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拆书帮麓山分舵第249期线下活动-株洲场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沟通的四要素 学习目标: 能够改进说话方式,运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解决遇到的问题或困难。

开场:

诸位晚上好!我是段志梅,我一直想做一个脑子里有货的驴友,谢谢拆书帮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图书是《非暴力沟通》

F«非暴力沟通»是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图书之一,是打开爱和理解的密码之书。作者是美国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以他50多年丰富的心理学实践经验为基础,为我们写出了这本巨著。

A:这本书与同类型沟通书籍相比较而言,此书的文字语言更通俗易懂,实用性和操作性也更强,书中有很明确具体的行动步骤,能更好的指导大家把非暴力沟通的技巧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B:你有没有过在面对冲突,不知怎么与他人沟通的时候?例如软磨硬泡想让父母去做体检,可老人怕花钱死活都不去引起我们的怒火;或是明明在讲一件对对方有益的事情,他就是不肯接受你的建议。这本书会告诉你如何运用正确的沟通方法,让你在生气发火或是愤怒的时候,能不再条件反射式的粗暴地对待自己和他人!面对冲突的时候,能够使用合理的沟通技巧,让对方能听下去,肯听下去,使对方知道自己的需要,从而提出自己的请求。以达到沟通的目的。

片段一讲的是如何运用观察2步骤,让对方有积极的回应。片段二中的非暴力沟通四要素是对观察的进一步完善,非暴力沟通四要素更具体,更全面。观察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而已。两者之间是递进关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片段一 

在为一个小学提供咨询服务时,我对此有了深刻的体会。这个学校的教师和校长经常反映彼此很难沟通。于是,学区负责人请我协调双方的矛盾。我先和全体教师交谈,然后请校长来参加讨论。

会谈一开始,我就问:“校长的哪些行为不符合你们的需要?”“他是个大嘴巴。有人马上回管。我的问题是想了解他们的观察——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而“大嘴巴”只是这位教师对校长的评价。

在我指出这一点后,第二位教师补充说“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校长的话太多了,这仍是一个评论——评论校长话多还是话少。随后,第三位教师说:“他认为只有他的话有价值。”我解释说,推测别人想什么与观察他的行为并不是一回事。最后,第四位教师也表明了看法:“他希留所有的人都一直听他讲话。”当我说这也是猜测时,有两位数教师脱口而出:“你的问题真难回答啊!”

接着,我们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一起列出了校长的具体行为。例如,在全体教员会议中,校长会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有时导数会议超时20分钟。我问他们是否已向校长反映问题,他们说,他们试过,但从没有提及具体行为——例如校长在会议中回忆往事。最后,他们同意,在校长参加讨论时,指出这些行为。

与校长的会谈开始后,我很快就发现教师们一直在说的事情,不论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校长总是插话:“这让我想到……”然后,他就开始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我等着教师们说出他们的不快。然而,他们运用的不是非暴力沟通,而是无声的抗议。一些人滴溜滴溜转着眼睛;另一些人故意打着哈欠;还有个人直盯着手表。

我忍耐着这痛苦的场面,过了一会儿,我问道:“没有人有话要说吗?”接着是有些别扭的沉默。后来,在之前会谈中率先发言的那位教师鼓起勇气,冲着校长说:“你是个大嘴巴!

可见,不受旧习惯束缚,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并不容易。最后教师们终于告诉校长,他在做哪些事时,他们会感到不安。校长听后抱怨说:“为什么从没有人提醒我呢?”他承认他有讲故事的习惯。然而,他接着就开始说与这个习惯有关的故事!这时,我提醒了。他会议结束时,我总结了几个办法。一旦教师们不想听校长回忆往事,就温和地提醒他。

 

分享I便签 

片段一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准确使用观察2步骤,并在工作生活中多用观察而非评论进行沟通。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从原文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们说出的往往是对校长的分析,指责或是评论。而很难说出对校长的观察。

首先我们来看下观察和评论词语解释。

观察:是指看到或听到的,是事实存在的。

   例如:你看那个帅哥穿的是阿玛尼,戴的是劳力士限量款,开的车是凯迪拉克。

评论:指对事物发表的看法,因每人的情感不同,故评论的内容也是不同的。

   例如:你看那个男的好有钱,肯定是个钻石王老六!

 

[不这么做的坏处]

就某事某物与人谈论或是沟通时,我们很自然的会说:这个人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坏。

习惯性的去评论别人,而非描述我们所观察到的事实。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把观察和评论两者混为一谈,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或反驳,评论易让人听到不利于自己的一面,但由于可以较快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受,广为被大众所使用,实则是说者过瘾,听者闹心。这样不仅让对方意识不到存在的问题,很可能还会引起双方的冲突,使沟通搁置,无法解决当下问题,严重的甚至是从此有了隔阂,不再往来。

 

[举例]

前段时间下午,爸宝写毛笔字结束后,我看到地上有几处墨汁。就唠叨道:你写个毛笔字搞的到处都是墨汁,能不能让我省点心呀,这样又要拖地,烦死了。就知道唠叨烦不烦,有墨汁拖就是了,哪那么多废话,我就这个爱好咋得啦?说完就出门走了。这样沟通的最后结果是宝爸出门就走了。这里我说的是评论而非观察,所以对方很反感。那如何解由墨汁引起沟通不畅的问题呢?有以下2步骤可以参考。

 

[how]

1: 围绕事件或问题进行总结:

  发生的时间,事实经过和产生的后果。 

2:用数据与事实说话,给对方客观描述观察到的结果,不做评论:

  忌用:总是,又这样的词语 

  例如:对方的行为(迟到的次数/晚归的次数)+ 产生的后果   

 

[变为正面例子]

回到之前的例子。我张口说出的是评论,而非观察,所以爸宝难接受。问题也没有得以解决。我在解锁了这个新技能后,后来我是这样说的:宝爸,你写毛笔字这事我观察了6天。其中有4次把墨汁滴在了地上,你拖了2次,我拖了2次。这次宝爸回答到:嗯,有搞4次呀。你不说我还真没注意到,那我地上放张废纸,写完收起来就行了。

对比前后两次沟通的结果。第一次是出门走了;第二次是想办法解决问题。可见观察这个技巧还是非常实用的。


[where]

这个方法什么情况下适用呢?当沟通的问题会影响到对方利益或是会引起对方反抗/

适时可以应用此方法。

      

[预防异议]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这个有点复杂,学不会,难道就因为有点复杂就不学了吗?用评论而非观察沟通,这样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答案肯定是不行,并且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要刻意练习这个技巧,不但能让问题在愉快的沟通氛围中得到解决,还能加深彼此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A1激活经验显象提问

好的,下午进入A1激活经验,显象提问环节。

请回忆下近期与同事,家人或是朋友沟通时,因把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导致对方发火或是愤怒,沟通无法进行呢?比如:你约了闺密吃饭,开呀,她竟然迟到了40分钟。见面你就对闺密:你总是喜欢迟到,以后再这样不和你玩了愉快的美食时光因对方的迟到而变得索然无味起来。有没有类似事情呢?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又是什么?请大家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分享,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谢谢!

 

学习者分享:

孩子有丢三落四的问题,爸爸和孩子沟通此事。

我最近观察到,你经常不带手机手表,每次都需要我们去找你,这样会浪费好多时间。你经常这样子,以后怎么办呢?

 

A1+

如果我们再遇到类似的事情,运用刚才所学的观察的两步骤如何沟通呢?请大家想想,稍后请一位小伙伴进行分享,时间为2分钟。

学习者分享:

孩子,针对你丢三落四的问题,我观察了一周,有2点爸爸要说下哈。上英语课时,衣服有3次找不到;下午放学,你和妈妈走岔了3次,妈妈去学校接你,你去妈妈单位找她,这中间耽误了很长时间,导致你这三晚的作业到夜里12点左右才完成。你这样爸爸很闹心。


 

回应反馈 

这样学习者分享的特别好,观察的两要素掌握的很到位,谢谢这位小伙伴。

片段一讲的是如何运用观察2步骤,让对方有积极的回应。对方积极回应后,问题又应如何解决呢? 这将是片段二要拆解的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R片段二 

片段二

为了彼此能乐于互助,我们专注于四个方面一一非暴力沟通横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家,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着重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这样,这位母亲就清楚地说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非暴力沟通的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保持对这两方面的关注,并帮助他人也这么做,双方便可持续互动,直至情意相通: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你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你的请求是什么……

使用非暴力沟通时,表达自己或倾听他人,都是好的开端。但需要牢记的是,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并根据个人风格及文化环境做出调整。为了叙述的方便,我将非暴力沟通称为“沟通方式”,但有时语言是多余的。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I便签分享

片段二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通过改进说话方式获得积极回应后,能使用片段二所学的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片段一讲的是如何运用观察2步骤,让对方有积极的回应。对方积极回应后,问题如何解决呢?非暴力沟通四要素会为我们详细解答。相对于观察2步骤,非暴力沟通四要素更具体,更全面。观察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而已。故片段一和片段二的逻辑关系是递进。

 

[why] 

在亲子教育或是成人沟通中,当大家就某事进行沟通寻求解决问题时,大家说出的往往是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例如:我觉得你的想法是错误的;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你让太我伤心了等等。因双方都聚焦在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上,而忽略了事实,对方的需要或是彼此的请求。至使沟通无法正常进行,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不了。

 

 

[what]

在这个片段中,就运用了“非暴力沟通”这个方法,它包含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及请求。怎么使用这个方法来解决问题呢?请看下面的how

 

[how]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具体如何运用呢?请看接下来的拆解。

1: 观察:

围绕事件或问题进行总结;描述你看到的,客观存在的事实(用事实说话,对方易接受)。       

2: 描述你的感受:

对方的行为,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清晰的表达感受,可以使沟通更顺畅)

 例如:我很难过/我特别的伤心/我害怕

3: 说出你的需要:

清晰具体的说出你的需要。就像拆页中,妈妈的需要就房间整洁。

(事实说话加清晰的表达感受后,再提出你的需要,对方比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4: 提出你的请求:

因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会有所请求。请求描述的越具体越好,忌用命令的方式。

就像拆页中妈妈问道: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是放进洗衣机?

(清晰具体的告诉对方,希望对方做什么,而不是道德绑架式的要求对方必需做什么。)

我希望/我相信/请告诉我

 

[举例]

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接下来我举例说明(小宝上学迟到了几次)。

琪宝,上周你迟到了3次,其中两次到学校已经没有早餐吃了(观察);你上学迟到的事我不开心(感受);我不想你迟到(需要);我相信你这周不会迟到了,你能做到吗(请求)?这样的沟通和单纯的说你不要迟到了,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where]

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亲子间沟通,也适用于同事,朋友,家人或是上下级之间等。

 

[预防异议]

也许有的小伙伴会讲,有事说事行就行,不行就拉倒,还整这些“妖蛾子”干吗?直来直去固然好,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大都多我们在沟通问题时,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技巧的。如果你不想变成“光杆司令”“人见人烦”或“耿直宝宝”。那就请从沟通方式开始改变吧。

 

A3场景设计清晰指令

我们刚刚学习了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为加深大家对知识点的理解,接下来请大家做一个A3演练。我们给出的案例有两个角色。小梁(27个月,且婆媳关系不和);李主管(小梁的上司)。背景是小梁最近两个月经常迟到,状态很不好,且严重影响到绩效,李主管与她沟通,对她提出明确的请求。                      

OK,二人一组,一个人饰演李主管,一人饰演小梁,运用今天拆页中讲解的四要素来进行沟通,达成共识。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进行演练,演练出可能的对话,并记录下来。请问我的指令清楚吗? 5分钟后请一对小伙伴进行分享,谢谢!

 

演练一:

(墨扮演李主管;莲扮演小梁)

李主管:我刚看了这个月的考勤,这个月你迟到了5次,上个月迟到了7次。这两个月被客户投诉了2次。同事3次反馈说你的工作进度很滞后(观察)。

小梁:是的李主管,是我的问题。

李主管:我特别吃惊,因为这种情况还没发生过。同时我也很着急,这样不仅会影响到你的绩效,咱们整个部门的绩效都会受影响(描述你的感受)。

小梁:对不起,让您操心了。

李主管:我希望以后你能准时上班,回到之前的工作状态(说出你的需要)。你能做到吗?如果有需要帮助或是你碰到了什么困难都可以告诉我,我希望我能帮到你(提出你的请求)。

小梁:谢谢您,我一定会回到之前的工作状态,不拖大家的后腿。

 

演练二:

(艳扮演李主管;飞扮演小梁)

李主管:小梁,我注意最近两个月你迟到了10次,其中有一次迟到了2个小时,上次的工作报告推迟了2天才交(观察)。在整个部门中,你的工作进度是最慢的,这让我很郁闷,更难以接受(描述你的感受)。

小梁:是我的问题。

李主管:年终了,我希望你在工作上有个好的结尾,回到之前你绩效第一的工作状态中(说出你的需要)。你能做到吗(提出你的请求)。

小梁:谢谢您,我能做到。

 

感谢小伙伴们的演练!我们一起回顾下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以及请求;观察的2步骤:围绕事件或问题进行观察;用数据与事实说话,给对方描述观察到的结果。大家炎凉的都很好,谢谢!

 

 

 A2 分步催化14分钟)

让我们想想未来一个周内,有没有用到非暴沟通四要素的场景呢?希望父亲为了身体健康降低饮酒量或是改掉喝酒的习惯;跟孩子讲收拾自己的房间孩可他置若罔闻;希望同事能通力合作完成老板交代的工作。在组内分享你想到的场景,时间是2分钟。

 

场景:和孩子沟通要按时完成作业的问题;和母亲沟通新衣服要及时穿,不要放坏了。

分享一:

莲:1/5和孩子沟通按时完成作业的问题,我会这样和孩子进行沟通。

宝啊,本周的7门作业,6门没有完成;早晨起来在看手机,中午吃饭时在看手机观察。我很担心你的成绩,并且也很难过,因为我叫了你4次,你没有理我描述你的感受。我希望你把作业完成后再玩手机说出你的需要。这点你能做到吗提出你的请求

 

 

分享二:

飞:1/8 和母亲沟通她总是新衣服放旧后再穿的问题。

妈:我前两次回来,看到您穿的都是多年以前的衣服,其中有一件还是你放爆皮后才穿的(观察)。我看了很难过(描述你的感受)。我希望新衣服你能及时穿,不要放坏了再穿(说出你的需要)。妈,你可以穿上新衣服吗?这样看起来特别有精神,我离老远就能看到您,好有气质的老太太哟(提出你的请求)!

 

好的,谢谢两位小伙伴的分享,希望今天所学的沟通四要素能解决刚才所遇到的问题。

 

强有力的结语

通过两个片段的学习后,学习者能准确使用观察的2步骤,并在工作生活中多用观察而非评论进行沟通。进而运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这一新技能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希望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要一言不和就发飙,伤人伤已,更不要暴力解决问题。我们要运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及请求进行高效的沟通。也许一开始并不会很顺畅,但请相信,坚持一定会有所改变。谢谢大家的聆听!

 

 

 


A 学习者拆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