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5分钟商学院•个人篇》 所属活动: 拆书帮麓山分舵第250期线下活动-河西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GTD时间管理 学习目标: 学习用GTD管理日常事务、管理碎片资料和灵感

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刘芳,文刀刘,草字头的芳。很简单的名字。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第一个标签是16岁女孩的妈妈,为什么把这个标签放在第一?两年半前,我是因为陪女儿读书才从江苏宜兴来到长沙,所以我能站在这里,是因为我的女儿。第二个标签是感统训练指导师。我原来是从事建筑行业的,来到长沙以后,机缘巧合,我考取了心理咨询师,后来又开始学习感觉统合训练。第三个标签是幸福的学习者,到长沙来以后,学习了心理学,又遇到了拆书帮,自己年轻了很多,感觉学习是幸福的。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拆书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作为拆书法的应用者,我们把知识关联到自己的经验中去,并用学到的知识规划未来具体的运用。这样慢慢地,书上的知识就变成了我们的能力。实用类和理论类的图书最适合用拆书法阅读。比如我今天拆的《5分钟商学院 个人篇》,就是实用类的图书。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就是RIA便签法,R就是阅读原文片断,I是提炼原文的核心知识点并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A分为两个部分,A1部分是激活以前生活中与拆页知识点相关的经历,A2是规划未来应用知识。整个过程做下来,能让人达到读一本书就相当于参加相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拆书法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拆书帮”是在拆书法的基础上,由一群热爱学习的小伙伴组成的非营利性的青年自发组织,我们把各地组建的这个组织称为“拆书帮分舵”,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三级拆书家。
拆书帮麓山分舵在全国都是很有名的,三级拆书家是最多的。今天晚上就是我们麓山分舵的拆书过级活动。
现在请大家先花一分钟时间看一下手中的原文片段,看完的小伙伴请用眼神向我示意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刘润5分钟商学院》个人篇

GTD,是一套让大脑用来思考,而不是用来记事的时间管理方法,通过借助外部工具,比如印象笔记

第一,清空大脑,把所有事情,100%放入收集篮;

第二,处理收集篮,把事情用删除、归档、将来/可能、等待、下一步行动、项目的方法归类;

第三,随时回顾、每天回顾、每周回顾,从分类中提取需要完成的事情,然后,行动。使用GTD的方法,可以让你心中无事,从而再忙也不焦虑,专注于思考和解决问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某天好像有件什么重要的事没做,但就是想不起来,很焦虑。第二天上午看到老板向你办公桌走来,还没开始问呢,你突然就想起来了;或者你在地铁上有一个绝妙的想法,喜出望外,可到了办公室,就已经忘了那个想法是什么了,然后使劲想呀,有点抓狂。原文片段中提到的GTD就是get things done,是一种时间管理方法,《5分钟商学院》的作者刘润老师把这个方法进行了拓展,除了可以用来管理日常工作生活事务,还可以用来管理各种碎片资料和灵感,可以避免出现前面那种焦虑抓狂的情况。那我们的大脑作为人的中央处理器,它是怎么运作的呢?

例如我们选择和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希望怎样”,哪怕只是决定早餐吃什么,今天穿什么都是由大脑前额叶的不同区域来控制的,无论多么细小的事情,这些事都会耗费本不应该消耗的精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给大脑接一个“移动硬盘”,不但可以减缓我们的大脑这个中央处理器的压力,保证程序正常运行,还可以在你想到待办事务时,自动启动全速思考。这个“移动硬盘”就可以采用GTD时间管理事务。

根据原文片段中的步骤,我总结了一下,第一步是收集,第二步是归类,第三步是回顾。我前面提到了,刘润老师把这个方法进行了拓展,除了可以用来管理日常工作生活事务,还可以用来管理各种碎片资料和灵感。这三个步骤,原文片段中提到可以在印象笔记APP内完成,我个人觉得如果是管理日常生活事务,用笔记本记下来也可以,如果是管理碎片资料呢,还是用APP比较方便。下面我就说说用来管理日常工作生活事务的具体步骤,用来管理碎片资料的方法也是类似的,小伙伴们有什么疑问,也可以私下问我。

第一步收集,就是清空大脑,先把所有的任务内容全部一股脑记流水帐一样记下来,可以记在APP中,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这就是原文片段中的收集篮;打个比方,这一步就像果农摘苹果,不分大小、品质全部放一块。第二步是归类,可以按时间紧急程度或者重要程度归类,分别放入不同的文件夹,也可以用不同的标志进行标记。这一步就像果农把摘回来的苹果按品质大小分别装箱。最后一步是回顾。根据任务的紧急程度随时回顾或是每天回顾,从分类中提取需要完成的事情,然后行动。依次执行,一次处理一项,在这期间,大脑就想这一件事。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创造力,让大脑发挥最大作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便签】

我原来从事建筑行业的勘察工作,两年前趁着陪女儿来长沙读书的机会,想转行从事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这两年一直都在学习相关内容。有人说,学了心理学,就是掉进了知识的深渊,因为是人文科学,不像是自然科学一样,定理就是定理,任何情况下都是这样的。而心理学不是的,各种派系,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我学了两年相关知识,成人的、孩子的、0-3岁的、3-6岁的、6-12岁的、青春期的;还学了感觉统合指导师,感觉统合是改善孩子大脑发育的科学,是心理学、教育学和脑神经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就像6岁以前孩子的大脑一样,我只是像海绵一样在学习,没有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思考太少,与实际案例结合太少。遇到实际案例,我感觉自己似乎知道是什么原因,用哪些理论可以解释,但真正说起来,总是不够全面。例如,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字写得很慢、很丑,我知道可能有手部精细肌肉发育不良的原因,还可能有手眼不够协调的原因,似乎还应该有别的原因,就会经常想不起来。我想总是想不起来的原因就是没有把知识归类、回顾,全部囫囵吞枣吃进去了,没有消化。

因为我是陪读妈妈,料理好女儿的生活也是我的重要任务,每天要考虑买什么菜,早、中、晚怎么搭配,经常还要到“下厨房APP”里面去搜一下某个菜怎么烧。还要上淘宝买各种东西,收各种包裹,还要记住女儿今天是5:30放学还是6:00放学,因为她回家吃完饭马上又要去晚自习,所以最好不要搞错。要记住到女儿教室晚自习值班的日期,经常有家长不记得,搞得其他家长多少有些意见。我还要规划自己的时间,例如来拆书帮参加活动,一定要记得跟女儿提前约好。

每天我要兼顾的事情很多,导致学习效率不高,生活琐事花的时间过长。我现在说的时候可以把学习和生活分开来说,但其实用的都是这一个已不年轻的大脑,经常学习的时候会想起今天的菜怎么烧,拿起手机查一下;在买菜的时候想起等下要在当当网买哪本书,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了。反正就是过得比较混乱,经常会因为没有完成的事情焦虑,还怕忘记一些该做的事情。

A2便签】

学了刘润老师的这个GTD时间管理方法,我觉得对自己的需求和现状很适用。我要好好规划一下怎么应用。

我打算把这个方法先在学习方面应用起来,我准备从下周一也就是后天开始执行。

目标:使用GTD管理每天的知识点和案例。

行动:1.收集。平时每天及时把公众号或课程中学到的知识点或案例保存在印象笔记的一个文件夹中。无论当时在做什么,大脑中的灵感一定要马上记录下来,这段时间在拆书过级,更加要重视灵感,经常会有与拆页相符的事例冒出来,一定要记录在案。

2.归类。每周把所学到的知识点或案例归类,分别归入不同的文件夹中。把第一步中记录下来的拆页按主题也进行归类。

3.回顾。半个月一次,就像合并同类项一样,把知识点之间,知识点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理顺。把前面归类好的拆页做梳理回顾,相似主题的拆页可以放在一个文件里面,更便于自己对该主题深入学习。

我规划的计划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从我的分享中受到启发,跟我一起把今天讲的GTD时间管理的技巧用到生活里面去,我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大家都可以心中无事,再忙也不焦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