提到分辨出自己沟通方面的薄弱点,比如关于观察,很重要的观点是不把评论当事实,比如妻子表达丈夫回来晚,可以说:今天是这周你第三次超过凌晨回家。而不是说:你总是回家这么晚,烦死了。
所以今天我们的学习主题是如何让沟通更顺畅,学习目标是区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沟通第一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
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景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注意:“每次”和“曾”等词语在以下句子表达的是观察结果
u 我看安迪打了几次电话,每次都至少打半小时
u 我不记得你曾写信给我。
“总是”、“从不”等词语在以下句子中表达的是评论。
u 你总是很忙。
在我需要她的时候,她从不出现。
非暴力沟通第一个要素是观察,人与人之间很多误解是因为大家对发生的事实的看法不同。
不区分观察和评论,人们会倾向于听到批评。
那么到底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如何做好观察呢:
1、 观察发生了什么
2、 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3、 使用“每次”、“曾”,而不是“总是”“从不”
比如,你可以说欧文在今天五场比赛中一个球都没进。而不是说欧文真是个差劲的先锋。
再比如,你在一个酒店里住,当你check in的时候,发现酒店前台经常忘记给你早餐券,
那在这个时候,你最好不要说,你们从来都不主动给我早餐券。
而是说我上周在这儿住了6天,其中只有1天,你们主动给了我早餐券。
如果这么做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减少与对方的误会,并且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1、激活经验
1)大家能否说下本片段的知识点,以及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学习者:主要是不说观点,而说事实。首先描述要具体,其次不说可以带有误解性的词语,比如“每次”“曾”。主要通过区分观察和评论,减少在沟通中的误会。
2)如果当我这么说的时候,你觉得可以怎样更好地改编呢?
例句1:你很少配合我。
学习者1:我最近组织了三次活动,每次你都说不愿意参加。
例句2:关于拆书,你说到而没做到。
学习者2:你从10月中旬就告诉我,要实践一次自己想要的拆书形式,可是截止到目前你还没有预约过一场活动。
2、促动参与
讨论下:如果一个职位的要求学习能力强、沟通能力强。讨论如何在面试的时候告诉考官,你适合这个职位。讨论时间长度为8分钟。
讨论结束时两个人进行角色扮演,一个是考官,一个是被面试者。时间要求是在五分钟以内。
小组1的案例:
学习者3:你好,我看你在简历中说了你的学习能力强。你能否具体说说呢。
学习者4:关于学习能力强。我会三门语言来说明,分别是日语、西班牙语和英语。而且这三门语言,我都可以做到能够流利地说出来的地步,我可以现场给你说一段。其中西班牙语,因为是在我去西班牙之前一个月就必须学会,我在去之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且去找会西班牙语的人做练习,便真的做到了能够在在西班牙快速地交流;
学习者3:好的。我看在简历里面还有沟通力强的说法,你是否可以举例说明呢。
学习者4:我上一份工作是从事编辑的,需要跟很多写作者进行沟通联系。但是有些写作者是有些名气的,沟通起来很困难,其中有一个很棘手的写作者,我们有好几个编辑沟通都不顺畅,但是我打电话过去却可以搞定。久而久之,目前遇到难沟通的写作者,我们领导都会派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