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所属活动: 绍兴阳明筹备分舵第15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学会正确记录,帮助坚持习惯 学习目标: 引导学习者了解并掌握简单记录,让习惯在反抗期的养成不再艰难

开场:

       各位爱学习爱生活的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欢迎参加拆书帮绍兴阳明筹备分舵的线下活动。我叫瓶子,请允许我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温暖的宝妈、内审专员和学习爱好者。        

       在第一次参加活动后,我就被拆书帮“互相陪伴、助人达己”的使命感所深深地吸引,于是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这个组织。我希望自己在拆书练级的过程中不断精进,通过灵活运用RIA便签拆书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接下来,我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拆书法”和“拆书帮”的特别之处吧!      

       “拆书法”不是将书拆开来读,而是一种区别于其他读书法的学习方法论。他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把知识与经验、行动进行关联转化,也就是“知行合一”的意思。目前,“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拆书法和组织学习拆书法。        

       个人学习拆书法又称为RIA便签学习法,指的是当我们阅读致用类的书籍时,找出对自己有启发的片段,并对该片段分别进行R、I、A三个步骤的分析。        

       其中R指的是:阅读拆页,也就是阅读原文;I指的是:讲解引导,拆书家用自己的语言对原文部分进行解释分析;A指的是:挪用,也就是拆为己用,将书本上的知识为己所用。而A环节又分为A1和A2。其中A1为联系经验,指的是回忆自己的过往经历;A2为实践应用,目的是规划自己的未来行动。        

       而组织学习法指的是由一位拆书家现场进行一场学习活动,引导并促进学习爱好者将书中知识进行拆解转化,为己所用。        

       那什么是拆书帮呢?“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目前,咱们绍兴阳明筹备分舵就是其中一个。“拆书帮分舵”是一个非营利性青年学习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目前已经在全国有超过50个正式分舵。

       接下来,我会选择一个片段进行拆解,给大家示范下究竟RIA便签拆书法是如何操作的。我的拆解片段来自于日本作家古川武士的《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这本书介绍了培养习惯的阶段性特征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本次拆书的目的是:引导学习者,了解并掌握如何通过简单记录,让习惯在“反抗期”的养成不再艰难。

  下面,我把拆页分发给大家。请大家拿到后开始阅读,时间为一分半,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反抗期:在暴风雨中前行

 

重点

简单记录时,请遵守以下重点:

重点一 不要过于繁琐

贪心地想记录许多项目或是制作不必要的专用表格,都是不能坚持记录下去的原因。

另外,目的不同,记录的內容也会有所不同。与目的无关的项目不用记录。

确实了解“做麻烦的事=走向失败的观念,请记得尽量以轻松的方法做简单的记录。

例如,如果打算减肥,就在体重计前贴上记录表格,只填日期与体重。如果打算学英文,就把记录表夹在教科书上,以“○”“×”的形式记录当天是否用功,记录内容顶多再加上读过的页数。

记录的工具要放在方便填写的地方或随身携带,这些都是减轻负担的方法。

重点二 一定要每天记录

简单记录的目的,当然就是帮助自己坚持行动。

记录是把习惯持续下去的强力工具。若想要检视每天的成效,持续行动是很重要的。持续记录能改善行为模式、提高动力,所以不只在反抗期,在培养习惯的一个月内都要每天做记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看到伙伴们都读的差不多了,接下来我们进入I环节,对原文部分进行解释分析。

what】这个片段讲了些什么呢?

简单记录目的在于登记执行情况,使进程视觉化,更是我们检查成效、获悉反馈的最佳工具。他可以帮助我们平稳地度过习惯养成的“反抗期”,从而获得成就感。

why】为什么需要这么做呢?

通过每天的坚持记录,点滴积累,就可以看到自身行为习惯的转变过程,更加激励自己需要持之以恒。久而久之,习惯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

how】那分为哪几方面呢?

(1)使用方便的工具:可以根据个人习惯选用简单的表格、记事本或手机备忘录、App等;

(2)记录简明的内容:与目的无关的不必记录,例如减肥时记录每天的体重、读书时记录完成情况;

(3)选择轻松的方法:例如可以用“”和“×”表示“已完成”和“未完成”或者简单数字;

(4)坚持刚强的毅力:在已经设定的时间段内,比如一个星期、一个月,都必须做到每天坚持记录。

where】可以用在哪些地方呢?

在习惯养成的“反抗期”,也就是启动阶段就可以用到。但前提是,你必须已经做好为之努力的准备,并已成功迈出第一步,将想法付诸于行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解完了原文片段,下面进入A1环节——联系经验。我分享一个自己的小案例,给大家加深下印象。自从三年前生完孩子后,我就一直深感“妈妈”这个称呼的份量是沉甸甸的。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母亲,陪伴孩子完美过渡敏感期,我下定决心研读育儿类书籍。例如《正面管教》、《捕捉儿童敏感期》、《关键期关键帮助》等。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天看30分钟书,将读后感与反思结果写在笔记本上。刚开始几天因为兴致勃勃,就算每天要花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也坚持下去了。但有时候因为加班,到家后早已身心疲惫,常常拿起书本就困得不行;遇到孩子生病,就算时间充裕,也会因为担心宝宝的身体看得心不在焉,更别说做笔记了。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初衷是养成每日读书的习惯,但却在执行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额外的内容——感想、反思等,而且笔记本也无法做到随身携带。在公司常常看完后无法做笔记,等到回家后却因为琐事耽搁。而且,因为每天花费时间较长,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说实话,每天看书这个习惯,我至今都未养成。

知行合一”是拆书法核心理念,学习了简单记录的方法,我该怎么做呢?接下来进入A2环节实践应用。

目标:202011-130日,利用三十天的时间重新规划,促使自己养成每天读15分钟育儿书的习惯。

行动:

(1)使用方便的工具:我会在手机内石墨文档中做一张“读书记录表”,可随时阅读并实时记录;

2)记录简明的内容:感想与反思无需写明,标出读书时间、是否阅读、阅读页码三部分内容;

3)选择轻松的方法:当天若读完,直接写出读书页码,若未读,用“×”表示;

4)坚持刚强的毅力:我会在已经设定的时间段内,每天设置闹钟,早中晚各一个,时刻提醒自己要坚持下去。

最后再次强调一下,应对习惯养成第一个阶段——“反抗期”的一个强有力手段是:简单记录,每天坚持。希望大家能通过今天的学习,牢记这个方法。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等你迈出改变的第一步,这个方法会帮助你持续坚持、不断精进。

   再一次感谢大家今天的参与,谢谢!