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拆书帮麓山分舵第248期线下活动-河东场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如何赢得孩子的合作? 学习目标: 运用表共情、说感受、重引导三步营造出良好的沟通氛围,赢得合作

开场:

           大家好,我是陈丽青,很高兴和各位相聚在这里,一起学习、交流。用三个标签介绍下自己:第一个标签,我是两个男孩的妈妈,第二个标签:我是一名营销策划人员,第三个标签:我是一位心理学爱好者。

    


【图书介绍】

(F):我今天拆解的片段来自《正面管教》,作者简●尼尔森,是一位杰出 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正面管教》自1981年出版光美国就卖出400多万册,同时被翻译为16种语言,畅销全球。

(A):这本书介绍了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重要理论,和普通亲子教育书籍不同的是——作者不仅理论知识深厚,还积累了无数个正面管教的成功案例,以生动、有趣、又发人深省的故事呈现给我们,可操作性非常强。

(B1):这本书会告诉你,普通家长常用的威胁、惩罚、利诱、骄纵的教育方式,背后有什么样的隐患。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科学方法,究竟是什么。

(B2):今天我拆解的片段就关于“如何赢得孩子的合作”,大家可以学到赢得孩子合作的三个具体步骤,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氛围。 当然现场没有孩子的小伙伴也不用担心,这个方法用于与伴侣、朋友、同事之间也是效果非常好的。

 

【学习目标】

跟着我完成本次RIA的现 场学习后,大家能够运用:表共情、说感受、重引导三个步骤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以赢得处在愤怒、抗拒、消极情绪下孩子的积极合作。

 

好,现在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原文片段,读完给我一个眼神示意。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选自《正面管教》  作者:简尼尔森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您们达成共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开始分享前我想强调一个关键词:赢得合作。什么是赢得合作?为什么要赢得孩子的合作?有两个重点: 

第一,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是“赢了”孩子,用威胁、强迫的方式让孩子服从。结果可能是,孩子走向了叛逆、或者盲目顺从。  第二,我们的目标是“赢得”孩子,那就需要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友善、关心、尊重的态度,争取到孩子的配合,达到共赢。

 

 

怎样才能赢得孩子的合作?拆页中给到了四个步骤,这里我简化为3个步骤:

第一步:表共情,确认对方的感受,可以说出自己有过类似的经验,能够感同身受的理解他。

第二步:说感受,客观说出你对孩子行为或者事情本身的感受,而非评价。

第三步:重引导,少说多听,引导思考,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

比如可以用一些简答的句式:还有吗?……还有其他办法吗?


举一个我的例子:上周一我接儿子放学,他一脸不高兴,原来是他抢了同桌的点心,挨了老师批评!当时我想到“赢得孩子合作的三个步骤”,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表共情   

我蹲下来拥抱牛牛温柔的问:牛牛,老师批评你,你不开心,对吗? 

牛牛低头:嗯嗯(说着眼眶都有些红了。)

我:妈妈告诉你个秘密,你不要告诉爸爸哦。妈妈小时候跟你小姨抢东西吃打起来了,我被你外婆训了一顿。   

牛牛笑了:啊……

接着说感受

我:牛牛,如果你的玩具被虎子抢了,你会难过、生气吗?

牛牛:会。

我:你的同学东西被你抢了,他会怎么样?。   

牛牛:他也会难过、生气。

最后重引导

我:嗯嗯,那怎么做,才能不让同学难过,不受老师批评呢?咱们一起想一想怎么样?

牛牛:哦,我知道啦,别人东西我不要、自己东西保管好。

我:对,牛牛说的对!还有吗?

牛牛:表现好,老师就不批评我。

我:哇,这个主意很不错!还有吗?

讲到这里牛牛开始兴奋起来,也不再沉溺于自己挨批评的事情了。我非常高兴,要是以前,我肯定会直接批评儿子,结果就是,牛牛更加难过、也听不进去我说的话,更不会去思考该怎么办。

 

(预防异议)  可能大家觉得,这么几句话,孩子就会配合吗?还真不一定,很多情况可能需要反复、多次沟通,才能赢得孩子的合作。还有些家长认为,事情发生的时候,哪想得到还有三个步骤,就算当时没想到,事后再用这方法也是有效的,,而且步骤也不是非要做全。最关键的是,我们家长在沟通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充分表达同情和理解!另外还需说明的是,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有很多,今天分享的只是其中一种,不排除还有其他更有效、更适合你的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1)  

那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

未来一周,在工作、生活中有哪些场景可以使用“赢得合作的三个步骤”,

比如说,赢得“放学回家打游戏、看电视,就是不写作业的孩子”的合作;

比如说,赢得“因为怕浪费,经常吃剩菜剩饭的父母”的合作;

比如说,赢得“从来不管孩子、不管家务的老公”的合作;

或者其他想要赢得他人合作的事情?有吗,请分享一下。

 

分享者1:寒假想给孩子报一个数学补习班,但是孩子不是很乐意,希望可以赢得孩子的合作

分享者2:自己、老公、儿子三地分居,一直想一家人团聚,希望可以赢得老公的合作

 

(分步催化2)

针对刚才自己想到的场景,现在我们利用赢得合作的三个步骤:表共情、说感受、重引导;规划你的沟通方式。并在组内分享!时间是3分钟。(走动、指导、询问、找优秀案例、邀请分享、点评)

分享者2:

 

这一年多次跟老公沟通“希望一家三口不再三地分居,而是团聚”未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反思了自己过往的沟通方式,主要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却没有站在老公的角度去理解他、体谅他。刚才学习到这个三个步骤,我可以这样规划:

 

表共情:老公,你的工作比较特殊(人民警察),很多时候不像一份普通的工作,说换就换了,我能理解,我相信平时下班一个人,我和宝宝都不在身边,你肯定也想我们,特别希望能够尽到自己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因为我也是这样的,我希望我能够陪在你和孩子身边,照顾你们的生活起居。

 

说感受:每次给儿子电话视频的时候,我都很难过,孩子这么小,应该得到爸爸妈妈的爱和陪伴,还有每每下班一个人回家的时候,心里空落落的,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很是孤独,我需要你,希望我们一家人可以和和美美的生活在一起

 

重引导:你看,咱们现在坐下来好好讨论下,为了一家人团聚,需要做那些努力?比如……还是……

 

这个周末我就跟老公好好沟通这件事情,希望2020年9月份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可以达成。


好的,非感谢这位小伙伴真诚分享,也特别开心今天的分享能够给到大家一些启发。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家庭和睦,孩子乖巧懂事。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