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伙伴们,上午好!我叫单艳艳。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个11岁男孩的妈妈,一个热爱学习的热血青年,也是一个非常热爱家庭教育的爱好者。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的片段来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的第一章: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这本书是美国作家阿戴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联合著作。是一本亲子教育的书,在美国家教类图书中,累计销售排名第一,甚至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畅销全世界,当你读完这本书时,你会学会很多带孩子的技巧,在面对孩子的困惑时,你不仅有方法去面对孩子,你甚至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很多技能。接下来,请大家阅读刚刚发给大家的原文片段,时间为1分钟,看完了的,请示意一下我。
原文片段: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的感受
孩子需要他们的感受被接纳和尊重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步骤:
安静专心地倾听
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
“哦……嗯……原来这样……”
说出他们的感受。
“这件事让你很灰心”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真希望我能立刻把香蕉变熟了给你吃”
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我看得出你很生弟弟的气。用嘴巴告诉他你将怎么做,而不是用拳头”
刚才大家看片段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是的,感受。那什么是感受?比如:不要哭了,羞不羞,这是想法。而感受是:你看起来很伤心,伤心是感受。所以感受通常是一个词,比如:开心,难过,懊恼,烦躁等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感受,说出来的通常是想法。
Why:孩子的感受经常不被看到,容易向父母关闭心门。因为他们觉得父母不懂他,不理解他,讲了也是白讲。孩子难过,家长挫败。家长认为,我都是为孩子好啊。是的。可是家长的方式对吗?他们懂孩子的内心世界吗?当孩子生气时、难过时、委屈时,家长都是怎么做的呢?讲道理?指责?讨好?讽刺?事实上,家长只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励他,和他共情,感受着他们的感受。当家长能站在孩子角度聆听孩子时,孩子便会有站在他人的角度聆听他人,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这是一种高品质的聆听技巧,在沟通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通常讲的高情商。那么怎么做才算高品质的聆听呢?
接下来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如何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从而学习高品质聆听。原文里讲了四个步骤。为了加深理解,用一个案例进行一下对比。
孩子放学回家气呼呼的向我抱怨:“就是谁谁谁上课讲小话,害我也被老师罚抄,我又没做错”我说:“这有什么气的,不正好给你练字吗。”谁知孩子更气了:“这么多,手都抄断去,哼,懒得和你说”。显然我这样的回答,孩子很不满意。运用今天学习的感受四个步骤,一起感觉一下,
how:
1.全神贯注的倾听。
坐在他旁边,眼睛注视着他,耐心的听他抱怨
(当家长以这种姿态静静地坐他旁边时,孩子能感受到妈妈真诚的态度,孩子的感觉是安全的)
2.用简单的词回应。
边听边说“哦”“嗯”“原来是这样啊”。
(当家长用简单的词语回应时,孩子感觉此刻,他是被重视,内心会有满足感。)
3.说出孩子的感受。
“别人犯错,你也要跟着受处罚,你觉得很郁闷,要写这么多字,你觉得好烦躁的”
(当家长说出孩子内心的感受,孩子感觉:嗯,就是这样。此刻妈妈和孩子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4.借助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
如果你们组的同学都认真听课就好了,你也不用受牵连了
(把孩子希望的、想要的说出来,孩子内心会有被认同感:是啊,就是这样)
孩子的感受长期被看到,当他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他会很清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及时做出调整。
where:当然上面四个步骤不是必须同时使用,顺序也可以根据情况变动。这些步骤不仅亲子沟通有效,在工作中、朋友交往中都有效。有一点需要提醒,接纳孩子的感受,不代表接受他不好的行为。如原文讲的:我看得出你很生弟弟的气。用嘴巴告诉他,你将怎么做,而不是拳头。
好,我的I便签分享完了。现在请大家脑海里回想一个场景,在这个场景中,你或者他人的感受没有得到尊重或接纳。比如:老公下班回家,神情疲惫,你却抱怨他回来就玩手机,结果两人大吵一架,又比如:孩子哭着告诉你他的玩具被别人损坏了,你却说,谁叫你不保管好的,你还有脸哭,结果他哭得更厉害?或者,同事向你抱怨太辛苦,你说没事,能者多劳。最后他幸幸然的走了?把你身边不成功的案例,写在我发给大家的纸上,然后两两一组小组讨论,一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时间为三分钟:
格式(时间:地点:人物:对话:)
学习者(贺尼飞):我发现孩子新买的一件衣服不见了,孩子说因为热,脱了放在桌子边忘记拿,结果丢了。我听了也挺生气的,买回来才穿一次就丢了,就说:你怎么不保管好咧。你每天记得做作业,记得吃饭,怎么就不记得拿衣服呢?孩子听了很委屈,哇,就哭了。
谢谢贺姐姐的分享。你这样一说,孩子感觉很委屈,很难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怎么做呢?
贺尼飞:认真听她说完,中间不打岔,只是简单的回应她,说出她的感受,衣服丢了她也很难过,要是那天及时拿回来就好了。
嗯,认真听孩子说,听的时候有简单的回应,并且说出孩子的感受,同时表达如果及时拿回来就好了。非常好,很好的诠释了今天讲的四个步骤。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不如意的时候,大家回去用用这四个步骤,看看给我们生活能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所以先请大家在我发给大家的纸上,简单写一下,在接下来一周内,将你生活中,如何通过这四个步骤(认真聆听、简单的词回应、说出他的感受、用幻想的方式)帮助对方了解他的感受。时间为1分钟。
先简单写下来:时间、地点、人物、对话。
大家都写的差不多了,由于时间关系,就不请伙伴分享,大家可以把案例分享在群里,让我们相互学习,一起成长。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A2学习者:女儿四岁,最近感冒咳嗽一直没好全,但是几乎每天都要吃饼干,不让她吃,就发脾气,我们只好妥协。明天我就打算用这个方法来做。
1.抱住她,看着她的眼睛,用手摸摸她的背,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认真的聆听。
2.在她说的过程中,一边点头,一边说:哦,妈妈知道了,原来是这样啊
3.宝贝好想吃,妈妈不让你吃,你好难过,你甚至都觉得妈妈不爱你了。
4.用幻想的方式:要是吃饼干能够治好咳嗽就好了,妈妈就让你吃一堆,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你没吃,妈妈就说快点吃饼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